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神甫革命,作品評價,詩歌欣賞,為瑪麗蓮·夢露祈禱,當我失去你時,
神甫革命
拉美詩歌巨人卡德納爾的經曆本身就是一個活的傳奇,這位乾過革命、既寫詩又傳教的人親身經歷了拉丁美洲的大變革時代。他1925年生於尼加拉瓜的一個白人富商家庭。寬裕的家境和良好的家教給予他充分自由的發展空間。青年時在墨西哥國立大學和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文學,是個標準的文藝青年,相信繆斯女神。但當時尼加拉瓜龐大的赤貧階層看不到任何生活好轉的希望,迫切需要一場革命。1954年,卡德納爾參加了旨在推翻索摩查家族暴政的“四月暴動”。革命失敗後,他繼續地下詩歌創作活動,以筆與獨裁政權戰鬥。在政治長詩《子夜零時》中他寫道:“馬那瓜的總統宮裡/夜夜飄蕩著魅影/英雄死而復生/煤堆之上又抽出了綠草。”
之後不久,卡德納爾決定投奔教門。1957年進入美國肯塔基州的客西馬尼聖母修道院,而他的靈修導師正是20世紀最著名的神秘主義者之一、美國作家托馬斯·默頓,1958年由於健康原因,卡德納爾離開客西馬尼聖母修道院,先後在墨西哥、哥倫比亞的修道院中繼續學習,並被授聖職。他於1966年返回尼加拉瓜並在天堂島建立了索倫蒂乃姆基層社區。他在島上修建教堂,嚴格按照聖經福音書的精神實踐共同勞動的集體生活,開辦手工藝作坊,在農民中開展詩歌運動。卡德納爾發現,印第安農民對《聖經》的理解實在與“官方”的解釋大相逕庭,然而他們的版本才真正接近耶穌教義的精髓。1977年,索倫蒂納梅的部分農民加入游擊隊,參與攻打卡洛斯軍營的行動,索摩查政府隨即取締了公社,並對卡德納爾進行缺席審判。詩人流亡海外,在遊歷拉美革命國家的過程中,卡德納爾驚奇地發現,原來有這么多人是既信仰馬克思也信仰耶穌基督的。有人告訴他說,馬克思從沒有寫過“上帝不存在”。《聖經》里遊蕩著社會主義者的幽靈。耶穌的所思所述,所作所為,完全是一個革命家。原來馬克思主義和耶穌的主張是一致的,那就是推翻人壓迫人的制度,在大地上建立一個人人平等、友愛互助如一家的天國。他們也都反對偶像崇拜,反對窒息革命激情的教條主義。卡德納爾開始在愛上帝的同時信馬克思。
卡德納爾曾在一本回憶錄中寫到,“解放神學”其實應該叫“革命神學”,只是在那個年代,“革命”這個詞聽起來太刺耳,拉丁美洲的主教們才把“革命”換成了稍微柔和一點的“解放”。革命意味著破舊立新,意味著新生,就像耶穌之復活——耶教本就是革命的宗教。“昨晚您在電視上說,一個基督徒可以同時是馬克思主義者。我要告訴您的是,我們智利的信眾和神甫認為,一個基督徒要想成為真正的基督徒,就必須是個馬克思主義者。”在薩爾瓦多·阿連德領導下的智利,卡德納爾認識了腰間別著槍的科爾特斯神父。科爾特斯是特意跑到賓館門口候到卡德納爾,告訴他這番話的。二十多個月後,阿連德站在對著憲法廣場的視窗邊,舉起自動步槍朝叛軍的坦克猛射。奧古斯托·皮諾切特發動的軍事政變終結了智利革命,阿連德在總統府飲彈而亡。科爾特斯神父遭皮諾切特獨裁政府關押、毆打、酷刑致死。
