聖彼得堡歷史中心及相關建築群

聖彼得堡歷史中心及相關建築群

聖彼得堡1703年由彼得大帝開始建造。300多年前,彼得大帝為了取得一處出海口,實現他將俄國建成海上強國的夢想,御駕親征,從瑞典人手裡奪得涅瓦河三角洲地帶。然後下令在此建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並發誓要把它建成世界上最美的城市。1712年,他將首都由莫斯科遷往聖彼得堡。此後的200多年間,幾代沙皇在城內和城郊建起一座座聞名於世的皇宮和行宮。俄羅斯有句名言:"不到聖彼得堡就等於沒到過俄羅斯;不參觀艾爾米塔什、彼得宮和皇村就等於沒到聖彼得堡。"聖彼得堡是俄羅斯近代文明的搖籃,也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聖彼得堡歷史中心及相關建築群
  • 外文名:Historic Centre of Saint Petersburg and RelatedGroups of Monuments
  • 類別:世界遺產   
  • 批准年號:1990年   
  • 遺產原屬:幾代沙皇的皇宮和行宮。
世界文化遺產,基本資料,遺產描述,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歷史沿革,建築特點,冬宮,彼得宮,大宮,皇村,旅遊特色,評價,

世界文化遺產

基本資料

遺產名稱:聖彼得堡歷史中心及其相關古蹟
Historic Centre of Saint Petersburg and RelatedGroups of Monuments
入選時間:1990年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i)(ii)(iv)(vi)
地理位置:N59 57 00 E30 19 06
遺產編號:540bis

遺產描述

聖彼得堡位於俄羅斯西北部,波羅的海沿岸,涅瓦河口,是列寧格勒州的首府,俄羅斯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是一座文化名城,昔日帝都留下的俄羅斯古典建築群和名勝古蹟比比皆是,如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要塞、冬宮與皇宮廣場、夏花園與夏宮、海軍總部大廈、聖伊薩克大教堂、十二月黨人廣場、斯莫爾尼宮、俄羅斯博物館、喋血教堂、駟馬橋等,形成了燦爛輝煌的聖彼得堡歷史中心。
俄羅斯世界遺產地地理位置示意圖俄羅斯世界遺產地地理位置示意圖
1990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i)(ii)(iv)(vi),聖彼得堡歷史中心及其相關古蹟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遴選依據標準(i):在城市設計領域,聖彼得堡在城市計畫的雄心、計畫的連貫性和執行速度方面代表了一項獨特的藝術成就。從1703年到1725年,彼得大帝把遍布沼澤、泥炭沼澤和石頭的地方建成為岩石和大理石建築風格的首都聖彼虹遷探得堡,他希望聖彼得堡成為全歐洲最美麗的城市。
遴選依據標準(ii): 拉斯求霸盛特雷利Rastrelli, 瓦林·德拉莫特Vallin de la Mothe, 卡梅隆Cameron,里納爾迪 Rinaldi, 扎哈羅夫Zakharov, 沃羅尼克欣Voronikhine, 羅西Rossi, 蒙費朗Montferrand等人在聖彼得堡和周邊地區設計的組合,對18世紀—19世紀俄羅斯和芬蘭的建築和紀念藝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資本的規範價值從一開始就隨著科學院的成立、接著是美術學院的成立而增加。聖彼得堡的城市模式是在葉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謝耶芙娜亞歷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的統治下完成的,在1812年莫斯科大火後的重建過程中,以及在帝國南部的新城市,如敖德薩或塞瓦斯托波爾的建設過程中,都套用了這個臘雄霸定模式。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被稱為“北方威尼斯”的聖彼得堡,以其無數的河道和400多座橋樑而疊臘符聞名於世,這是在彼得大帝統治下兵洪於1703年開始實施的宏大城市規劃的一個重要成果。此地後改名為列寧格勒(位於前蘇聯),而且與十月革命密切相關。它的建築遺產與截然不同的巴洛克式建築風格和純古典式建築風格極其和諧,我們可在海軍部、冬宮、大理石宮以及愛爾米塔什博物館看到這些。

