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室魯(公元972~公元1015年 ),字乙辛隱,六院部人。遼朝大臣,與遼聖宗私交甚密。統和二十一年,因戰功卓著,加封檢校太師銜,擢升為北院大王。後因經略治下有方,政績顯著,封為韓王。
開泰三年(公元1014年)七月初一,隨聖駕獵於平地松林。八月初一,死於沙嶺。死後追贈守司徒、政事令。
基本介紹
- 本名:耶律室魯
- 字號:乙辛隱
- 民族族群:契丹
- 出生時間:公元971年
- 去世時間:公元1015年
- 國籍:大遼
- 爵位:韓王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望都之戰,檀淵之戰,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耶律室魯,字乙辛隱。因其身材樣貌高大魁梧,英俊秀美,又與聖宗同年出生,因此聖宗很喜歡他。初加冠時,便被補為祗候郎君。不久,轉任宿直官,擔負宮內夜間的護衛工作。
統和二十一年,隨耶律奴瓜大軍南伐,於統合二十一年四月,與大軍在望都大敗宋軍,俘虜宋將王繼忠。因其南伐之功,加封檢校太師銜,擢升為北院大王。
統和二十一年,隨耶律奴瓜大軍南伐,於統合二十一年四月,與大軍在望都大敗宋軍,俘虜宋將王繼忠。因其南伐之功,加封檢校太師銜,擢升為北院大王。
望都之戰
遼軍指揮官是南京統軍使蕭達凜和南府宰相耶律奴瓜。宋方指揮人員主帥是鎮定高陽關三路都部署兼定州都部署王超,副手有定州副都部署王繼忠,鎮州都部署桑贊,副部署李福。
蕭撻凜首先進圍冀州的望都縣,王超決定率六萬大軍離開威虜軍,救援望都,派出一千五百人的先頭部隊與遼軍接戰,自率大軍列陣前往,又傳令鎮州、高陽關行營前來會戰。但這時出現了一個比較意外的情況,高陽關行營都部署周瑩宣稱雖然隸屬於三路都部署王超,但必須要得到樞密院詔令才能出戰,結果這一路兵最後都沒有參戰。宋軍本來兵力就比遼軍少,這樣又缺了一條膀臂,但既然已經啟動就不可能停下,王超的主力兵團還是很快推進至望都。宋遼兩軍前鋒在望都城南數里處相撞,遼軍衝擊宋軍大陣不利,損失慘重,被斬首兩千餘級。蕭撻凜率領主力及時趕到,收住隊型。
第二天蕭撻凜重率遼軍來戰宋軍大陣,仍然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王超並不知道望都已經被攻破,形成了對峙。蕭撻凜仔細觀察了宋軍陣型後發現王繼忠所在的東側稍有偏離主陣,立即率軍猛攻,王繼忠明顯吃力。這時蕭撻凜又祭出了遼軍常用的戰法:斷糧。恰逢宋軍糧隊前來,蕭撻凜立即派出騎兵抄劫。大陣東側的王繼忠見糧隊被劫,連忙率輕騎前往察看。然而他身穿官服,非常顯眼,蕭撻凜敏銳的捕捉到這個戰機,派耶律奴瓜率大兵前往堵截,迅速將王繼忠包圍,充分發揮遼軍騎兵的機動能力,將王繼忠這部分兵和宋軍大陣分割開來。王繼忠連忙指揮突圍,由於他與大陣之間的空當已經完全被遼騎控制,他只能選擇往相反的方向突圍,企圖撤回威虜軍。
遼軍一面與宋軍大陣相峙,一面派出大批部隊圍攻王繼忠,宋史記載“圍數十重,士皆重創,殊死戰,且戰且行,旁西山而北”。鎮州副都部署李福、拱聖軍指揮使李升率先逃離,王繼忠倒是奮勇作戰,無奈寡不敵眾,力竭被擒。王超見王繼忠兵敗,輜重糧草又被焚毀,開始指揮大陣後撤,蕭撻凜一路尾隨並趁機劫掠州縣,一直逼至威虜軍。魏能、李繼宣等紛紛出兵接應,蕭撻凜見好就收,退回遼境。
檀淵之戰
人物評價
《遼史》:統和諸臣,名昭王室者多矣。室魯拜樞密使,朝野相慶,必有得民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