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閘橋(Laozhaqiao) 位於上海市黃浦區北部,泛指福建中路(蘇州河至北京東路)兩側一帶。因清光緒元年(1875年)在今蘇州河福建路橋外側建六孔簡支木橋,後稱老閘橋,形成區片後,因以為名。為黃浦區內商業繁盛地段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閘橋
- 外文名:Laozhaqiao
- 地理位置:上海市黃浦區北部
- 投用時間:1875年
老閘橋(Laozhaqiao) 位於上海市黃浦區北部,泛指福建中路(蘇州河至北京東路)兩側一帶。因清光緒元年(1875年)在今蘇州河福建路橋外側建六孔簡支木橋,後稱老閘橋,形成區片後,因以為名。為黃浦區內商業繁盛地段之一。
老閘橋(Laozhaqiao) 位於上海市黃浦區北部,泛指福建中路(蘇州河至北京東路)兩側一帶。因清光緒元年(1875年)在今蘇州河福建路橋外側建六孔簡支木橋,後稱老閘橋,形成區片後,因以為名。為黃浦區內商業繁盛地段之一...
老閘 老閘,舊區名。在上海市區中部。1945年設定。以區內有老閘橋得名。1956年撤銷,併入黃浦區。
福建路橋(Fujian Road Bridge),又名“老閘橋”,位於蘇州河河道之上,是中國上海市境內一座連線黃浦區與靜安區的過河通道。福建路橋於民國34年(1946年)建成,於1968年改建鋼筋混凝土雙曲拱橋,於2001年重建,於2008年1月3日重新通車...
1880年,蘇州河上福建路橋(老閘橋),明清兩代,此處曾建石閘,以阻海潮 蘇州河 淀浦河 川楊河 太浦河 機械疏浚 上海市最大的人工河——大治河開挖施工場景 薀藻浜東水閘 東旺沙節制閘 太浦河配套船閘 吳淞路閘橋控制室 修築...
《老上海地標建築》是2014年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薛理勇。內容簡介 本書為“薛說上海”叢書之一,通過對十六鋪、八仙橋、九畝地、山林塘、土山灣、馬立斯、陸家宅、日升樓、楊家渡、小花園、大自鳴鐘、老閘橋、盧家灣、...
其底板埋深一般在6~12米,在地震烈度為7度的近震影響下易發生震動液化;向下為以灰色淤泥質粘性土及灰色粘性土為主的軟土層,厚度在10~20米;在埋深20~25米左右廣泛分布有厚3~5米的暗綠色粘性土,該層僅在老閘橋—北站—...
一張蘇州河北岸虹口的老照片 上海的“自來水橋”最早的“老閘橋”“銅人碼頭”照片 上海有二處淞滬鐵路火車站 從“勞合路”說起 “寶昌路”的來龍去脈 珍貴的“飯店弄堂”留影 順便介紹番菜館 被遺忘的“匯司公司”天官鬥神變成了...
15日,14路由上海的英商電車公司最先在租界內營運開通,是中國第一條無軌電車線路,由鄭家木橋(今延安東路福建中路)開往老閘橋。1926年,汕頭開通無軌電車,成為中國第二個運營無軌電車的城市。1926年8月,范其務鑒於汕頭乃國際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