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自然資源,農村經濟,基礎設施,特色產業,文化教育,人口衛生,村務公開,發展重點,基層組織,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925畝(其中:田770畝,地155畝),人均耕地0.95畝,主要種植水稻、烤菸、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520畝;水面面積50畝,其中養殖面積30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收入133.5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7.69萬元,占總收入的65.65%;畜牧業收入13.64萬元,占總收入的10.2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414頭);漁業收入4.28萬元,占總收入的3.2%;林業收入5.26萬元,占總收入的3.94 %;第二、三產業收入22.71萬元,占總收入的17%;工資性收入61.29萬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2009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1.2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93人(占勞動力的19.9%)在省內務工83人,到省外務工110人。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話、通電視。全村有277戶飲用井水,有61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22.02%)。有277戶通電,有27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7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7.47%和97.4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6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3戶(分別占總數的59.93%和33.57%)。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拖拉機3輛,機車130輛。
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1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791畝,有效灌溉率為85.51%,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3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5畝。
該村到2007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6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產品主要銷售往縣內。2007年烤菸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7.6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5%。該村目前正在發展亞麻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產業。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舊邑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禾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5公里,距離中學2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4人,其中小學生97人,中學47人。
者排自然村屬舊邑行政村第七村民小組,位於行政村西北方,世居白族,距行政村2公里,距鎮政府1公里,有農戶227戶,983人,擁有耕地面積931.37畝,人均0.96畝,以農業生產為主,該村鄉風樸實,村民們勤勞善良。
者排自然村屬舊邑行政村第七村民小組,位於行政村西北方,世居白族,距行政村2公里,距鎮政府1公里,有農戶227戶,983人,擁有耕地面積931.37畝,人均0.96畝,以農業生產為主,該村鄉風樸實,村民們勤勞善良。
該村是一個移民村,村民們均是從遷移過來的,歷史久遠。姓氏主要以楊、周、朱、殷柴等為主。建有關帝廟,相傳已有幾百年歷史了,逢年過節村民們都會前去燒香拜佛,祈求來年財源廣進。婚嫁以相看、討八字、講彩禮的程式進行,並擇日舉行婚禮。喪事則著重於擇日和請地師看墳地風水。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77戶,鄉村人口983人,其中男性489人,女性494人。其中農業人口970人,勞動力614人。該村以白族為主,其中白族983人。
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人,占人口總數的0.21%(人員名單:段志軍、彭東祥);參加農村合作醫療826人,參合率85.15%;享受低保25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5公里。該村建有1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177戶,占農戶總數的63.90%。
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人,占人口總數的0.21%(人員名單:段志軍、彭東祥);參加農村合作醫療826人,參合率85.15%;享受低保25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5公里。該村建有1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177戶,占農戶總數的63.90%。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7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3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790.91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48.6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36666元(人均37.8元),一事一議籌勞507個(勞均0.83個)。年末集體總收入5萬元,有固定資產2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6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等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組務、財務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主河道設施差,400畝耕地用水難,無法改變第一產業的增收。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改善用水問題,增強基礎設施,把種植業發展上去;
2、發展綠色食品特色產業,種植業面積400畝;
3、發展養殖業,發展豬1500頭,牛50頭、羊200隻;
4、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100人。
到"十一"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7年的2009元增加到3500元。
主河道設施差,400畝耕地用水難,無法改變第一產業的增收。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改善用水問題,增強基礎設施,把種植業發展上去;
2、發展綠色食品特色產業,種植業面積400畝;
3、發展養殖業,發展豬1500頭,牛50頭、羊200隻;
4、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100人。
到"十一"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7年的2009元增加到3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