歷史沿革

聖彼得堡歷史中心區及有關古蹟,這座擁有眾多河道和400多座橋樑的"北方的威尼斯"1703年由彼得大帝開始建造,在前蘇聯時期被稱作列寧格勒,俄羅斯十月革命首先從這裡開始。它的建築和雕塑融合了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風格
300多年前,彼得大帝為了取得一處出海口,實現他將俄國建成海上強國的夢想,御駕親征,從瑞典人手裡奪得涅瓦河三角洲地帶。然後下令在此建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並發誓要把它建成世界上最美的城市。1712年,他將首都由莫斯科遷往聖彼得堡。此後的200多年間,幾代沙皇在城內和城郊建起一座座聞名於世的皇宮和行宮。俄羅斯有句名言:"不到聖彼得堡就等於沒到過俄羅斯;不參觀艾爾米塔什、彼得宮和皇村就付嚷嘗懂等於沒到聖彼得堡。"聖彼得堡是俄羅斯近代文明的搖籃,也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之一。
聖彼得堡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在俄羅斯歷史上,聖彼得堡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703年,彼得大帝在涅瓦河口的兔子島上建立彼得保羅要塞,後擴建為城,稱聖彼得堡,所以1703年是聖彼得堡的奠基年,自此,城市漸漸的從要塞開始發展起來。建造這座城市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約有十萬名工匠被派駐到工地上勞作,因為彼得堡是一片沼捆宙擔澤地,所以彼得大帝還下令,把全國所有的石頭運到這裡充當地基,其他任何地方禁止用石頭蓋房子;此外,從外地來這裡的船隻也要交稅,所謂的稅並不是錢幣,而是隨船運來的石頭。按當時的規定,大船要攜帶30塊,小船要攜帶10塊,每塊不小於10磅。
1712年,俄羅斯將首都從莫斯科遷到這裡定都200多年,直到1914年,這一時期一直叫聖彼得堡。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當時俄羅斯同德國是敵對國,因為聖彼得堡的“堡”字是源自德語發音,當局決定把城市改名叫彼得格勒;1917年,隨著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一聲炮響,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在這裡獲得成功,從此開創了一個全新的蘇聯時代,1918年3月,首都從這裡遷回莫斯科。1924年列寧逝世後,人們深切懷念這位革命領袖,正如詩人馬雅可夫斯基所說:這裡每一塊石頭都記得列寧。為了紀念他,1924年城市改名為列寧格勒,“格勒”在俄語中為城市的意思。直到1992年1月,為了給城市重新命名,聖彼得堡市又舉行了一次全民投票。結果,大多數人贊同改回聖彼得堡老名。這樣做,一是為了紀念彼得大帝,同時,也標誌著蘇聯時代的結束!

建築特點

冬宮

冬宮是18世紀中葉俄國巴洛克式建築的傑出典範,1922年起成為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主體。冬宮是一幢三層樓的巴洛克式建築,平面呈封閉式長方形,長約280米,寬約140米,高22米,建築總面積4.6萬平方米,占地9萬平方米。它一面朝向涅瓦河,另一面朝向海軍大廈和宮殿廣場。外牆四周分布著上下兩排倚柱和三層拱頂窗,立面頂端有200多座雕像和花瓶等多種裝飾圖案。宮殿內部以金、銅、水晶、大理石、孔雀石和各種藝術珍品裝飾,色彩繽紛,豪華而又典雅。宮內大廳各具特色,其中喬治大廳、亞歷山大大廳、孔雀石大廳、小餐廳尤為著名。在喬治大廳的牆上有一幅罕見的俄國地圖,上面鑲有45000顆各色寶石。冬宮與許多歷史事件有關,曾是1917年2月革命後的臨時政府所在地。十月革命攻占冬宮,在小餐廳逮捕了臨時政府各部部長。

