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耳狀紫柄蕨
- 拉丁學名:Pseudophegopteris aurita
- 界:植物界
- 門:蕨類植物門
- 綱:薄囊蕨綱
- 目:水龍骨目
- 科:金星蕨科
- 屬:紫柄蕨屬下
- 分布區域:產福建中部、江西南部和西部、重慶貴州中部、雲南西部西藏東南部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植株高40-100厘米。根狀莖長而橫走。粗2-4毫米,頂部密被長柔毛和鱗片;鱗片棕色,長3-4毫米,狹披針形,具緣毛。葉遠生;葉柄長30-60厘米,粗約3毫米,栗紅色,有光澤;葉片長20-70厘米,寬15-30厘米,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並羽裂,基部略變狹,二回羽狀深裂;羽片10-18對,對生,平展,無柄,彼此遠離,下部1-2對略縮短,相距5-10厘米,披針形,其上的羽片長7-15厘米,基部以上寬2-4厘米,漸尖頭,基部變寬呈戟形,不對稱,羽狀深裂幾達羽軸兩側的狹翅,中部以上的羽片基部近對稱,並與羽軸合生;裂片(10-)15-20對,平展,密接,羽軸下側的裂片較上側的為長,基部一對最大,其下側一片尤長,斜向下,長2.5-4厘米,寬7-10毫米,披針形,漸尖頭,邊緣羽狀淺裂或具圓齒,其上側一片較短,與葉軸並行,長1-2厘米,長圓形,圓鈍頭,全緣或為淺波狀。葉脈下面明顯,側脈二叉或單一,每裂片5-7對,基部一對出自主脈基部,斜上,頂端有較明顯的細紡錘狀水囊,不達葉邊。葉紙質,乾後棕綠色,僅沿羽軸兩面(或僅上面)被短毛,其餘光滑,葉軸上面密被短毛,下面光滑。孢子囊群長圓形或有時為卵圓形,背生於側脈中部以上,遠離主脈,每裂片2-5對,無蓋。孢子圓腎形,淡黃色,周壁透明,具不明顯的網狀紋飾,網眼形狀及大小不規則。染色體2n=62,124。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200-2000米的中高山溪邊林下。
分布範圍
產自福建中部(德化)、江西南部(南平)和西部(井岡山)、重慶(北碚,縉雲山)、貴州中部(惠水)、雲南西部、西藏東南部。分布於緬甸北部、錫金、不丹、印度東北部、越南北部、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及巴布亞紐幾內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