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保羅州報

聖保羅州報

巴西最大的葡萄牙文對開日報,於1875年在聖保羅市出版。該報由梅斯基塔家族創辦,初名為《聖保羅省報》,1889年巴西共和國成立後改為現名。歷史上屬巴西共和派,持反對獨裁和保守勢力的立場。該報擁有自己的通訊社,屬於私人經營的報紙,向全國發稿,在巴西有較大影響,在拉丁美洲地區也有一定影響力,因此人們又把它比作“拉丁美洲的《紐約時報》”。世界上包括我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政府部門和研究機構,均訂有此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聖保羅州報》
  • 國家:巴西
  • 出版時間:1875年
  • 創始人:梅斯基塔家族
政治傾向,歷史及員工,特色內容,國際報導,體育報導,深度文章,版面特色,其他報業和媒介產業,社長,相關歷史,二戰前期,頒布法令,發布禁令,法條改革,

政治傾向

該報較保守,是家族式報紙。版面比較嚴肅,素有“巴西報壇的灰色巨人”之稱。傾向親美,反前蘇、反共,有時刊登反華文章,也經常在一些問題上揭露和抨擊政府。
聖保羅州報

歷史及員工

該報原由一個十七人組成的團體創建,1891年賣給儒利奧·德梅斯基塔,至今仍屬於德梅斯基塔家族。現在的老闆兼社長儒利奧·德梅斯基塔·內圖為老德梅斯基塔之孫。該報現有人員四百五十名,95%具有大學畢業程度,少數還有博士學位。主編為奧利維·羅斯·費雷拉。近年來它的銷數有所上升,約為二十萬份。該報平日版面在二十八至四十八版之間,星期日版超過一百五十版。它還有自己的通訊社,向國內提供訊息。

特色內容

國際報導

《聖保羅州報》的國際報導內容廣泛、充實。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曾作過的幾次調查表明,在世界各國的一些重要報紙中,它是國際新聞報導量最多的報紙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53年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說,在1951年,對指定的一周內的世界各國十七家大報作了比餃,結果發現《聖保羅州報》的國際新聞報導量超過了其它十六家報紙。在1960年又作了一次調查,其對象是南北美洲各國的十三家大報。比較了它們一個月的國際新聞報導,調查結果表明,刊登國外新聞篇幅最多的還是《聖保羅州報》和《紐約時報》。《聖保羅州報》除了從五家大通訊社獲得國外訊息外,它還向世界各地派遣了十二名常駐記者。據目前統計,該報乎日的國際新聞報導數量,平均約占其總篇幅的15%。

體育報導

南美報紙崇尚體育新聞,特別是足球賽的訊息,《聖保羅州報》的體育報導也相當突出。該報除了每周有一期體育副刊外,每天至少有兩、三版篇幅刊登各種體育活動訊息,僅以1983年4月15日為例,這一天就有三個版專門報導體育新聞。第十八版,主要報導巴西全國“金杯足球賽” (相當於我國全國性甲級足球聯賽)的情況,有已賽隊的比分記錄,有未賽隊的比賽日程安排,還有球隊陣容介紹,並以上半版五分之四的版面選登了六幅現場照片。右下角則是“解放杯足球賽”的實況。第十九版左起第一欄為國際體育快訊,其中報導了有關1986年在墨西哥舉行“世界盃足球賽的訊息。其餘篇幅以專欄形式,分別刊載排球、籃球、網球、田徑、賽馬、游泳、汽車、西洋棋、室內足球等訊息。這一版的照片,除了有抓拍的排球網上爭奪的緊張場面以外,還刊藏了汽車大賽名將納爾遜·皮蓋特等三人的頭像。第二十版主要是賽馬的報導、日程表及運動員騎馬的照片。

深度文章

為了適應該報的主要讀者對象——政界、工商界、文化界人士及各方面上層分子的需要,《聖保羅州報》常常用大量篇幅刊登有參考價值的資料和有深度的文章。許多名人演說和新聞招待會上的發言以及國外報刊上有份量的稿件,它也經常全文刊登或譯載。遇到國內外重要問題,沒有現成材科可以刊登,它就組織力量,及時撰寫專文。邀請的作者通常是對有關問題有研究的專家、學者或教授。有時,一個大題目,從不同角度組織許多篇文章,該報則在十天、半個月裡連續刊載。