彼得宮

彼得宮是俄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彼得一世的意志體現,是彼得堡最豪華的行宮。彼得大帝親自領導了宮殿園林的規劃設計,有的甚至親繪草圖,極力在各個方面仿效歐洲,包括歐洲宮廷最流行的時尚,意圖建造豪華程度不遜於凡爾賽宮的行宮。在大帝去世後,工程一度停止。後來的兩個世紀曾反覆擴建改建。

大宮

大宮是彼得宮的結構中心,東西長300米,以南高北低的地勢將園區分為上園和下園。上園占地15萬平方米。園內景致分割為若干幾何形景區,疏朗而不空曠,以修建整齊的樹木草坪和藤蔓圍成的花牆與甬道,以及池塘內外的雕像和噴泉為主景,構成18世紀上半葉歐洲宮廷花園的典型特徵。上園最醒目的裝飾要算居於園中央的海神涅普頓青銅群雕噴泉,雕像由紐倫堡的藝術家創作於17世紀中葉。

皇村

皇村在沙皇離宮中主要反映了葉卡捷林娜二世的理想和品位,全面展示了各種園林藝術風格,巴洛克式的華美、古典主義的自然、浪漫主義的傷感以及中國風格的異國情調,共同編織成一個結構完整、豐富多彩的園林建築綜合體,成為世界園林藝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皇村與普希金的名字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作為其文學生涯的搖籃,這片充滿靈性的土地沐浴著詩人,賦予他源源不斷的靈感,1937年詩人逝世100周年之際,皇村改稱"普希金城"。

旅遊特色

從上園進入大宮,華麗的雕花樓梯將遊人引向金碧輝煌的舞廳,這裡曾是王公貴族高歌達旦、恣意歡娛的天堂。古典主義風格的切斯梅廳飾有12幅油畫,描繪了切斯梅海戰俄軍打敗土耳其艦隊的恢弘場面。富麗而不失典雅的御座廳,羅曼諾夫王朝代表人物的畫像突出了它在宮中所占的重要位置。而客廳、書房、休息室和臥室等私用房間也呈現出與其功能協調的各種裝飾藝術風格。這些風格反映了歐洲兩個世紀的藝術發展歷程。彼得時代的流行與18世紀中期的時尚為伍,古典主義的嚴謹簡約同洛可可的奢華繁縟互鄰,這些由不同流派的藝術大師創造的傑作,令當代人驚嘆不已。而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化當時也受歐洲上流社會的崇尚,建於1766、1769的兩個中國廳,在一系列華麗廳堂中獨樹一幟,令人耳目一新,始終是參觀者感興趣的地方。四壁的木板漆畫--描繪了當時中國人的生活場景,雕龍繪鳳的瓷壁爐和宮燈,成套的中國瓷器和家具,把人帶入那個遙遠神秘的東方國度。
宮殿中央部分保留著初建原貌,著名的橡木大廳就位於這裡,因牆面全部採用橡木板裝飾而得名。像木板上雕刻著彼得一世的肖像和頌揚俄國科學、藝術、貿易和軍力的畫面,反映了俄羅斯帝國的繁榮強大。廳內家具物品,均為彼得大帝之用品。憑窗眺望,浩淼的芬蘭灣和園中勝景幾乎盡收眼底。
然而彼得宮的最吸引人之處,並非其宏偉富麗的殿宇廳堂和巧奪天工的稀世珍寶,而是它舉世無雙的噴泉藝術,園中步步有泉、處處見水,或喧鬧似濤或潺潺如歌的水聲不絕於耳。除三座瀑布外,彼得宮共有噴泉150餘個,水道5條,滿園的水景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地勢和附近豐富的水資源。宮內的所有噴泉瀑布全靠水的自流形成,而非水泵,因此,不論其近乎完美的藝術觀賞性還是高超絕妙的技術工藝,均為古今罕見。

評價

聖彼得堡是世界上古典建築保存利用最好的城市之一,市內古典建築群體密集,每座宮殿各具特色,體現了歐洲不同時代的建築藝術風格,反映出主人傑出的文化個性,是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

