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納村委會隸屬雲南省大理彌渡縣苴力鎮(原為戌街鄉),地處戌街鄉鄉東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6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縣城58公里。轄17個村民小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老納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雲南省大理彌渡縣苴力鎮
- 面積:2.98 平方公里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現有農戶 642戶,有鄉村人口2750人,其中農業人口 2715 人,勞動力 1654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1556 人。
海拔 1680 米,年平均氣溫21 ℃,年降水量 750 毫米,適合種植 糧食、烤菸、林果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3087 畝,人均耕地1.12畝,林地1377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510.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53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 種植業、畜牧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087畝(其中:田2093畝,旱地 994 畝),人均耕地 1.12畝,主要種植 糧食、烤菸、林果 等作物;擁有林地 1377 畝,主要種植糧食、烤菸等農作物,水面面積671畝,其中養殖面積451 畝;有稀土礦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全村有45戶通自來水,有597戶飲用井水,有59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92%)。有642戶通電,有289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69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3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85戶(分別占總數的57%和29%)。
該村到鄉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6公里,距離集貿市場6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20輛,機車 3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093畝,有效灌溉率為7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28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7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4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85戶;建有小水窖461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56戶。全村有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0個自然村已通路;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8自然村已通電話;有 9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62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10.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36萬元,占總收入的65%;畜牧業收入143 萬元,占總收入的2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48頭,肉牛3頭,肉羊37頭);第二、三產業收入31.5萬元,占總收入的0.06%;工資性收入46.2萬元,占總收入的 0.09%。農民人均純收入1253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6.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9人,在省內務工98 人,到省外務工1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以種植業為主,主要銷售往本地或自食。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5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0%。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42戶,共鄉村人口2750人,其中男性1399人,女性1351人。其中農業人口2715人,勞動力1654 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61人,占人口總數的0.09%;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491人,參合率92%;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9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6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 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2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15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448平方米,擁有教師9人,距離戌街中學6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35人,其中小學生251人,中學生84 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4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087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畝。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9個黨小組,共有黨員73 人,少數民族黨員7人,其中男黨員13人、女黨員4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文書和計畫生育宣傳員組成,下設17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3個,共有團員 34人。該村1996年被戌街鄉委員會評為先進黨支部光榮稱號。
新農村建設
2009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40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存在問題: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交通不便,睛通雨阻;2、乾旱缺水,解決人畜飲水困難;3、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差。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1、發展畜畜業、林果業;2、加強農民科學技術培訓力度;3、加大農田水利建設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