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耿諄
- 外文名:gengzhun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河南 許昌 襄城
- 出生日期:1915年農曆9月29日
- 逝世日期:2012年8月27日
- 職業:襄城縣政協副主席
- 畢業院校:襄城中學
- 信仰:三民主義 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花岡暴動
抗日救國,花岡暴動領導人,民間對日索賠第一人,英雄暮年,英雄辭世,
抗日救國
1915年11月6日,耿諄生於襄城縣北大街的一個書香門第。幼年時家遇土匪劫掠致貧,僅讀私塾4年。在襄城中學僅僅上了兩個月的課,就被迫停學。
1944年,侵華日軍進攻河南重鎮洛陽。面對數倍於守軍且裝備精良的敵人,新晉連長耿諄明知凶多吉少,依然率部拚死抵抗,終因腹部、背部、左腳等多處受傷被俘。
花岡暴動領導人
1944年8月至次年6月,耿諄和近一千名中國戰俘和平民成為日軍的強擄勞工,在日本秋田縣花岡町為日本企業鹿島組做苦役,受盡了折磨和屈辱。為捍衛民族尊嚴,身為勞工大隊長的耿諄挺身而出,率領700餘名中國勞工於1945年6月30日發動“花岡暴動”震撼了整個日本,在即將勝利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歷史上寫下了令世人讚頌的中國勞工的英雄凱歌。
花岡暴動遭到日本軍警的殘酷鎮壓,當場有115名勞工慘遭毒打和凌辱、虐待致死,耿諄等12名暴動主要成員被捕入獄。1945年9月11日,耿諄竟被戰後的日本秋田縣法院無理判決死刑(後改判為無期徒刑)。
由於日本戰敗投降,他才幸免於難返回襄城老家。由於日本政府和奴役勞工的企業鹿島組的殘酷迫害,先後共有418名勞工命喪日本,史稱“花岡慘案”。戰後遠東橫濱國際軍事法庭認定:“花岡慘案”是日本違反國際公約迫害戰俘和勞工的典型案例,河野正敏等7名日方首犯受到正義的審判。
民間對日索賠第一人
耿諄於抗戰勝利後被解救,1946年11月回國,解放後在家鄉務農。1995年6月28日,耿諄為首席原告,11名花岡受難者和遺屬組成原告團,向日本東京地方法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日本鹿島公司謝罪、賠償和建立勞工紀念館。花岡訴訟成為戰後中國受害者對日訴訟索賠的第一起案例,受到全國人民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同時訴訟鬥爭起到了揭露日本軍國主義強擄和奴役勞工的戰爭罪行和教育日本人民的作用。中國勞工和戰爭受害者向日本加害企業討還公道的正義鬥爭,也得到了日本和平友好人士和愛國華僑的大力支持。
2000年11月29日,花岡訴訟經歷一審敗訴後以和解告終,本案被告日本鹿島公司發表聲明,再次否認虐待中國勞工的罪行,聲稱應法院要求“捐出”設立的“花岡和平友好基金”不含賠償、補償的性質。耿諄認為訴訟目的沒有實現,“和解條款”不能接受。耿諄發表《嚴正聲明》表示:和解對耿諄無效,拒絕領取“捐出金”,並嚴詞譴責和抗議鹿島公司拒不認罪。
英雄暮年
耿諄率領中國勞工發動花岡暴動的史實在北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和天津抗日殉難烈士紀念館中展示,被譽為抗日老英雄的耿諄老人用自己親歷的苦難經常向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受到同胞深深的愛戴。2005年8、9月,耿諄受邀請到香港、北京參加“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大會”,被授予國家表彰抗日老戰士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
耿諄一生酷愛書法,在他的家鄉河南省是遠近聞名的書法家,曾出版《耿諄書法選》。他的作品蘊涵了深刻的愛國情懷和濃郁的民族精神,被選入人民日報社、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等單位共同主辦的《偉大勝利———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大型書畫展》等展會,受到書法愛好者的喜愛。
耿諄如今的生活很儉樸,沒有事情時就寫寫書法,過的很愉快。
願他老人家健康長壽。
英雄辭世
2012年8月27日下午5時20分,耿諄在位於河南襄城的家中去世,享年97歲。8月31日,耿諄老人的遺體告別儀式在襄城縣殯儀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