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知名人物:程長庚 余三勝 張二奎
- 歷史稱號:老三鼎甲
- 類別:京劇
老三鼎甲,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新三鼎甲,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地位,
老三鼎甲
老三鼎甲也稱前三鼎甲或老生前三傑。指京劇形成初期活躍在舞台上的三位傑出藝術家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程長庚是三慶徽班的班主,其演唱沉雄高亢,聲情交融,兼擅昆、黃而尤精於徽調,是合徽、漢、昆之美而為京劇奠基的的藝術大師;余三勝原為漢調名角,進京後搭春台徽班為其挑梁老生,以嗓音醇厚,唱腔旋律優美著稱,他冶徽、漢於一爐而獨具漢韻,給京劇的唱、念規範樹立了以“湖廣韻”我基礎的圭臬;張二奎自幼居京,成名後為四喜徽班頭牌老生,其演唱洪亮堅實,氣足腔勁,在吐字發聲上於徽、漢基礎上吸收了不少秦腔(梆子腔)的技巧和北京的語調,為皮黃戲的京化做出了很大貢獻。
程長庚
(1811年 ----1880年),安徽省潛山人。程長庚幼時即入三慶班,1822年隨父北上京城,以《文昭關》、《戰長沙》而嶄露頭角,後任三慶班老生首席演員。他的演唱熔徽調、漢調、崑曲等之優長於一爐,以徽音為主,當時稱“徽派”。
他的表演善於體察人物的性格、身份,注重表現其氣質、神采,做功身段沉穩凝重。所演《文昭關》中的伍子胥、《戰長沙》中的關羽,都為時人稱道。他為人正直,戲德高尚,技藝清湛,備受同行的推崇,自道光至鹹豐年間,任三慶班班主,“精忠廟”廟首,三慶、春台、四喜三班總管。楊月樓、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等都受他的提攜,對於京劇的形成和早期發展貢獻很大。
余三勝
(1802年----1866年),湖北羅田人,清道光時為春台班領銜主演,同治二年(1863年)入廣和成班。他的演唱以漢調為基礎,融合徽調、崑曲、梆子腔,吐字以湖北音為主,在當時被稱作“漢派”或“余派”。
他的嗓音洪亮,運用自如,行腔圓潤流暢,婉轉纏綿,以擅唱“花腔”著稱。他演出的《戰樊城》、《定軍山》等劇目為後人所效仿傳唱。在從徽、漢合流,向京劇嬗變的過程中,很有貢獻,尤其在唱腔上的創造、革新,對譚鑫培影響很大。
張二奎
他的扮相雍容端莊,擅長扮演帝王貴胄一類角色,如《打金枝》、《金水撟》等。由於他的演唱夾以京音,時稱“京派”或“奎派”。
新三鼎甲
新三傑中,譚鑫培對後世影響最大,老生行中幾乎達到了“無腔不學譚”的程度。以後陸續成名的余(叔岩)、言(菊朋)、高(慶奎)、馬(連良)、麒(麟童——即周信芳)、楊(寶森)、奚(嘯伯)、譚(富英)各老生流派,可以說無一不是直接間接地在譚鑫培的藝術基礎上各自發展演化而成的。當然,麒、馬、高等人也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孫菊仙的某些影響。相對地說,汪桂芬對後世的影響較小一點。
譚鑫培
工老生,曾演武生。本名金福。因堂號英秀,人又以英秀稱之。湖北江夏(今武昌)人。幼年隨父到北京,入金奎科班習藝,學老生。
譚鑫培一生創造了為數眾多的藝術形象。由於他善於體察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精神氣質,因而演來無不形神畢肖。熟悉譚派藝術的著名票友陳彥衡說:“譚鑫培演孔明有儒者氣,演黃忠有老將風,《胭脂褶》之白槐居然公門老吏,《五人義》之周文元恰是市井頑民。流品迥殊而各具神似。”他在塑造人物時,不僅注意形象的真,而且講求藝術的美,在唱念做打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獨特創造。