版面特色

該報版面分六欄,編排有條理,標題用小寫字型,重要文章正文用較大的黑體字排印,插有小標題,有時還用文前提要加以突出。
《聖保羅州報》的頭版為要聞版。報名下註明過去幾屆社長的姓名及起訖年月。報頭左側登天氣預報,右側刊登現任社長姓名。這一版通常刊登十四、五篇國內外重要新聞,大部分訊息採取轉版形式,以便在頭版上出現更多標題。版面中間地位,常有一兩幅面面較大的照片,通常約占三欄見方地位。照片下附有簡要說明。
第二、第三版刊載讀者來信與評論以及署名的記者通訊,偶然也登載漫畫,但不登新聞照片。以下的版面安排大致為:國際新聞、國內新聞、聖保羅市及其周圍地區新聞分別占一、二版至三、四版,其他有教育版、經濟版、警事、法庭版、宗教版、軍事版、政治吸、訃告版、體育版和文化版(又包括電影、戲劇、音樂、舞蹈、廣播、電視等內容)以及大大小小五花八門的廣告。此外,它每周還輪流出版一些專題性的彩色副刊。
聖保羅州報

其他報業和媒介產業

巴西現有日報500種、各類期刊l 485種(其中新聞周刊4種)全國發行量排名前列和社會影響力較大的報紙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聖保羅州134種、里約州39種、巴拉那州37種、南大河州36種)發行量排名前10位的報紙依次為《聖保羅之頁》(41萬份)、《聖保羅州報》(36萬份)、《里約熱內盧號外》(31萬份)、《環球報》(30萬份)《日報》(25萬份)、《人民郵報》(20萬份)、《零點鐘報》(17萬份)、《月大河州人民報》(13萬份)、《人民日報》(13萬份)和《現代聖保羅報:(12萬份)。上述十大報主要集中在聖保羅市(4份)、里約市(3份)和南大河州(3份)。巴西兩個最大的周刊是《請看》(115萬價/周)和《現代》(44.5萬份/周)。期刊主要由“四月集團”、“環球集團”、“象徵出版社”等14家出版社發行,全國期刊總數的42%由“四月集團”控制。該集團以出版期刊、圖書起家,目前已擴展為出版集團、電視音像集團、新興業務集團(電子傳媒)三大支柱產業。“環球集團”的情況大致相同。它由創刊於1925年的《環球報》起家,現已發展成為集報刊圖書、音像、電子等於一身的多媒體信息產業。
全國共有廣播電台l 810家,電視台網7個,電視發射台152個,電視轉播台4109個。較大的電視台網有環球、班德蘭特、標題、圖皮和巴西等。
主要通訊社是埃菲社,為世界著名通訊社之一。

社長

阿曼多·薩勒斯·奧利弗拉(1887一1945)是巴西的工程師、政治家、科學管理運動的首倡者。他的著作有:《演說集》(1935)、《民主時代》(1937)、《為了巴西的明天》(1937)、《政治形勢圖解》(1945)。此外,在他當聖保羅州長時,還有許多給立法會議的咨文。在1914—1938年期間,他是《聖保羅州報》報社社長。他是在191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時期為公眾所知的。那時他同其他人一起在聖保羅創建丁“工作合理化組織學會”,該學會於1931年改組為巴西全國科學管理學會,並得到國際科學管理委員會的承認。1929年的經濟危機深刻地震動廠巴西的經濟,導致了1930年的巴西要求民主立憲的革命。奧利弗拉同他在“巴西全國科學管理學會”中的同伴們一起,領導者要求巴西政府建立一個“合理”和”科學”的組織的運動。從奧利弗拉在1934牛當選為聖保羅州長起,到1937年軍事政變為止,科學管理運動在聖保羅處於掌權地位。“巴西全國科學管理學會”成為英利弗拉政府的官方顧問,科學管理則成為聖保羅州整個經濟和社會政策所依據的綱領。奧利弗拉政府的特色是忠於良好管理的原則。“巴西全國科學管理學會”作為官方顧問對各項公共服務事業進行改組,井引導州政府度過工巴西行政管理史上的一個轉折點。他們改組公共機關的行政機構和財政機構,提供技術研究,進行社會改革,創立聖保羅大學,推行技術教育,徹底檢查了州電力系統的管理,為州運輸系統提供了一個職業選拔和培訓中心。雖然奧利弗拉執政時間不長,但在國際科學管理運動史上卻提供了一個特殊的範例,受到人們的重視。巴西全國科學管理學會以後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並於1954年主持召開了第十次國際科學管理大會。

