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邊街道

老邊街道

老邊街道,隸屬遼寧省營口市老邊區,地處營口市東部,東接邊城鎮,東南鄰城東街道辦事處,南、西與路南鎮毗鄰,北與邊城鎮接壤,老邊街道行政區域面積8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末,老邊街道總人口為31318人。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老邊區境內的107個自然屯分屬海城、蓋平2縣,其中蓋平縣轄82個,海城縣轄25個。1984年7月,郊區更名老邊區,郊區街道隨之更名老邊區老邊街道。截至2021年10月31日,老邊街道轄7個社區、3個行政村;老邊街道辦事處駐龍山大街與文化路交會處東北角。

截至2011年末,老邊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34.249億元,工業增加值10.2747億元,企業利潤實現9319萬元;實繳稅金7219萬元,固定資產投資12.3285億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邊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遼寧省營口市老邊區
  • 地理位置:營口市東部
  • 面積:8 km
  • 下轄地區:7個社區、3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龍山大街與文化路交會處東北角
  • 電話區號:0417
  • 郵政編碼:115005
  • 人口數量:31318 人(截至2011年末總人口)
  • 車牌代碼:遼H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水文,人口,經濟,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體事業,社會保障,交通運輸,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老邊區境內的107個自然屯分屬海城、蓋平2縣,其中蓋平縣轄82個,海城縣轄25個。
清宣統元年(1909年),營口直隸廳成立。
民國二年(1913年),營口直隸廳改營口縣,各自然村屯同時歸營口縣。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營口、蓋平、海城3縣。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靠近營口近郊的8個村成立營口市工農區。
1950年11月,更名營口市第五區。
1957年,西部靠近營口市的37個村先後劃給營口市第五區。
1957年9月,營口市第五區改稱營口市郊區。
1970年,成立老邊五七大隊,屬老邊公社。
1975年7月,老邊五七大隊改老邊街,同時成立老邊街黨支部。
1979年6月,改老邊街道。
1984年7月,郊區更名老邊區,郊區街道隨之更名老邊區老邊街道。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其中蓋平縣轄82個自然屯,海城縣轄25個自然屯。
清宣統元年(1909年),海城縣轄的25個自然村屯劃歸營口直隸廳。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營口市轄27個村屯,蓋平縣轄62個村屯,海城縣轄23個。
截至2011年末,轄龍山、寧園、康樂、福安、通達5個居民委員會,下設51個居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10月31日,老邊街道轄7個社區、3個行政村;老邊街道辦事處駐龍山大街與文化路交會處東北角。
老邊街道區劃詳情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210811001001
111
通達社區
210811001002
111
福安社區
210811001003
111
康樂社區
210811001004
111
龍山社區
210811001005
111
寧園社區
210811001006
111
山水文苑社區
210811001007
111
鴻福社區
210811001200
220
第一村
210811001201
112
第二村
210811001202
112
第三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老邊街道地處營口市東部,東接邊城鎮,東南鄰城東街道辦事處,南、西與路南鎮毗鄰,北與邊城鎮接壤,老邊街道行政區域面積8平方千米。
老邊街道

水文

老邊街道老邊河橫貫境內路南鎮、邊城鎮和老邊街道辦事處兩鎮一街,長約14千米,是老城區內僅存的一條自然河道,汛期內為防洪排澇渠道。

人口

截至2010年末,老邊街道總人口為30047人。
截至2011年末,老邊街道轄區總人口31318人,人口出生率4.39‰,人口死亡率4.65‰,人口自然增長率-0.2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914.7人。

經濟

截至2011年末,老邊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34.249億元,工業增加值10.2747億元,企業利潤實現9319萬元,實繳稅金7219萬元,固定資產投資12.3285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老邊街道有幼稚園1所,在園幼兒295人,專任教師30人;國小1所,在校生1858人,專任教師127人;國中1所,在校生1100人,專任教師114人;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650人,專任教師209人。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老邊街道有圖書室1所,電影公司1個,電影院1座。文體活動中心1個,戶外健身廣場6個,區文化藝術隊伍26支。

社會保障

2011年,老邊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58戶,人數1236人,支出283.3萬元,月人均191元;城市醫療救助150人次;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5人次,支出5.36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4人,發放義務兵優待金及生活補助20人次。社區服務設施5個,社區服務中心5個,社區服務站5個,社區日間照料室1處。

交通運輸

老邊街道境內有營大路等道路過境。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清初有馬姓遷此定居,因宅西有一邊溝,故稱老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