歷史沿革

聖彼得堡歷史中心區及有關古蹟,這座擁有眾多河道和400多座橋樑的"北方的威尼斯"1703年由彼得大帝開始建造,在前蘇聯時期被稱作列寧格勒,俄羅斯十月革命首先從這裡開始。它的建築和雕塑融合了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風格
300多年前,彼得大帝為了取得一處出海口,實現他將俄國建成海上強國的夢想,御駕親征,從瑞典人手裡奪得涅瓦河三角洲地帶。然後下令在此建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並發誓要把它建成世界上最美的城市。1712年,他將首都由莫斯科遷往聖彼得堡。此後的200多年間,幾代沙皇在城內和城郊建起一座座聞名於世的皇宮和行宮。俄羅斯有句名言:"不到聖彼得堡就等於沒到過俄羅斯;不參觀艾爾米塔什、彼得宮和皇村就等於沒到聖彼得堡。"聖彼得堡是俄羅斯近代文明的搖籃,也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之一。
聖彼得堡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在俄羅斯歷史上,聖彼得堡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703年,彼得大帝在涅瓦河口的兔子島上建立彼得保羅要塞,後擴建為城,稱聖彼得堡,所以1703年是聖彼得堡的奠基年,自此,城市漸漸的從要塞開始發展起來。建造這座城市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約有十萬名工匠被派駐到工地上勞作,因為彼得堡是一片沼澤地,所以彼得大帝還下令,把全國所有的石頭運到這裡充當地基,其他任何地方禁止用石頭蓋房子;此外,從外地來這裡的船隻也要交稅,所謂的稅並不是錢幣,而是隨船運來的石頭。按當時的規定,大船要攜帶30塊,小船要攜帶10塊,每塊不小於10磅。
1712年,俄羅斯將首都從莫斯科遷到這裡定都200多年,直到1914年,這一時期一直叫聖彼得堡。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當時俄羅斯同德國是敵對國,因為聖彼得堡的“堡”字是源自德語發音,當局決定把城市改名叫彼得格勒;1917年,隨著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一聲炮響,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在這裡獲得成功,從此開創了一個全新的蘇聯時代,1918年3月,首都從這裡遷回莫斯科。1924年列寧逝世後,人們深切懷念這位革命領袖,正如詩人馬雅可夫斯基所說:這裡每一塊石頭都記得列寧。為了紀念他,1924年城市改名為列寧格勒,“格勒”在俄語中為城市的意思。直到1992年1月,為了給城市重新命名,聖彼得堡市又舉行了一次全民投票。結果,大多數人贊同改回聖彼得堡老名。這樣做,一是為了紀念彼得大帝,同時,也標誌著蘇聯時代的結束!

建築特點

冬宮

冬宮是18世紀中葉俄國巴洛克式建築的傑出典範,1922年起成為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主體。冬宮是一幢三層樓的巴洛克式建築,平面呈封閉式長方形,長約280米,寬約140米,高22米,建築總面積4.6萬平方米,占地9萬平方米。它一面朝向涅瓦河,另一面朝向海軍大廈和宮殿廣場。外牆四周分布著上下兩排倚柱和三層拱頂窗,立面頂端有200多座雕像和花瓶等多種裝飾圖案。宮殿內部以金、銅、水晶、大理石、孔雀石和各種藝術珍品裝飾,色彩繽紛,豪華而又典雅。宮內大廳各具特色,其中喬治大廳、亞歷山大大廳、孔雀石大廳、小餐廳尤為著名。在喬治大廳的牆上有一幅罕見的俄國地圖,上面鑲有45000顆各色寶石。冬宮與許多歷史事件有關,曾是1917年2月革命後的臨時政府所在地。十月革命攻占冬宮,在小餐廳逮捕了臨時政府各部部長。

