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腐蝕多數為酸性介質腐蝕。在酸性介質作用下具有抗腐蝕能力的混凝土,叫耐酸混凝土。耐酸混凝土廣泛用於化學工業的防酸槽、電鍍槽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耐酸混凝土
- 外文名:air-proof concrete
- 用途:防酸槽、電鍍槽
- 分類:整體澆灌和做耐酸混凝土
- 模數:2.6~2.8
基本信息
1. 對原材料的要求 拌制耐酸混凝土的各種原材料,除必須滿足物理力學性能的各項技術要求外,還必須具有受酸性介質浸蝕的化學穩定性。耐酸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有:
(1)水玻璃 水玻璃在耐酸混凝土中,模數為2.6~2.8,比重以1.38~1.4為宜。允許採用可溶性矽酸鈉做成的水玻璃。水玻璃的比重過大或過小都會影響混凝土的強度、耐酸性、抗滲性和收縮性。當比重過小時,可加熱脫水調整,當比重過大時,可在常溫下加溫水調整。
水玻璃模數過低,會延緩混凝土的硬化時間,耐酸性也差;模數過大,會使混凝土硬化過快,特別是氣溫較高時更加顯著,這樣會造成施工操作上的困難。模數過高時,可加入清水在常溫下混合,並不斷攪拌至均勻為止。
(2)氟矽酸鈉 耐酸混凝土常用工業氟矽酸鈉作固化劑,其質量要求:純度不應少於95%,含水率不得大於1%,其顆粒通過0.125mm篩孔的篩餘量不應大於10%,不能受潮結塊。
(3)摻合料(耐酸粉料) 常用石英粉、輝綠岩粉(又叫鑄石粉)、瓷料等,其中以鑄石粉為最好,粉料的耐酸率不小於94%,含水率不應大於1%,並不得含有泥土及有機雜質,細度要求1600孔/cm2篩余不大於5%,4900孔/cm2篩余為10%~30%。
(4)細骨料 耐酸混凝土用石英砂,其耐酸率不應小於94%,含水率不應小於1%,不得含有泥土,有機雜質含量必須符合混凝土用砂的技術要求。
(5)粗骨料 用石英岩、玄武岩、花崗岩等製成的碎石,耐酸率不應小於94%,浸酸安定性合格,含水率不應大於1%,並不得含有泥土,用符合要求的天然石子須經嚴格篩洗。
3. 施工要求 耐酸混凝土的凝結和硬化原理與普通混凝土不同,它的硬化主要是水玻璃與固化劑氟矽酸鈉作用,產生具有膠結能力的"矽膠"對骨料產生膠結作用,形成具有一定強度的人造石。矽膠的凝結和硬化,只需在適宜的溫度(15~30℃)和乾燥的空氣中進行,不受潮,更不得澆水養護,具有"氣硬"特性,這是與水泥混凝土的水硬性完全不同的。但也不得受太陽曝曬,以免急劇脫水而龜裂;也不得在低於10℃的低溫環境下施工,耐酸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約為30分鐘,終凝時間約為8小時。所有拌和物必須在30分鐘內用完,否則將會硬化變質。
耐酸混凝土的拌制方法,無論機械攪拌或人工攪拌,投料順序必須先將乾料(氟矽酸鈉、摻合粉料、粗細骨料等)拌勻,這樣才能攪拌均勻。
耐酸混凝土的澆灌要分層進行,當採用振動棒振搗時,每層厚度不大於200mm,振動棒插點間距不應大於500mm;當採用平板振動器時,每層厚度不應大於100mm。要振搗密實,振搗時間應在5~7分鐘內完成。當表面泛漿後抹平壓光,抹平壓光工作應在初凝前完成。
4. 養護和酸化處理 水玻璃類材料,宜在15~30℃的乾燥環境中施工和養護,溫度低於10℃ 時應採用電熱、熱風、暖氣等保溫加熱措施,溫度要均勻,不要急冷急熱或局部過熱。養護期既不能遇水,也不能曝曬,也不能蒸汽養護,要防止衝擊振動。當溫度為10~20℃時不少 於12天;21~30℃時不少於6天;31~35℃時不少於3天。
為增強耐酸混凝土對酸性介質的適應性和提高抗滲性能,待耐酸混凝土完成硬結過程後,尚應進行表面酸化處理。所謂酸化處理,就是用硫酸、鹽酸、硝酸任何一種,塗刷混凝土表面,一般用濃度為40%~60%的硫酸、20%的鹽酸或40%的硝酸每隔8小時塗刷於表面一次,並清除白色析出物,酸化處理一直到表面不再析出結晶物為止,一般約塗刷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