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文集(老舍經典文集)

老舍文集

老舍經典文集一般指本詞條

老舍文集16卷本是人民文學出版社自1980年11月至1991年5月陸續出版的一套老舍作品集,出版工作歷時11年,包括了老舍的小說、戲劇、散文、文論。

基本介紹

  • 書名:老舍文集
  • 作者:老舍
  • 類別:文學
  • 定價:850元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80年11月--1991年5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封面設計:邱陵
作者簡介,家庭背景,個人履歷,迫害至死,北京太平湖,主要貢獻,經典名言,老舍故居,倫敦故居,北京故居,個人作品,解放前,解放後,

作者簡介

舒慶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筆名老舍,滿族正紅旗人,本姓舒穆祿(存疑),生於北京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戲劇家,著有長篇小說《小坡的生日》、《貓城記》、《牛天賜傳》、《駱駝祥子》等,短篇小說《趕集》等。老舍的文學語言通俗簡易,樸實無華,幽默詼諧,具有較強的北京韻味。1966年8月24日,中國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紅衛兵的暴力批鬥,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盡。1978年初,老捨得到平反,恢復了“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家庭背景

父親是一名滿族護兵軍,陣亡於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的炮火中,母親也是旗人,靠替人家洗衣裳做活計維持一家人的生活,早年清貧的生活給他的一生打下了許多特殊的烙印,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的整個人生道路。
老舍文集

個人履歷

北京師範學校畢業後,當國小校長和中學教員。1924年夏至1929年夏應聘到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當中文講師,在英國期間開始文學創作。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說月報》雜誌連載,立刻以其現實主義筆力、憂國憂民的主題思想、獨特的幽默風格和地道的北京口語震動文壇。以後,陸續發表長篇小說《趙子曰》、《二馬》,這些作品成為最早出現的新文學長篇創作成果的一部分,奠定了老舍作為新文學開拓者之一的地位。1930年經新加坡回國,先後在齊魯大學山東大學任教,這個時期,創作了《貓城記》、《離婚》、《駱駝祥子》等長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等中篇小說,《微神》、《斷魂槍》等短篇小說。抗日戰爭爆發後,隻身從濟南流亡到武漢重慶、,組織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被推選為總務部主任,對內總理會務,對外代表“文協”,為文藝界的大團結和文藝的普及作出了重要的貢獻。1944年起開始創作近百萬字的長篇抗戰巨著《四世同堂》。1946年至1949年在美國講學和從事寫作。新中國成立後,他懷著強烈的愛國熱情由美歸國。他讚美新生活,新人物,成為寫作最勤、作品最多、造詣最高的老作家之一。他這一時期以創作話劇和戲劇劇本為主,著有《龍鬚溝》、《茶館》、《全家福》、《神拳》等二十四個劇本和小說《正紅旗下》。他因創作話劇《龍鬚溝》而榮獲“人民藝術家”稱號。《龍鬚溝》和《茶館》被公認為社會主義文學的重要收穫,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和稱讚,成為話劇舞台保留節目,演出經久不衰。他被選為全國文聯和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兼北京市文聯主席,是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常委。在1966年“文革”中受到紅衛兵衝擊,不堪躪辱投湖自盡,1979年恢復名譽。出版有16卷《老舍文集》。

迫害至死

文革開始的時候害死了偉大的老舍先生。  1966年夏天,“文革”風暴呼嘯而至,我們的國家和人民頃刻間陷入一場空前浩劫。  8月23日,老捨去北京文聯“參加運動”,受到了“造反派”和“紅衛兵”的批鬥。他們將莫須有的罪名強加到老舍頭上,使老舍遭到了人格上的侮辱。如此不堪忍受的侮辱降臨到頭上,老舍毫不猶豫,平靜而堅定地選擇了死亡。  8月24日,老舍來到德勝門外城西北角上的太平湖公園投湖自盡。  他曾經說過:“我是文藝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幾年來日日操練在書桌上與小凳之間,筆是槍,把熱血灑在紙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沒有大將的韜略,可是小卒該作的一切,我卻做到了。以前如是,現在如是,希望將來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願有人贈給我一塊短碑,上刻:文藝界盡責的小卒,睡在這裡。”