相關歷史

二戰前期

第二次大戰前,巴西沒有新聞法,有關新聞的規定散見於其他法律和政府命令。戰後20多年,政局不穩,多次發生軍事政變。在報界人士推動下,政府於1967年公布了新聞法,對報紙、雜誌、通訊社、廣播、電視等方面均作了規定,其主要內容是:一、保障思想和表達自由,在通常情況下不對書、刊、報進行事先檢查;二、如發現書、刊、報的內容危及內部和外部安全,或由於歪曲事實而導致公共秩序被破壞,政府機關、銀行、企業正常活動受到影響時,將實行檢查制度;三、大眾傳播企業的創辦要向政府登記,四、不得濫用自由,受傳者利益受到損害時,有權反駁或要求賠償,報界與外界糾紛可作為民事或刑事案件提出訴訟,五、各類大眾傳播媒介禁止宣傳暴力,煽動戰爭和顛覆,鼓吹種族偏見和階級偏見。

頒布法令

1968年,政府公布第5號公共法完,授予總統最高權力。在非常時期,總統有權中止公民的民主權利。第10條規定,當某人被指控觸犯國家安全或經濟.社會秩序等政治罪時,不得援引人身保護令,按正常司法程式審理。巴西人士認為這一條是針對報界的。
1969年,政府公布國家安全法。該法規定,侵犯總統、副總統、參議院議長、最高法院法官的榮譽和尊嚴的,構成犯罪;抗議濫捕、支持集體抗爭、煽動對軍隊敵意者也構成犯罪;違犯者將披罰款,或判處20年以下徒刑。為了實行該法。政府恢復了事先檢查制度。在一些報刊派駐檢查備對多數報刊要求編輯部實行自我校查。
巴西法律規定可以對報刊進行事先檢查,但1964年布朗庫的軍政府上台後。實行事後檢查。各級政府的報刊檢查官多達90人,對“違法”報刊實行撤回政府廣告,沒收該期報刊,將印刷設備充公等處分。得到天主教會支持的《聖保羅州報》由於不斷發表激烈批評政府的文章,當地檢查官曾對該報進行事先檢查。 巴西政府的一項命令規定,禁止外國人或外國公司在巴西開辦大眾傳播企業,但科技性和藝術快報刊除外。與大眾傳播有關的設備、機器等硬體可以由外國人生產但需經過審批。1962年,政府成立全國電信理事會,負責審批和監督外國人辦的與大眾傳播有關的企業。理事會由內政部、教育部、外交部。工業部、商業部、國防部和郵政電信部的官員組成。

發布禁令

1973年,巴西政府發布命令,禁止美國《花花公子》、西德《明鏡》等48家外國雜誌在巴西發行。
1975年,軍政府停止對《聖保羅州報》的事先檢查,對其他報刊的檢查也逐漸放寬。新聞界藉此時機,發動了一次新聞自由運動,當時稱為“開放運動”。
1975年11月,被關在獄中的聖保羅教育電視台新聞部主任、39歲的赫佐格(Vladimir Herzog)突然死去。官方說他是自殺身死,但報界、教會和律師們對官方說法均持懷疑態度。幾天民由新聞界組織的有大學生、教師和各界人士參加的抗議示威達數乾人。1978年,赫佐格之妻向法院起訴,經司法界的複查,證明原屍體解剖書是偽造的。赫佐格案大大推動了開放運動。

法條改革

1978年,在新聞界的強烈要求下,政府取消了對聖保羅的《運動》、《聖保羅報》和里約熱內盧的《新聞論壇報》的事先檢查。同年底,政府宣布取消第5號公共法案。
1979年,公布新的國家安全法。新法取消死刑、無期徒刑和流放制度,恢復了人身保護今。凡校軍警機關逮捕的人必須立即移交司法機關。新法授權總統,必要時,可以在某地實行緊急狀態,時間最多90天,新聞檢查不得超過18天。
1979年底,非格雷多任總統,他支持公開運動,公布了大赦令,成千上萬流亡國外的進步和反獨裁人士回到了巴西,對報刊的檢查制度也廢止了。經過1982年的地方選舉和1984年的總統選舉,巴西政治民主化進程大大加快了。
人數不多的反共集團反對公開運動。他們對出售共產黨報刊和其他進步報刊的報攤採取炸毀、搗毀等暴力行動,這些報攤被迫轉移或偽裝起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