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保衛戰

聊城保衛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聊城保衛戰
  • 地點:聊城
  • 指揮官:范築先
戰役背景,戰前準備,戰役過程,戰鬥詳情,攻入城內,戰役傷亡,烈士簡介,范築先,張郁光,姚第鴻,其他英烈,多方褒揚,後世紀念,
聊城保衛戰,抗日戰爭時期,山東第六區專員范築先在共產黨人的支持和協助下,在聊城抗擊日軍侵略的戰鬥。1938年11 月,日軍從東阿、高唐、冠縣三個方向同時向聊城推進。14日午後,范築先及其部屬700餘人被困於城內。范將軍親自部署戰守,以待援兵。然而所部有的相距甚遠,鞭長莫及;有的正與日軍鏖戰,無力分兵;也有的擁兵觀望,見危不救。翌日拂曉,日軍發起總攻,范築先親抵東門指揮抗擊,不幸中彈負傷,遂轉移至光岳樓上,繼續組織抵抗。時日軍肆虐,上有飛機掃射,下有大炮轟炸,步兵攀登城垣,形勢極端嚴峻。范將軍又被日機子彈所中,身負重傷。在送往醫院途中遭遇日軍,范舉槍自戕,壯烈殉國。部隊失去指揮,陷入混亂,聊城為敵所占。范築先部少將參議張郁光、上校政治部副主任姚第鴻(均為共產黨員)等600餘人英勇犧牲。

戰役背景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寇瘋狂入侵。日軍鐵蹄所至,版圖易色,中華大地處處腥風血雨。山東軍隊在省主席韓復渠命令下,不戰而退,濟南、泰安、青島等大中城市在沒有抵抗的情況下,相繼被日軍占領。但山東省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范築先兩次拒絕執行省主席韓復榘關於撤退的命令,決心誓死保衛魯西北。1937年11月19日,范築先通電全國,表示“裂眥北視,決不南渡。誓率我游擊健兒及武裝民眾,以與倭奴相周旋。成敗利鈍,在所不計,鞠躬盡瘁,亦所不惜。”電文發出後震驚全國,也極大地鼓舞了守城戰士的士氣。此後一年多的時間內,范築先部隊先後打了梁水鎮戰鬥、界碑戰鬥、南鎮戰鬥,包括攻城夜戰、城北殲敵、城東麥田伏擊、七里堂激戰、石墓頭大捷等戰鬥的濮陽戰役,還有黃莊大捷等。1938年8月的濟南戰役是范築先部隊打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戰鬥中,范築先之子、挺進大隊隊長范樹民,參謀長何方壯烈犧牲。
聊城保衛戰范築先指揮部舊址聊城保衛戰范築先指揮部舊址

戰前準備

在與日軍進行了大小數十次戰鬥後,引起了日軍的瘋狂報復。1938年11月的聊城,陰雲密布,寒風怒吼,古城籠罩在沉悶、悲涼的氣氛中。12日夜,從津浦路泰安段西犯的日軍在東阿艾山的黃河故道搭浮橋渡河,其它方向的敵人也蠢蠢欲動,要對魯西北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13日,范築先組織司令部軍事人員開會研究布防:范築先將軍到城外指揮調動部隊圍攻敵人;軍法處處長劉佩之擔任城防司令,縣長鄭佐衡擔任副司令,留下游擊營等少數人員守城;機關等非戰鬥人員全部撤出城內。守城武裝主要是山東省第六區游擊司令部的直屬部隊,包括保全第一營、傳令隊、執法隊、工兵隊、通信連及游擊營的兩個連,衛隊營、交通隊的大部分人員,總共約有七百人。但是武器較少,槍枝共400支左右,不少戰士只有一把大刀和四個手榴彈,有的新戰士甚至沒有武器。13日下午開始,范築先將軍動員百姓出城投親靠友,機關、學校也向農村搬家。14日早晨,共產黨員張郁光、姚第鴻在撤出城外後,見范築先將軍還未撤出,又於午後返回城內催促。這時,國民黨山東省民政廳廳長兼魯西行轅主任李樹椿突然乘車從臨清趕來,與范築先商談部隊整編事宜。

戰役過程

戰鬥詳情

1938年11月14日中午,日軍已經從三面包圍古城。而李樹椿到下午4點才走,他走後,范築先趕忙出城,可是古城的出路已被鬼子全部堵住,已經出不去了。進攻聊城的敵人有精銳部隊300餘人,另有大量偽軍協同,步槍、機槍等武器充足,還有飛機、裝甲車的配合。14日,日軍多次攻打東關一帶,都被我守軍用大刀、手榴彈擊退。下午4點,日軍開始從南城門攻城,在火力掩護下,鬼子衝到城下爬城牆。游擊營戰士與敵人激戰一個多小時,打退了日軍的進攻。強攻東關的日軍也逐漸增兵,致使部分守軍被迫外撤。敵人攻入東關後,又攻打東門,兩挺重機槍噴出密集火力,掩護鬼子爬城牆,被我軍打退。14日夜間,范築先安排,在游擊營、衛隊營和執法隊屬下的武術隊中挑選了50餘名戰士組成敢死隊,讓他們從西關探路,試圖突圍。敢死隊來到西關中段的呂祖廟臨近時,敵人的四架重機槍同時開火,走在最前頭的敢死隊員負傷了四人,犧牲了兩人。敢死隊無奈退回城內。黎明時分,敵人攻打西城門,城防副司令鄭佐衡帶隊與敵人激戰,將敵人擊退。日軍的炮彈不時落在城裡各處,不少民居和店鋪被炸毀,無辜民眾被炸傷。15日黃昏,日軍增至700餘人。日軍在猛烈炮火配合下,再次攻打東門。范築先、姚第鴻趕到東門督戰,激戰兩個多小時,打退日軍多次進攻。日軍出動三架飛機,環繞著城牆進行低空飛行,偵察聊城的防務,並用機槍掃射,同時大炮也密集排射,掩護日軍爬城。四面城牆上我守衛的將士,用大刀、手榴彈與爬上城牆的敵人死拼,連續擊退敵人的多次進攻。15日9時,日軍爬上城頭後,守城戰士與日軍搏殺。一個日軍用短槍打傷了范築先將軍的左臂,危急時刻,一名戰士衝過去用刺刀捅死了那個日軍。范築先將軍被迫撤下城頭,東門失守。

