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十字若望

聖十字若望

聖十字若望是聖女大德蘭同時代的人,他和聖女一同改革加爾默羅男修會。他是一個資稟豐盈的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在他一生的不同階段中,兼容各種職銜,他曾是醫院中的看護,他是詩人、作家、建築師——建造修院和水渠,同時也是神修指導者。聖十字若望強調,即使是最輕微的執著,包括心靈的執著在內,都會阻止一個人達到與天主結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聖十字若望
  • 外文名:St?John of the Cross
  • 出生日期:1542
  • 逝世日期:1591
  • 性別:男
人物履歷,人物生平,主要著作,基本神學,攀登,心靈的黑夜,愛的火焰里,影響力,

人物履歷

出生後數月父親便去世,因為貧窮,他們舉家搬到堪寶,若望曾在此從事多種職業,並從1559——1563年間,在耶穌會辦的學校就讀。二十歲那年,他進入加爾默羅修會,旋即被派到沙拉曼加修讀神學。回到堪寶奉獻首祭時,若望第一次會見聖德蘭亞維拉。他曾認真的考慮過轉入嘉爾篤會,但德蘭說服他留下來,加入革新加爾默羅修會的行列。

人物生平

第一間革新的加爾默羅兄弟會是在杜魯羅,若望和安東尼都是倡導人。接著以後幾年,若望負責多個不同的職務;初學導師、艾卡拉書院院長以及亞維拉天主降生修院的加爾默羅修女聽告罪的神師。他就是因為最後一項職務而被嘉西的加爾默羅會士綁架(1577)在陀列多的隱修院關了九個月。
從陀列多逃出來,若望的餘生,大部分都在安達路西亞度過,在此他也肩負多個重要的職務。不過,在1591年在馬德里召開的省會議上,若望公開的反對副主教多利亞,副主教立即把他革職。雖然受了屈辱,但他很高興地能重過更孤獨的潛思生活。史稱十字若望在禹碧達度過他生命的最後階段,在受了極大的痛苦後逝世。1726年他由教宗本篤十三世冊封為聖人,並在1926年由教宗比約十一世宣布為教會聖師。

主要著作

聖識字家若望的主要著作是:The Ascent of Mount Carmel(攀登加爾默羅山1579——1585)、The Drrk Nightof the Soul(心靈的黑夜,1582——1585)、The Spiritual Canticle(心靈的讚歌,1584年第一次校編,1586——1591年間第二次校編)、The LivingFlame of Love(愛的火焰,1585——1587年間第一次校編,1586——1591年間第二次校編)。以上提及的論文都是對他自己多寫的詩的詮釋,不過首兩篇一直沒有完成。一般都同意,這兩篇論文《及攀登加爾默落山》和《心靈的黑夜》概括若望有關淨化的全部主題,包括積極和消極淨化感覺和心靈的各種官能。
因為曾在沙拉曼加就讀,聖識字家若望接受了多瑪斯一派的神學訓練,不過他也涉獵偽狄尼修和聖國瑞一世的作品。不過,影響聖若望最深的,似乎還是滔略,儘管我們肯定,他對與聖伯納、雷斯博克、格西安、維克多會士、奧蘇納等人的作品都是很熟,當然,他最熟悉的是聖德蘭亞維拉的作品。不過,若望不是一個只知模仿他人、拾人牙慧的作者,他所有的著作,都透露著他個人的特質。