彼得宮

彼得宮是俄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彼得一世的意志體現,是彼得堡最豪華的行宮。彼得大帝親自領導了宮殿園林的規劃設計,有的甚至親繪草圖,極力在各個方面仿效歐洲,包括歐洲宮廷最流行的時尚,意圖建造豪華程度不遜於凡爾賽宮的行宮。在大帝去世後,工程一度停止。後來的兩個世紀曾反覆擴建改建。

大宮

大宮是彼得宮的結構中心,東西長300米,以南高北低的地勢將園區分為上園和下園。上園占地15萬平方米。園內景致分割為若干幾何形景區,疏朗而不空曠,以修建整齊的樹木草坪和藤蔓圍成的花牆與甬道,以及池塘內外的雕像和噴泉為主景,構成18世紀上半葉歐洲宮廷花園的典型特徵。上園最醒目的裝飾要算居於園中央的海神涅普頓青銅群雕噴泉,雕像由紐倫堡的藝術家創作於17世紀中葉。

皇村

皇村在沙皇離宮中主要反映了葉卡捷林娜二世的理想和品位,全面展示了各種園林藝術風格,巴洛克式的華美、古典主義的自然、浪漫主義的傷感以及中國風格的異國情調,共同編織成一個結構完整、豐富多彩的園林建築綜合體,成為世界園林藝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皇村與普希金的名字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作為其文學生涯的搖籃,這片充滿靈性的土地沐浴著詩人,賦予他源源不斷的靈感,1937年詩人逝世100周年之際,皇村改稱"普希金城"。

旅遊特色

從上園進入大宮,華麗的雕花樓梯將遊人引向金碧輝煌的舞廳,這裡曾是王公貴族高歌達旦、恣意歡娛的天堂。古典主義風格的切斯梅廳飾有12幅油畫,描繪了切斯梅海戰俄軍打敗土耳其艦隊的恢弘場面。富麗而不失典雅的御座廳,羅曼諾夫王朝代表人物的畫像突出了它在宮中所占的重要位置。而客廳、書房、休息室和臥室等私用房間也呈現出與其功能協調的各種裝飾藝術風格。這些風格反映了歐洲兩個世紀的藝術發展歷程。彼得時代的流行與18世紀中期的時尚為伍,古典主義的嚴謹簡約同洛可可的奢華繁縟互鄰,這些由不同流派的藝術大師創造的傑作,令當代人驚嘆不已。而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化當時也受歐洲上流社會的崇尚,建於1766、1769的兩個中國廳,在一系列華麗廳堂中獨樹一幟,令人耳目一新,始終是參觀者感興趣的地方。四壁的木板漆畫--描繪了當時中國人的生活場景,雕龍繪鳳的瓷壁爐和宮燈,成套的中國瓷器和家具,把人帶入那個遙遠神秘的東方國度。
宮殿中央部分保留著初建原貌,著名的橡木大廳就位於這裡,因牆面全部採用橡木板裝飾而得名。像木板上雕刻著彼得一世的肖像和頌揚俄國科學、藝術、貿易和軍力的畫面,反映了俄羅斯帝國的繁榮強大。廳內家具物品,均為彼得大帝之用品。憑窗眺望,浩淼的芬蘭灣和園中勝景幾乎盡收眼底。
然而彼得宮的最吸引人之處,並非其宏偉富麗的殿宇廳堂和巧奪天工的稀世珍寶,而是它舉世無雙的噴泉藝術,園中步步有泉、處處見水,或喧鬧似濤或潺潺如歌的水聲不絕於耳。除三座瀑布外,彼得宮共有噴泉150餘個,水道5條,滿園的水景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地勢和附近豐富的水資源。宮內的所有噴泉瀑布全靠水的自流形成,而非水泵,因此,不論其近乎完美的藝術觀賞性還是高超絕妙的技術工藝,均為古今罕見。

評價

聖彼得堡是世界上古典建築保存利用最好的城市之一,市內古典建築群體密集,每座宮殿各具特色,體現了歐洲不同時代的建築藝術風格,反映出主人傑出的文化個性,是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