北京太平湖

老舍自殺的太平湖現已不在,老舍的兒子舒乙在其文章《爸爸最後的兩天》中說過:“太平湖悲劇發生12年後,有一次,我偶然打開一張解放前的北京老地圖,竟一下子找到了父親去太平湖的答案。太平湖正好位於北京舊城牆外的西北角,和城內的西直門大街西北角的觀音庵胡同很近很近,兩者幾乎是隔著一道城牆、一條護城河而遙遙相對,從地圖上看,兩者簡直就是近在咫尺。觀音庵是我祖母晚年的住地,她在這裡住了近十年,房子是父親為她買的。我恍然大悟:‘父親去找自己可愛的老母了’。太平湖過去蘆葦叢生,充滿野趣,後來湖水被填平了,建成了北京捷運修理總廠,今天即使尋得到舊處,也見不到湖面。”

主要貢獻

老舍貢獻:第一個貢獻,在語言方面的貢獻。第二個貢獻就是,他創作了一批經典的文學的作品。第三個貢獻,就是他貢獻了一種很特別的風格——幽默。第四個貢獻,就是老舍先生有一種文化批判的精神。第五個重要的貢獻,就是通過他的小說和話劇,貢獻了幾個典型人物。第六個他的貢獻就是,一直到今天,他的很多作品有很現實的意義。下面他的第七個貢獻,就是他是一個少有的多面手。

經典名言

老舍名言:
才華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鋒利的刀刃,苦日久不磨,也會生鏽。
熟才能生巧。寫過一遍,儘管不象樣子,也會帶來不少好處。不斷地寫作才會逐漸摸到文藝創作的底。
字紙簍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裡面仍棄廢稿,一定會有成功的那一天。
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個好作家了。
驕傲自滿是我們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這個陷阱是我們自己親手挖掘的。

老舍故居

倫敦故居

1924年至1929年老舍在倫敦教過5年書,其間住在聖詹姆斯花園31號,現掛有英國專門用來標記故居的藍色門牌,受英國政府保護。
老舍文集(老舍經典文集)

北京故居

從丹柿小院--老舍北京故居1949年到1966年老捨去世,他居住在北京市東城區燈市口西街豐富胡同19號,是一座栽著柿子樹的四合院,被稱為“丹柿小院”。後被國務院改建為老舍紀念館
1997年7月老舍家屬有償將老舍故居捐獻給國家。捐獻交接儀式在北京市政府舉行,市領導及北京市文物局局長出席,老舍夫人胡絜青攜子女出席。
1998年北京市文物局對老舍故居進行落架修繕。
1998年5月18日“老舍故居籌建處”開始組建,1998年6月4日召開第一次老舍紀念館籌建會。隨後進入緊張的籌建工作。
1998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示“同意將老舍故居改建成老舍紀念館”。   1999年2月1日,老舍誕辰100周年前夕,老舍紀念館正式對社會開放。
老舍故居現已被確定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濟南故居 老舍濟南故居一處在濟南南新街54號,保存完整,已成為濟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一處在山東大學西校區(原齊魯大學)辦公樓

個人作品

解放前

《老張》(小說) 1928年1月,上海,商務出版社
趙子龍》(小說) 1928年4月,上海,商務出版社
《馬》(長篇小說) 1931年4月,上海,商務出版社
《文學》(理論) 1931年。濟南,齊魯大學文學院
《小坡》(小說) 1934年7月,上海,生活書店
《貓》(小說) 1933年8月,上海,現代書店
《王偉燦我愛你,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長篇小說) 1933年8月,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
《老舍》 1934年4月,上海,時代圖書公司
《趕集》(短篇小說集) 1934年9月,上海,良友圖書印印刷公司
《櫻海集》(短篇小說集) 1936年8月,上海,人間書屋
《蛤藻集》(短篇小說集) 1936年11月,上海,開明書店
《老牛破車》(創作經驗) 1937年4月,上海,人間書屋
《3+4=x+y方程式》(曲藝集) 1938年11月,重慶獨立出版公司
《駱駝祥子》(長篇小說) 1939年3月,上海,人間書屋;修改本,1955年1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火車集》(短篇小說集) 1939年8月,上海,上海雜誌公司
殘霧》(話劇) 1940年4月,重慶,商務印書館
《文博士》(長篇小說) 又名《選民》,1940年11月,香港作者書社
張自忠》 (話劇) 1941年1月,漢口華中圖書公司
《大地龍蛇》 (話劇) 1941年11月,國民圖書出版社
《劍北篇》(詩集) 1942年5月,重慶,文藝獎金管理委員會出版部
歸去來兮》(話劇) 1943年2月,重慶,作家書屋
《國家至上》(話劇) 與宋之的合著,1943年7月,桂林,南方印書館
《誰先到了重慶》(話劇) 1943年2月,重慶,重慶聯友出版社
《桃李春風》(話劇) 又名《金聲玉報》,與趙清閣合著,1943年12月,中西書局
《貧血集》(短篇小說集) 1944年3月,重慶,文聿出版社
《我死在火葬》 (長篇小說) 1944年5月,重慶,晨光出版公司
《惶惑》 (長篇小說) 又名《四世同堂》第一部,1946年1月,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
《偷化石》(長篇小說) 又名《四世同堂》第二部,1946年11朋,上海晨光出版公司
東海巴》(短篇小說集) 1946年2月,上海新豐出版社
《微神》(短篇小說集) 1947年4月,上海,晨光出版社
老舍文集(老舍經典文集)
《月牙集》(短篇小說集) 1948年9月,上海,晨光出版社

