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鴉山、紅花崗紅軍戰鬥遺址

老鴉山、紅花崗紅軍戰鬥遺址

紅花崗,位於遵義湘江西側,海拔1002米,與之相比鄰的老鴉山海拔1053米,1935年2月末的“遵義大捷”戰鬥發生於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老鴉山、紅花崗紅軍戰鬥遺址
  • 地理位置遵義湘江
  • 海拔:1053米
  • 說明:老革命基地
歷史背景,現狀,

歷史背景

《續遵義府志》載:“自鹹豐甲寅以後,皆易作營壘,駐要兵,旌旗卷舒,畫角鳴咽”。紅花崗為遵義城南的天然屏障。清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石達開部,據守此地,箝制清兵 。
1935年2月下旬,中國工農紅軍二渡赤水,攻克婁山關,回師遵義。28日上午,國民黨中央縱隊司令吳奇偉率兩個師從貴陽馳援遵義黔軍。紅一軍團據紅花崗與敵九十三師激戰5小時,將敵擊潰。紅三軍團與敵五十九師在老鴉山反覆爭奪,鏖戰竟日,敵終未得逞。紅軍分路包抄,奔襲忠莊鋪吳奇偉指揮所。吳奇偉慌忙奪路突圍,向南逃竄,紅軍奮勇直追,直指烏江岸邊。吳奇偉帶數十官兵倉皇逃過江,便砍斷浮橋纜索,致數百名正在過江之敵墜落江中,尚在北岸集結待渡的一千八百名殘敵,全被紅軍俘獲。此次戰鬥為紅軍所創的“遵義大捷”。

現狀

至今保存完好,尚存戰壕掩體,已被立為遵義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58年,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第一書記胡耀邦來到遵義,同全市青少年一起,登上紅花崗植樹造林。當年的戰場,而今綠樹成蔭,蓊鬱蒼翠,勝似往昔,戰壕殘跡尚存。
1980年。遵義市人民政府將老鴉山、紅花崗紅軍戰鬥遺址定為遵義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劃定了保護範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