可是拉丁美洲的革命沒有終結。卡德納爾神甫訪問過古巴,收集整理了很多關於切·格瓦拉的事跡。去過秘魯,見過胡安·貝拉斯科·阿爾瓦拉多將軍,對方向他講述他們是如何通過軍事政變奪取政權進行社會革命時,破壞分子的炸彈就在不遠處的街角爆炸,整座總統府都在搖晃。他後來成為反政府武裝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發言人,他的名言是:“上帝愛尼加拉瓜人民,但不愛尼加拉瓜的獨裁者。”1979年,獨裁政權被推翻,尼加拉瓜新政府成立,他被任命為政府文化部長,一個寫詩的神甫投身社會主義革命並成為政府高官,這在天主教世界實在是一樁奇聞。1983年,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出訪尼加拉瓜,當卡德納爾前去機場迎接時,教皇對著一字排開的話筒和攝像機,直面下跪在地的卡德納爾,嚴厲斥責這位革命神甫的叛變教行徑。
卡德納爾不僅背叛過天主教會。當他發現尼加拉瓜革命造就了新的權貴、政治現實漸漸背離了最初的構想時,1988年毅然辭掉了文化部長的職務,退出桑解陣,轉而加入新的社會運動,與當年的革命領袖丹尼爾·奧爾特加反目為敵。儘管教會禁止他主導聖餐儀式,他還當他的天主教神甫,並且仍在寫詩。卡德納爾的公眾形象實在像個邪教頭目:一頭爆炸狀的白髮,頂著黑色軟帽,架著眼鏡,一口與馬克思相比稍有遜色的全白大鬍子。在舊秩序捍衛者們的眼裡,他自然是個邪教頭目,而在拉美老百姓的眼裡,他永遠是個有激情的革命神甫。
80年代以來,卡德納爾的創作激情絲毫未減,延續著政治與神秘這兩大主題,不斷引發新的爭論。有人質疑他政治上的“極端”,他說那是一種神秘主義經驗:“我通過福音參加革命,不是因為讀了馬克思,而是因為讀了基督的話”。其間有多部作品問世:《摩天》(Tocar el cielo,1981)、《凱旋的飛翔》(Vuelos de victoria,1984)、《金色飛碟》(Los ovnis de oro,1988)等。其中,《羽蛇神》(Quetzalcóatl,1988)力圖重新激活前哥倫布文明的古老神話,賦予其現實意義;《宇宙頌歌》(Cántico cósmico,1989)是長達600頁的鴻篇巨製,不僅從現代量子物理學、“宇宙大爆炸”假說中汲取靈感,內容更涉及生命演化論、尼加拉瓜史、基督教福音書等等,包羅萬象,匠心獨運,已被譯成英、德、葡等多種文字。《黑暗之夜裡的望遠鏡》(Telescopio en la noche oscura,1993)回溯以埃克哈特大師(Eckhart)、聖十字若望(SanJuan de la Cruz)等人為代表的神秘主義源流,為現代神秘主義詩歌探索新的可能。此外,卡德納爾還著有回憶錄三部:《失喪的生命》(Vida perdida,1999)、《奇異的島嶼》(Lasínsulas extrañas,2002)和《失喪的革命》(La revolución perdida,2003)。
2009年智利總統米歇爾·巴切萊特將當年的巴勃羅·聶魯達泛美詩歌獎頒給了他。由阿根廷詩人胡安·赫爾曼等五人組成的本屆評審會一致認為,卡德納爾之所以獲得第六屆聶魯達獎,是因為他“更新了西方的經典傳統,使該傳統與當代的現實相結合,也因為他對本大陸原住民的持久關注以及他的政治擔當”。
作品評價
