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文化史》內容有聊城上古文化與夷夏東西文化的交流、春秋戰國時期各地域文化在聊城的衝突與融合、秦漢時期政治一統與文化趨向、魏晉南北朝時期聊城區域文化的融合和發展、隋唐五代時期聊城的區域文化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聊城文化史
- 書名:聊城文化史
- 作者:馬亮寬 等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6138328
- 外文名:Cultural History of Liaocheng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頁數:655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一聊城文化發展歷程
二聊城文化特色及形成原因
三聊城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上編
緒論
一自然環境
二行政區劃沿革
三市情概況
四文化貢獻與地位
第一章聊城上古文化與夷夏東西文化的交流
第一節聊城上古文化
一聊城區域大汶口文化遺存
二聊城區域龍山文化遺存
第二節夷夏文化在聊城的交流與碰撞
一大汶口文化時期多元文化的融合
二龍山文化時期夷夏文化的碰撞與交流
三上古重要人物在聊城活動的足跡
第三節夏商西周時期的聊城方國文化
一夏朝的建立及權力之爭
二商代的文化遺存及聊城區域的部族地望
三西周時期的聊城
第二章春秋戰國時期各地域文化在聊城的衝突與融合
第一節春秋時期聊城與相鄰國家的關係
一春秋時期在聊城的會盟
二春秋時期諸侯爭戰對聊城的影響
三春秋時期的著名人物與聊城
四早期魯文化在聊城區域的傳播
第二節戰國時期聊城區域文化的融合
一戰爭促進了區域文化的融合
二聊城區域文化融合中的代表人物
三聊城對周邊諸國文化的兼容
第三章秦漢時期政治一統與文化趨向
第一節秦西漢時期聊城區域文化的發展
一秦朝時期聊城區域的社會狀況
二尹齊:西漢前期的執法實踐者
三西漢時期儒學在聊城的發展
第二節東漢時期聊城文化的振興
一東漢世族文化的初步發展
二正直剛烈的李雲、謝弼
三注重教化的乙瑛、賈琮
四東漢墓葬所表現出的文化意象
第四章魏晉南北朝時期聊城區域文化的融合和發展
第一節曹魏經營北方與聊城區域文化地位的提升
一曹操在聊城的活動和對地方世家大族的籠絡
二華歆及其家族的文化貢獻
三程昱:曹魏忠實謀士
第二節兩晉南北期時期聊城區域經濟文化的地位
一東晉十六國時期聊城區域的民族矛盾與文化融合
二碻礅城在兩晉南北朝時期社會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節兩晉南北朝時期聊城世族的興起及文化發展
一劉寔及其家族的文化影響
二崔氏家族及其他世族的興衰
三張邱建與《張邱建算經》
四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文化在聊城的傳播及影響
第五章隋唐五代時期聊城的區域文化
第一節隋唐五代時期聊城區域的文化土壤與文化風貌
一領先的經濟與繁榮的教育
二區域文學的新氣象
三博學尚儒、尊賢尚功、俠義與理性並存的文化傳統
第二節文化家族與家族文化
一魏州觀城劉氏
二路氏兩家族
三博州武水孫氏
第三節寒門才子呂才
一呂才與初唐雅樂
二呂才的學術與著述
三呂才的無神論
第四節唐五代聊城文學名家
一孫逖的山水詩及其在唐代文壇的地位
二梁載言的敘事志書與詩
三魏萬的詩歌交往與最早的李白詩文集
四路氏家族的賦與詩
第五節卓異特立的政治文化
一直面官場積弊
二非世俗的政治認知與選擇
三正直與仁愛兼備
第六章宋元時期地處民族鬥爭前沿的聊城區域文化
第一節多元文化的衝突與融合
一金朝入主山東與王友直抗金
二元好問避居聊城著華章
三茌平驕子賈鉉
第二節宋代三槐王氏家族
三槐王氏家族的崛起
三槐王氏家族的姻親文化
三不辱使命的南宋使臣王倫
第三節宋金時期聊城士人的文化品格
一三元榜首王岩叟
東阿賢良張萬公
三金朝名士侯摯
四醫方之祖成無己
第四節濟濟多士顯聊城
一李志常與《長春真人西遊記》
二高唐儒臣閻復
三張養浩在聊城
第七章大運河貫通與聊城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第一節大運河縱貫聊城
一會通河的開挖與聊城段運河的貫通
二運河管理機構
三河道疏浚挑挖
四運河閘壩
五黃河改道北徙與聊城段運河的衰敗
第二節運河漕運與臨清鈔關
一運河沿線的水次倉
二漕糧運輸
三臨清鈔關
第三節商業繁榮與產業結構的變化
一以運河城鎮為中心的市場網路體系
二商業的繁榮
三漕船夾帶與南北貿易
四產業結構的變化
第八章明清時期聊城思想文化的繁榮
第一節聊城文化事業的昌盛
一刻版印刷及藏書業的發達
二民間藝術絢麗多彩
三世俗小說與文人筆記
第二節文學名著與聊城
一水滸文化在聊城
二“沒有臨清就沒有《金瓶梅》
三《老殘遊記》對聊城的記述
四談遷《北游錄》中的聊城
五《聊齋志異》中的聊城人和事
六外國人著述中的聊城
第三節明末陸王心學在聊城的傳播
一陸王心學的北傳
二心學傳人穆孔暉
三茌邑三先生
第四節文學才士
一布衣詩人謝榛
二中朝使者朱之藩
三一代才士劉琰
……
第九章明清時期聊城的文化家族與士紳文化
第十章近代聊城文化的發展與轉型
第十一章民族民主革命與聊城人民革命意識的塑造
第十二章新中國建立後聊城文化的發展
下編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