基本神學

聖若望的基本神學是:天主是一切,而受造物是虛無。因此,為了達到聖化,達到與天主完全共融的境界,人必須對身體及靈魂所有的力量和官能進行深入而劇烈的淨化。「攀登」和「黑夜」兩文,追溯整個淨化的過程,從外在感官的積極淨化,到更高官能的消極淨化。「愛的火焰」及「心靈的讚歌」,描寫在轉化的共融中,完全的靈性生活。達到共融的整個過程是——夜,因為靈魂是憑著信仰走這旅程的。聖十字若望很有系統地表達他的教導,結果我們見到的是最好的靈修神學,但這不是由於它的系統化,而是因為它以聖經、神學和個人經驗為依據。
講到靈魂與天主的共融,聖若望說,他所指的是一種超自然的共融,不是一般所指的,天主臨在靈魂之內,保守它的存在那種普通的共融。這種奧秘生活的超自然的共融,是一種「肖似的共融」,由恩寵與愛德產生。但為使這愛的共融成全和更密切,靈魂必須把它自己從不是天主的一切,妨礙天主之愛的一切,掙脫出來,以便全心、全靈、全意、全力地愛天主。
既然在愛的共融之內的任何不足,都是由於靈魂而不是由於天主,聖若望總結說:靈魂應該完全淨化它全部官能和力量——那些感覺上和心靈上的——這樣它才能完全被神聖的共融之光照亮。這是在黑夜中得出的結果,稱之為黑夜,因為它的出發點是否決和削除人的欲望,或人對受造物的欲求;靈魂走向共融的道路或工具,就是信仰的艱澀和隱晦;目標是天主,他對於在現世的人也是一個黑夜。
人必須走過這黑夜,因為事實上,從天主的觀點,人眷戀受造物就是是純黑暗,而天主卻是純光,黑暗不能接受光(若1:5)。用哲學的術語,兩個矛盾不能存在同一個主題內。依附受造物的這種純黑暗和天主的純光,這兩者是不能同時呈現在靈魂之內的。
接著,聖若望解釋靈魂應該怎樣克制欲望和色慾,並應該透過積極的淨化感覺和心靈,憑著信仰踏上旅程。雖然他的言論似乎很消極,而且是嚴厲的苦修論調,但他總不厭其煩地強調,這種淨化或心靈的空無,不是去處物質的問題,而是把人對物質的欲望或依賴連根拔起。若望提出一個很簡單的、淨除物慾的方法:養成模仿基督的願望,實行的辦法是:研究基督的生平和工作,然後,學習他所做的一切。

攀登

若望在「攀登」第二卷內討論心靈的活躍之夜。他說理智、記憶和意志的淨化,基於信、望、愛三德的作用。接著他解釋為什麼信仰是靈魂與天主共融必經之路。在討論祈禱的實踐時,他說靈魂可以憑著三個徵兆,知道它是從默想的階段過度到默觀的階段。第一,不可能再按著慣常的方式默想;第二,完全不企圖特別集中默想任何事情;第三,有一份對天主和獨處的渴望。個人此時所經驗的是:「愛著天主」的意識,這就是默觀祈禱的一種。

心靈的黑夜

「心靈的黑夜」主要解釋消極的淨化,在這個階段,天主完成靈魂在感覺層面和心靈官能方面所作的淨化的努力。靈魂逐漸被領進黑暗的默觀之中,偽狄尼修稱之為「黑暗中的一道光」,若望稱之為「奧秘的神學」。我們可能以為,奧秘的默觀應該是另人愉快的,聖若望解釋它帶來痛苦的原因,因為當默觀的神聖之光擊中尚未完全淨化的靈魂時,它會帶來黑暗,因為它不只是轉化人的理解力,同時也剝奪靈魂的理智的運作。
不過,即使在這段黑暗中,在痛苦的默觀過程里,靈魂仍可見到宣布黎明在即的一道道光線。在心靈的讚歌里,聖若望運用了新娘尋找新郎,終於得到互愛的完全共融的比喻,描寫靈魂渴求天主和最後達到愛的接觸的境界。天主象一塊強力的磁石,吸引許多金屬片到它身邊,而靈魂朝向天主的旅程是越來越加速的,直到最後一切都拋在身後時,它就可享受到在一生中所能享受的,與天主最親密的共融;即神婚的轉化的共融。

愛的火焰里

接著,在「愛的火焰里」聖若望描寫在轉化的共融的境界內至成全的愛。靈魂與天主之間的共融是如此親密,我們甚至可以說靈魂此時已非常接近真福的階段,「只有一層薄薄的紗,隔在它與天主之間」靈魂現在只求聖神把現世可腐朽的生命的薄紗撕去,好使它能進入完全和成全的光榮里。靈魂是如此接近天主,它其實已轉化為愛的火焰,能與天父、聖子及聖神互相通傳。它預先 到了永生。
一個靈魂在困苦、試探和許多誘惑的烈火中受到考驗、淨化和磨鍊,終能在愛中表現它的忠誠,天主子的許諾終能實現,至聖聖三將前來與愛他的人共處(若14:23)這是一點也不稀奇的。至聖聖三以聖子的智慧,光照靈魂的理性,在聖神內使它的意志歡躍,並藉此居住雜愛靈魂之內,強有力地、莊肅地以父的慈愛擁抱它。

影響力

聖德蘭亞維拉和聖十字若望,他們兩人對於教會靈修教導的貢獻,一直以來,尚無人能出其右。他們影響深遠,他們的地位卓絕,他們的光芒,掩蓋西班牙靈修的黃金時代其他所有的靈修著作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