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迷根耳穴

耳迷根耳穴,耳穴名。別名中耳根。位於耳背與乳突交界的耳根部,與耳輪腳對應處,左右計2穴。主治膽囊炎,膽石症,膽道蛔蟲症,鼻塞,頭痛,失眠,氣喘,哮喘,心動過速,竇性心律過速,心律失常,咽喉痛,腹痛,胃痛,急性胃絞痛,心絞痛,腹瀉,皮膚瘙癢症,落枕,尿瀦留,高血壓,十二指腸潰瘍,癌腫疼痛等。可用針法,耳穴壓療法,耳穴注射療法,刺血法,電針,按摩等。

基本介紹

  • 別名:中耳根
  • 隸屬:耳穴
  • 分布:耳輪腳後溝
  • 穴性:平
  • 主治:膽囊炎,膽石症,鼻塞等
  • 診斷作用:為膽囊病的診斷助穴等
  • 主要配伍:配肝、膽、胰、膽管治膽囊炎等
診斷作用,功能作用,穴性,定位,主治,操作,功效,配伍,相關論述,

診斷作用

為膽囊病的診斷助穴,亦為診斷外感、鼻炎、哮喘、消化不良、高血壓、心動過速等症的參考穴。

功能作用

疏肝利膽,通絡止痛,健脾寧心,祛風止癢。

穴性

平。

定位

位於耳背與乳突交界的耳根部,與耳輪腳對應處,左右計2穴。

主治

膽囊炎,膽石症,膽道蛔蟲症,鼻塞,頭痛,失眠,氣喘,哮喘,心動過速,竇性心律過速,心律失常,咽喉痛,腹痛,胃痛,急性胃絞痛,心絞痛,腹瀉,皮膚瘙癢症,落枕,尿瀦留,高血壓,十二指腸潰瘍,癌腫疼痛等。

操作

可用毫針法,埋針法,耳穴壓療法,耳穴注射療法,刺血法,電針,按摩等。
毫針法:針0.5寸,有針感時耳有螞蟻走感和熱脹感覺,留針5-10分鐘。
埋針法:1.治膽囊炎。揉搓數分鐘後使其充血。按常規消毒後,用左手拇、食指將耳背拉平,中指頂於下,右手持刮臉刀片,用刀尖劃血管,流血2-3毫升即可。然後擦去血跡,蓋上敷料,貼上膠布。術後1周勿被水浸,以防感染。2.治膽石症。以75%酒精常規消毒皮膚,持0.5寸毫針順時針方向捻轉進針,待局部產生熱、脹、麻、重感即可,每次取一側耳穴。3.治腹瀉。耳針同時捻轉與提插,留針10分鐘。
耳穴電機衝擊法:治膽囊炎。選用山西平遙卜宜儀器廠JJ202型或JJ301型中國經絡診療器探頭在相應耳穴探測電阻點,進行電衝擊治療,波型以疏密為主,痛甚則調以單調波型。每日一次,每穴10分鐘。
耳穴壓療法:治膽石症。將王不留行子1粒置於0.25厘米×0.25厘米大小的風濕止痛膏(或關節止痛膏)上,壓貼在耳穴處。每2日左右交換1次。
耳穴注射療法:治腹痛。對耳迷根穴分別給予0.5%奴夫卡因或維生素K3注射液,每穴0.3毫升,雙側同時注射。
按摩時用食指指腹按壓耳迷根穴1-2分鐘。

功效

本穴性質屬平,有偏陽之性。
本穴與上、下耳根穴的穴名都有“耳根”兩字,二者的穴性又同屬平性,都具有解痙、止痛之功,都能用於治療哮喘、腹痛等症。但本穴偏於解表、琉郁、養血、寧心,重點在肺、心、肝、膽、胃、腸,以治療外感鼻炎、氣喘、腹痛、消化不良、高血壓病和心動過速等症為主;而上、下耳根穴偏於養血、舒筋、活血、通經,重點在肝、腎、脾,以治療神經系統的疾患為主,如: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腦血管意外後遺症,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等症。
本穴與腎上腺穴兩穴的穴性同屬平性,都具有解表宣肺,升清調腸之功,都可用於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咳喘,腹瀉等症。但本穴有偏陽之性,治療的範圍較窄,重點在疏風,發表,解痙,利膽,寧心,偏於治療頭痛、鼻塞、胃痛、膽道蛔蟲症、高血壓和竇性心動過速等症;而腎上腺穴治療的範圍較寬,重點在清熱解毒,發表,通腑,益心,宣肺,調經,止痛,祛濕止癢、消痰散結、培精養血,幾乎能治療各個系統的病症。二者所治之病種,大不相等。

配伍

配肝、膽、胰、膽管治膽囊炎;配內分泌、交感、皮質下、神門治膽石症;配內鼻、外鼻、腹、心治鼻塞、心動過速、腹痛等。

相關論述

《中醫學》:“耳迷根,耳殼背面與乳突中點交界處(相當於膈穴水平的耳根部)。”
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衛生員何循真在《新醫學》1972年第6期“針刺‘耳迷根’穴治療3例膽道蛔蟲症”一文中說:“耳迷根穴 在耳背根部中點,耳殼外拉時可見一凹陷處即是,暫取名為‘耳迷根’穴。針刺時可用1寸銀針,對準耳道門方向刺入,得氣時有蟻走感和耳熱、耳脹感。針刺深度5分左右,留針5-10分鐘。一般先針刺一側,如病人在5分鐘內仍未止痛,可再針另一側,留針10-15分鐘,多可奏效。曾用此法治療3例膽道蛔蟲症的病人,均收到良好的鎮痛、鎮靜效果。”
《針刺麻醉》:“耳迷根 解剖部位:耳廓背面與乳突中點的交界處,相當於耳輪腳水平的耳根部。”
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教材《腧穴學》:“耳迷根:在耳軟腳後溝的耳根處。主治:膽囊炎,膽石症,膽道蛔蟲症,鼻塞,心動過速,腹痛,腹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