卡德納爾的早期詩作題材也是愛情詩、社會批判詩歌以及政治抒情詩,後期作品宗教色彩濃厚,在革命熱情中同時出現對上帝的神秘的愛。他受美國當代詩歌影響較深,講究音響和內容,不注意格律。有詩集《沒有居民的城市》(1946)、《午夜零時》(1960)、《格言》(1961)、《蓋斯塞馬尼,肯塔基》(1964)、《詩篇》(1964)、《為瑪麗琳·夢露祈禱及其他》(1965)、《向美洲印第安人致敬》(1969)、《關於馬那瓜的預言》(1973),並編有《尼加拉瓜新詩選集》(1974)。
他編的《尼加拉瓜新詩選集》選入40年代開始寫作的詩人的作品,他們都曾參加民族解放鬥爭,都以關心民族解放事業為詩歌創作的出發點,因而形成尼加拉瓜40年代詩人的一股力量,在拉丁美洲文學界樹起一面新的旗幟。而卡爾德納爾則有他自己的特點。他反對帝國主義,主張民族解放,但是又主張通過宗教團結人民,並試圖以宗教信仰實現無剝削的平等社會,在拉丁美洲青年中間有較大的影響。
卡德納爾應屬世界大師級的當代詩人,他也是拉丁美洲正義和獨立自主的代言人。他認為詩歌、藝術不應該遠離政治,他用自己的詩來抗議外來勢力對尼加拉瓜的侵占,支持1979年推翻索摩查獨裁統治的桑地諾革命。他擔任桑地諾政府文化部長期間,花了大量時間來做“一種國際大使”的文化交流工作。卡德納爾的詩不僅在技巧上,也在人生態度上有著巨大的創新,注入了他的社會批判思想,他是當代西班牙語詩歌中最重要和最值得傳頌的詩人之一。泰晤士文學副刊曾把卡德納爾與埃茲拉·龐德及巴勃羅·聶魯達列為具有同樣影響力的詩人。
詩歌欣賞
為瑪麗蓮·夢露祈禱
50年前的那一個夏夜,夢露被發現死在床上,據說手裡仍拿著電話聽筒。而偵探們費盡心思,仍無法確定這最後的電話她究竟打了沒有,到底要打給誰。詩人卡德納爾仿佛舊約時代的先知附體,驀然間大聲呼求:
請接納這個姑娘,舉世皆知她名叫瑪麗蓮·夢露
儘管那不是她的真名(但你知道她的真名,這個九歲被強暴的孤兒,十六歲想自殺的小售貨員)
如今來到你面前沒有化妝
沒帶新聞發言人
沒帶攝影師沒簽售自傳
孤單一個好像面對太空暗夜的太空人。
她小時候曾夢見赤裸著身子在教堂里(據《時代周刊》報導)
人群在她面前下拜,腦袋貼地
她必須踮著腳尖才能不踩到那些腦袋。
你比心理醫生更明白我們的夢。
教堂,家,洞穴,都象徵母體懷抱的安全
但也有更多的意義⋯⋯
那些腦袋是崇拜者,毫無疑問(黑暗中一片腦袋在光柱下。)
但那殿堂不是二十世紀福克斯的片場。
那殿堂——黃金與大理石——是她身體的殿
人子手持鞭子
在那裡驅趕二十世紀福克斯的商販
他們把你禱告的殿變成了強盜的洞窟。
主啊
在這個被罪行和輻射污染的世界
你不會只責怪一個小售貨員。
···········
主啊:
無論當時她要打給誰
卻沒打(或許誰也不是,或許那人的號碼不在洛杉磯的電話簿上)
求你
接她的電話!
當我失去你時
當我失去你時你與我全消失
我因為你是我曾經最愛的人
你因為我曾經是最愛你的人
但從我們倆來說你失去的比我多
因為我能愛像你愛我的其他女人
而他們愛你將不會像我那樣愛你
這個版本的翻譯相對比較乾澀,還有一個版本的:
當我失去你時
我和你都感到失落
我失落,因為你是我最愛的人兒
你失落,因為我是你最愛的寶貝
但我們兩個的失落中
你比我感到更失落
因為我還可以像愛你一樣愛別的女人
但沒有人會像我愛你一樣愛你
再讀《國民警察正在尋找一個人》:
國民警察正在尋找一個人,
這個人今晚希望來到邊境,
此人的名字誰都不知道,
有許多人都被埋在這條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