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蝸效應(cochlear effect)指當聲音刺激時,從內耳耳蝸引導出的,與刺激聲振動頻率和波形甚為一致的電位變化。1930年由維弗(E.G.Wever)和布雷(C.W.Bray)在貓身上發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耳蝸效應
- 外文名:cochlear effect
- 別名:微音器效應、維弗-布雷效應
- 發現者:維弗和布雷
- 發現時間:1930年
定義,發現過程,
定義
耳蝸效應(cochlear effect)又稱為微音器效應、維弗-布雷(Wever-Bray)效應等,當聲音刺激時,從內耳耳蝸引導出的,與刺激聲振動頻率和波形甚為一致的電位變化,亦即耳蝸有與微音器相似的作用,1930年由維弗(E.G.Wever)和布雷(C.W.Bray)在貓身上發現。
發現過程
最初雖曾與聽神經動作電位相混淆,但以後艾德里安(E.D.Adrian,1931)曾指出兩者是不同的,可明確地加以分離(H.Davis等,1934),即耳蝸微音器電位對阻斷血流、疲勞、寒冷、麻醉劑等比聽神經動作電位有更強的抵抗力,無不應期,即使對高音也能很好地同步,潛伏期短,有的短到0.1毫秒(神經為0.7毫秒)。
當把電極置於圓窗處時反應較易證明,其大小達1毫伏。如果把微電極插入耳蝸螺旋中(田崎一二,1952),對導出的反應聲閾值進行測定,發現越向頂部對低音越敏感。越近底部對高音越敏感,與赫爾姆霍茨以來的部位說的假設十分一致。對耳蝸微音器效應發生機制的解釋是:伴隨著聲音刺激基底膜發生振動,由於這種振動,基底膜上排列著的毛細胞與被蓋膜接觸,此時因細胞的形變而產生電現象。這一作用可用來確定其他動物的可聽振動頻率。從魚類的球囊和側線器已證明有與耳蝸微音器效應相當的電位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