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弗他的女兒

《耶弗他的女兒》是英國詩人喬治·戈登·拜倫創作的一首詩歌。該詩讚頌了耶弗他的女兒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而選擇死亡的深明大義,謳歌了女兒對父親的愛,並渲染和描述了女兒的處子之身和純潔無瑕的思想,反映了作者對死者的美好祝願和無限眷戀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耶弗他的女兒
  • 作者:喬治·戈登·拜倫
  • 創作年代:19世紀
  • 作品體裁:詩歌
  • 外文名:Jeptha's Daughter
作品原文,中文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Jeptha's Daughter
Since our Country, our God Oh,my Sire!
Demand that thy Daughter expire;
Since thy triumph was brought by thy vowStrike
the bosom that's bared for thee now!
And the voice of my mourning is o'er,
And the mountains behold me no more:
If the hand that I love lay me low,
There cannot be pain in the blow!
And of this, oh, my Father! be sureThat
the blood of thy child is as pure
As the blessing I beg ere it flow,
And the last thought that soothes me below.
Though the virgins of Salem lament,
Be the judge and the hero unbent!
I have won the great battle for thee,
And my Father and Country are free!
When this blood of thy giving hath gush'd,
When the voice that thou lovest is hush'd,
Let my memory still be thy pride,
And forget not I smiled as I died!

中文譯文

耶弗他的女兒
既然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上帝,
噢,父親!都要你的女兒死亡,
既然你用誓言取得了勝利――
請用刀刺進我袒開的胸膛!
於是我的悲慟不再發出聲音,
故鄉的山峰不再有我的足跡:
喔,是我所愛的手使我喪命!
我不會痛苦於你的那一擊!
相信吧,我的父親!相信這句話:
你的孩了的血是純淨的,
它和我祈禱的福澤一樣無瑕,
它純淨有如我最後的思緒。
別管撒冷的少女的悲嘆聲,
英雄和法官呵,任她們哀求!
我已經為你贏得偉大的戰爭,
我的父親和祖國獲得了自由!
等你賦與的血液已經流完,
等你所愛的這聲音沉寂了,
讓我留下的記憶使你心歡,
別忘了我死的時候含著笑!
(查良錚譯)

創作背景

在1811年至1816年這大約五年的時間段內,拜倫主要以聖經為題材創作詩歌。拜倫對現實世界的醜惡現象和英雄稀缺現象極為不滿,但又苦於沒有借景抒懷的客體,於是只好轉身到《聖經》中去尋找“發泄”的對象。該詩也是一首取材於《聖經》的故事。
據《聖經·舊約士師記》記載,耶弗他的父親叫基列,母親是個妓女。基列除耶弗他外,還有幾個兒子。他們是基列和自己的妻子所生。基列的這幾個兒子因為耶弗他的出身低賤,就將他趕出了家門。當亞捫人攻打以色列人的時候,基列的長老就去請求耶弗他幫忙抗敵,因為耶弗他是個大能的勇士。
耶弗他回來後,耶和華的靈就降在了他的身上。在準備出發去攻打亞捫人的時候,基列向耶和華許願,說:“你若將亞捫人交在我手中,我從亞捫人那裡平平安安回來的時候,無論什麼人,先從我家門出來迎接我,就必歸你,我也必將他現尚為燔祭。”在耶和華的庇佑下,耶弗他打敗了亞捫人,攻取了二十座城池。當耶弗他回到自己家中的時候,他的獨生女兒拿著鼓、跳著舞出來迎接他的父親。耶弗他十分悲傷,但他既然已經向耶和華許了願,自然就不能反悔。耶弗他的女兒在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決意為父親和祖國獻身。她對父親這樣說道:“父啊,你既向耶和華開口,就當照你口中所說的向我行,因耶和華已經在仇敵亞捫人身上為你報仇。有一件事求你準許,容我去兩個月,與同伴在山上,好哀哭我終為處女。”

作品鑑賞

詩歌的第一個段落首先讚頌了耶弗他的女兒深明大義,說明她是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而選擇了死亡。第二個段落將女兒對父親的愛當成了謳歌的重點,同時也道出了父親對女兒的眷眷深情。雖然女兒眷戀於故鄉的山巒,對生命有著無限的留戀,但為了報答父親的愛,她寧願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第三個段落著意渲染和描述了女兒的處子之身和純潔無瑕的思想。深明大義的女兒向父親和耶和華保證,自己的身體和思想沒有被塵世污染,自己有絕對的資格做父親獻給耶和華的燔祭。在第四和第五個段落里,善良的女兒擔心父親因為自己的死而過度悲傷,她勸解自己的父親,說她雖然死亡了,但她的死卻早已實現了其應有的價值。因為在此之前,她為以色列贏得了戰爭和自由。女兒對父親的愛是發自內心的,她最後囑咐父親,在她死後,希望自己留給父親的美好回憶能緩釋父親的痛苦,雖然她本人不能再在父親膝下承歡盡孝了,但她卻願意將自己往昔的身影環繞在父親的身旁,讓他得以享受天倫之樂。最後一句“別忘了我死的時候含著笑”雖是囑託,卻又仿佛是臨死前的吶喊,這裡面包含了讓人無法忘卻的人性之美,反映了作者對死者的美好祝願和無限眷戀之情。多情的拜倫願意相信,耶弗他的女兒在蒙受父親那致命一擊的時候一定是無限幸福和滿足的,她的死也因此而顯得無比美麗。

作者簡介

喬治·戈登·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1788年1月22日—1824年4月19日),是英國19世紀初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出生自沒落貴族家庭的拜倫天生跛足;因家庭變故而情緒變化無常的母親時常拿此殘疾對他冷嘲熱諷,童年的種種不幸讓他內心蒙上了陰影。犀利的言行和感情的泛溢,使得他不得不背井離鄉,四處流浪,最終為了希臘的民族獨立運動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著有抒情短詩《記得當時我倆分手》等,此外還有敘事長詩《唐璜》《恰爾德·哈羅德遊記》等,並在他的詩歌里塑造了一批“拜倫式英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