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識途的傳說,是由秦皇島盧龍縣申報的民間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我國成語典故的寶庫里,“老馬識途”的故事就發生在現在的盧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馬識途
- 外文名:lǎo mǎ shí tú
- 朝代:戰國
基本信息,名錄簡介,
基本信息
名錄名稱: 老馬識途的傳說
編號: 3—1—7
名錄類別: 民間文學
申報地區: 秦皇島盧龍縣
名錄簡介
盧龍是個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在這古老、文明、寫滿歷史的風水寶地,孕育出舉世聞名的孤竹文化,也為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增添了光彩。在我國成語典故的寶庫里,“老馬識途”的故事就發生在現在的盧龍。
據《盧龍縣誌》記載:“在治城灤河西二十里去清節祠三里其地多平沙無草木相傳即齊桓伐孤竹老馬識途處今西北之泥溝山是也蓋誤迷為泥雲或曰在榛子鎮西亂石山”。盧龍自商以來,歷為國、郡、州、道、路、府、縣、治所,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時期,齊桓公成為最先稱霸的霸主,正當中原各國逐漸承認了齊國的盟主地位時,邊境少數民族狄人和山戎人也逐漸發展起來。他們屢屢舉兵犯境,給中原各國造成了嚴重威脅,周惠王十四年(公元前664年),山戎趁機統兵萬騎,攻打燕國,企圖阻止燕國通齊,燕莊公抵擋不住,告急於齊桓公。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因兵陷孤竹(今盧龍)“迷谷”,才留下“老馬識途”歷史典故,隨著老馬識途故事的廣泛流傳,同名成語也隨之流傳下來了。這個故事經過千百年的流傳,已經成了盧龍厚重歷史的一部分。在民間,在渤海之濱,在燕山腳下,在故事發生的這塊古老神奇的土地上,老馬識途的故事以多種形式被傳承著,盧龍的人民,用一種虔誠而樸素的行為方式,表達著對前輩古人的敬仰和崇拜之情。
盧龍近年來編輯出版的有關老馬識途記載的刊物有《孤竹風》、《盧龍記憶》、《孤竹史稿》等;文藝作品有快板《孤竹禮讚》、音樂舞蹈劇《老馬識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