攻入城內

日軍的裝甲車開進城順著大街瘋狂掃射,日軍湧入城內。范築先退至光岳樓下,組織部隊與日軍巷戰。此後,北、西、南三面的敵軍在猛烈炮火掩護下也先後衝上城牆,城門相繼失守。城防副司令鄭佐衡和游擊營營長林金堂帶領130餘人,試圖從西門突圍。他們出城門後,遭到敵人火力封鎖,被迫退回,日軍趁機追進西城門瓮圈裡。我軍戰士在子彈打完後,用大刀對付敵人的刺刀,最後展開肉搏戰,鄭佐衡等將士全部犧牲。

戰役傷亡

敵軍蜂擁般衝進城內,范築先及其警衛員陷入了敵軍包圍中。在日軍飛機掃射時,范築先的腿骨被打斷。范築先吩咐警衛員自尋生路,警衛們不忍離去。他們送范築先去天主教堂醫院治傷的路上,范築先拔出自己的手槍自殺殉國。據張維翰所寫《憶民族英雄范築先》一文(見《聊城文史資料》第五輯)中說:“張郁光、姚第鴻等七人隱藏在狀元街老百姓家,被敵人發現,臨危不懼,英勇搏鬥,被鬼子慘殺。”戰士們分散於大街小巷與敵人展開巷戰,槍聲此起彼伏。下午5時,槍聲停止,聊城淪陷。日軍進城後,挨門挨戶搜查戰士和民眾。有四名在東門失守後退到城中心的戰士,此時隱藏在古樓西南角孤兒院裡。鬼子進屋搜查時,四人同時拉響手榴彈,與鬼子同歸於盡。日軍在古樓南街搜出百姓30餘人,將他們帶到南門外,用槍或刺刀殺害,把屍體推入水中,河水被染紅了一大片。另外搜出的數百人,都集中在西北大操場,由漢奸韻開哲指認誰是良民,他沒有指認的70餘人,全部被鬼子拉倒西門外殺害。這場聊城保衛戰,由於外援不到,范築先孤軍奮戰,共有700餘名將士犧牲,300餘名民眾遇害。

烈士簡介

范築先

犧牲在聊城保衛戰中的著名烈士范築先,館陶縣人,辛亥革命後任陸軍第八旅旅長,後任第三路軍參議,沂水、臨沂縣縣長,1936年任山東省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保全司令兼聊城縣縣長,為魯西北抗日根據地的開創者和領導者。

張郁光

著名烈士張郁光,濟南人,中國共產黨員,“七七”事變後任范築先部政訓部少將高級參議、魯西北政治幹部學校副校長,協助范築先成功創建了魯西北抗日根據地。

姚第鴻

著名烈士姚第鴻,山西省河津縣人,中國共產黨員。1937年10月,率領青年學生240多人,到范築先部開展抗日工作,任保全司令部政治部副主任,為爭取范築先抗日做了大量工作,推動范築先任命一批共產黨員任縣長,打開了魯西北地區的抗戰局面。

其他英烈

犧牲的英雄戰士有西花園街的魏士華,樓東大街的宋澤廣,禮拜寺街的蔣士芳,米市街的劉文奎、蔣東嶺、王篤元,龍灣村的周邁歧,鄧樓村的吳保生,前羅村的鄧金貴,軍王屯村的吳保全、吳保順、許學禹……其中,陳保全歷任警衛員、班長、腳踏車隊長,參加過梁水鎮、黃鎮、黃莊、范縣等十幾次戰鬥;竇余泉為米市街回族青年,在國難當頭之際,投身范築先部隊,先後參加過十幾次戰鬥。

多方褒揚

聊城失陷、范築先將軍殉國的訊息傳出後,重慶、延安先後舉行追悼大會,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送的輓聯是:“戰事方酣,忍看多士傷亡,顯其忠勇;吾儕尚在,勢必長期抵抗,還我河山。”國民政府還“特令褒揚”,“通令全國下半旗三天”。

後世紀念

此後多年,每到上墳的日子,位於觀后街的范築先墳墓前,總有民眾自發祭奠。1941年,魯西北抗日軍民在梁水鎮建立了“范公祠”,立了多塊抗日烈士名錄石碑。1947年元旦,聊城解放,入城部隊和全縣幹部到墓前公祭。1953年,范將軍忠骸被移至邯鄲冀魯豫烈士陵園。移靈時,民眾自發抬棺。夾道民眾排成十里長隊,依依不捨地與這位抗日名將揮淚作別。1988年,在范築先殉國故地修建了范築先紀念館。每年清明節,市區學校師生都來這裡祭掃范築先和他的戰友們,接受愛國主義的洗禮。
范築先紀念館范築先紀念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