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功女校

聖功女校

李魯宜、陳藎仁、英實夫、夏景如等人在1914年6月28日創辦了聖功女學校。“聖功”兩字出自《易傳》:“蒙以養正,聖功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聖功女學
  • 創辦時間:1914年6月28日
  • 所屬地區:天津
  • 類別:天主教
  • 知名校友:胡蝶
為解決租界幼年女子入學問題,李魯宜、陳藎仁、英實夫、夏景如等人,在1914年6月28日創辦了聖功女學校,即今新華中學前身。“聖功”兩字出自《易傳》:“蒙以養正,聖功也。”
這是一所女子學校。校址在法租界義慶里。學校初期僅有校舍三間,招收國小學生70名,編低、中、高三班。初推英實夫夫人英懷清擔任校長。1915年春,英懷清校長因家務繁忙辭職,校董事會推舉夏景如繼任校長。同年秋,該校遷海大道(今大沽路)美以美會舊址。1916年,遷法租界26號路(今濱江道)原勸業場國小址(今米萊歐百貨男人店)。
1917年高小第一屆學生畢業。國小內附設師範班,學制為五年。1921年秋,課程設定與各項設備均已完善,上報直隸教育廳核准立案。1929年,在英租界44號路(今河北路)黃家花園附近租校舍,改師範班為中學,定名為“天津特別市私立聖功女子中學校”,重新向天津特別市教育局呈報立案。當時聖功女中有學生80人,編為高中二班,國中一班。1930年6月,第一屆高中學生畢業。1933年在26號路校址內增築樓房,擴大教室。新樓建成後,中學遷回,高中實行單軌制,國中雙軌制,中學共九個班。
1937年7月30日天津淪陷,南開、女師被炸。“聖功”校長夏景如與“耀華”校長趙天麟一樣,在本校開辦特班(也叫分校),招收河北省立女師學院附中、南開女中等失學的女生240名。由於“聖功女中”不僅教學好,全校師生還表現出了極高的愛國熱情,引起日軍不滿。9月開學前,日軍當局規定自新學年開始,學校要更改校名。這讓夏校長難以接受,她隱居醫院,一周沒有辦公。最後由文貴賓出面調停,才保住了“聖功”校名。
1938年7月,夏景如辭去校長職務,由教務主任李仲武代理。1937年高中為雙軌制,國中為三軌制,共有學生550餘人,再加上國小300餘人,大有人滿之患。為解決校舍擁擠問題,夏景如和校董事會計畫在馬場道陶園(今馬場道99號新華中學校址)建築新校舍。天主教會主教捐獻建校基金,又多方募捐,於1938年12月29日首次付款,購買了陶園地塊。1941年4月23日經批准破土動工,12月7日四層新校舍(今新華中學聖功樓)落成啟用,聖功女中遷至新校舍,學生增加到586名。1940年校董事會推舉文克彬為校務長,綜合管理學校一切事務。1943年學生增加到650名,每班人數達50到60人不等。
“聖功女中”從天而降新禮堂,這是怎么回事?原來1946年8月的一天,老師們在四樓看見學校旁的美國兵營里,海軍陸戰隊士兵正在拆大禮堂,派人拜見了司令官,想廉價買拆下的建材。不料,司令官竟同意免費送給學校。士兵們還主動利用休息時間協助學校建成大禮堂,從此畢業典禮及音樂、舞蹈、戲劇等表演都在這個新禮堂舉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