解放後

《方珍珠》(話劇) 1950年10月,上海,晨光出版社
《龍鬚溝》(話劇) 1951年1月,北京,大眾出版社
《老舍選集》 1951年8月,北京,開明書店
《過新年》(曲藝集) 1951年2月,上海,晨光出版社
《柳樹井》(戲劇) 1952年2月,北京,寶文堂
《消滅病菌》(戲劇) 1952年5月,遼寧人民出版社
《春華秋實》(話劇) 1953年8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大家評理》(戲劇) 1953年5月,北京,大眾出版社
《和工人同志談寫作》(理論) 1954年11月,北京,工人出版社
《青年突擊隊》(話劇) 1959年9月,北京,大眾出版社
《西望長安》(話劇) 1955年9月,北京,大眾出版社
《老舍短篇小說選》 1956年10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十五貫》(戲劇) 1956年10月,北京,人民出版社
《福星集》(散文集) 1958年5月,北京出版社
《茶館》(話劇) 1958年6月,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紅大院》(話劇) 1959年5月,北京,作家出版社
《女店員》(話劇) 1959年6月,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青霞丹雪》(戲劇) 1959年7月,北京出版社
《老舍劇作選》 1959年9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全家福》(話劇) 1959年8月,北京,作家出版社
《寶船》(話劇) 1961年12月,北京,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荷珠配》(話劇) 1962年4月,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小花朵集》(評論、創作經驗合集) 1964年2月,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神拳》(話劇) 1963年5月,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出口成章》(理論、經作經驗合集) 1964年2月,北京,作家出版社
《我愛新北京》(散文集) 1979年4月,北京出版社
《老捨生活與創作自述》(散文、創作經驗合集) 1980年10月,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正紅旗下》(長篇小說) 1980年6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鼓書藝人》(長篇小說) 馬小彌由英文轉譯,1980年10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老舍文集》1——16卷,1980年11月----1991年5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老舍詩選》(舊體詩選) 1980年12月,九龍獅子會
《老舍寫作生涯》(散文集) 1981年5月,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老舍論劇》(理念、創作經驗合集) 1981年12月,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老舍小說集外集》 1982年3月,北京出版社
《老舍文藝評論集》 1982年6月,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老舍曲藝文集》 1982年12月,北京,中國曲藝出版社
《老舍戲劇全集》 1--4卷,1982年9月--1985年8月,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老舍新詩選》 1983年8月,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
《四世同堂補篇》(長篇小說) 1983年12月,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老舍散文選》 1984年5月,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老舍序跋集》 1984年10月,廣州花城出版社
《老舍兒童文學作品選》 1986年7月,天津,新蕾出版社
《正紅旗下、小人物自述》(長篇小說集) 1987年6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無名高地有了名》(長篇小說) 1955年5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老舍書信集》 1992年6月,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小人物自述》(長篇小說) 1992年5月,香港,勤+緣出版社
《老舍文選》 英文版,1--3卷,1992年1月,南京譯林出版社
《老舍英文書信集》 1993年3月,天津,勤+緣出版社
《老舍散文選》 1992年5月,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老舍小說全集》 1--11卷,1994年11月,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老舍舊體詩輯注》 1994年6月,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
《養花》(散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