當時的“老生三傑”中,孫菊仙的唱善用“膛音”,以慷慨激昂勝;汪桂芬善用“腦後音”,以雄健剛勁勝;譚鑫培不取孫、汪的實大聲寵、滿宮滿調的實力唱法,而用“雲遮月”的嗓音,以聲調悠揚婉轉,長於抒情取勝,但有時不免略帶感傷。同一劇目如《文昭關》、《捉放曹》、《魚腸劍》等,三人演來,各有特色。譚的唱腔不但集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王九齡、盧勝奎、馮瑞祥等唱法之大成,而用廣泛吸取了青衣、老旦、花臉各行的唱法以及崑曲、梆子和大鼓的音調,巧妙地融於老生唱腔中而不露痕跡,又能統一於自己的獨特風格之中,自成一家。他還善於突破二二三、三三四的句法,運用襯字、虛字潤腔,靈活地轉變板眼,因而他的演唱玲瓏活潑,變化多端,於平淡中見靈巧,並能細膩而鮮明地表現不同人物的感情。如《賣馬》中秦瓊的抑鬱感傷,《洪羊洞》中楊廷昭的悽愴沉痛,《戰太平》中花雲的激昂慷慨,《李陵碑》中楊繼業的悲憤蒼涼等,無不曲盡其妙。他的念白,字斟句酌,清晰流暢,《空城計》的“三報”、《八大錘》的“說書”等,都是他的精心傑作。
譚鑫培早年曾演武生,武功根底堅實純熟,身手矯健穩練,所以無論演靠把戲、箭衣戲或褶子戲,都能做到身段靈活灑脫,乾淨洗鍊,在很多戲裡還表現了獨特的技巧。譚鑫培在藝術上富有革新精神,所演各劇,在劇詞和表演藝術上多有加工改革之處。又能揚其所長,避其所短,他面形清癯,因此不常演王帽戲;演《定軍山》的黃忠,不戴帥盔而戴扎巾,都是為了掩其所短而發揮其所長。
譚鑫培在藝術上文武昆亂不擋,能戲甚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劇目為:《空城計》、《當鐧賣馬》、《李陵碑》、《擊鼓罵曹》、《捉放曹》、《洪羊洞》、《桑園寄子》、《四郎探母》、《武家坡》、《汾河灣》、《定軍山》、《戰太平》、《連營寨》、《南陽關》、《珠簾寨》、《打漁殺家》、《八大錘》、《瓊林宴》、《胭脂褶》、《南天門》、《坐樓殺惜》、《清風亭》、《戰宛城》、《別母亂箭》等。唱腔資料有百代公司灌制的唱片7張半和陳彥衡整理的《譚鑫培唱腔集》3冊,收《空城計》等10個劇目。
汪桂芬
汪桂芬,名謙,字艷秋,號美仙,又號叔坪,又號晏亭,小名惠成,綽號汪大頭;原籍湖北漢陽府漢川縣人。年四十七歲。
幼拜陳蘭笙為師學老生,兼習老旦,變聲後投樊景泰門下改習文場胡琴,曾代師為程長庚操琴。清光緒六年(1880)嗓音恢復,搭春台班,有“長庚再世”之譽。
他繼承了程長庚的藝術並有所變化、發展,成為“汪派”。汪桂芬嗓音高亢渾厚,善於運用丹田氣和腦後音,歌聲響遏行雲,發音吐字飽滿,韻味十足,極富立體感。其唱腔激昂雄勁,善於表達悲憤慷慨的情緒,演唱悲劇性故事或悲劇性人物時,著力突出其壯美的一面,而不是只單純強調其悲涼悽苦的感情,如《文昭關》的伍子胥和《罵曹》的禰衡。汪桂芬習用的唱腔和板式常有別於其他派別,如《武家坡》中“在營中失落了一匹馬”一段,各派均唱西皮原板,汪桂芬則採用西皮散板,來狀寫薛平貴試探王寶釧時邊窺測其心理,邊隨機應答的情景。
汪派常演的劇目極多,代表作有《長亭會》、《文昭關》、《戰長沙》、《讓成都》、《華容道》、《天水關》、《捉放曹》、《罵曹》、《硃砂痣》、《三娘教子》、《群英會》、《取帥印》、《雙獅圖》等,還有一部分老旦戲,如《打龍袍》、《釣金龜》、《游六殿》等。
孫菊仙
孫菊仙,名濂,一名學年,字菊仙,號寶臣,外號孫一囉;天津人。生在天津市一位商人的家中。自幼悟性很強,喜好音律、戲曲和武術。1858年十七歲時考取了武秀才,當再考武舉人落榜後,憤而投軍從戎。1861年二十歲的孫菊仙投奔清軍陳國瑞的部下,參與了鎮壓太平軍的戰役。1867年轉到英西林的軍隊服役。因功保至游擊,獲三品銜。後來,英西林因涉及某案,被革職,孫菊仙由此棄官來到北京,開始了他近七十年的京劇演唱生涯。孫菊仙從少年時代就非常喜愛程派京劇藝術,來到北京後,便投奔到同治年間最著名的京劇老生程長庚的門下學習京劇。他先是做票友,後來正式進入梨園界,最早進入的是祝成班。由於他具有歌喉洪亮、行伍出身等得天獨厚的條件,又善於揣摩,融會各家之長,獨具一格,很快紅遍京城,成為各戲班爭聘的名角。
孫菊仙的唱腔唱法,以大氣磅礴、不拘細節為主要特色,世稱“孫”派,得程長庚親炙;又接受了張二奎的影響,繼承了程、張兩派演唱直腔直調、不尚花梢的特點,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孫菊仙嗓音寬厚高亮,音量極大,每一放歌,浩瀚洪闊有如雷鳴。唱腔古樸雄壯,不事雕琢,磅礴充沛而少轉折,長腔也不常見,雖粗服亂頭卻別具魅力,真摯樸實感染力強,令聽者動容。孫菊仙的念白,吐字飽滿,有稜有角,間有天津方音,又吸收了王九齡既上口、又接近口語的念法,鏗鏘有力,爽朗風趣,無作戲痕跡。孫菊仙在新三傑中屬守舊類型,但也有所創造。他的唱、念純以氣勝,並且善於通過氣息的放與收、音量的大與小、聲調的高與低、節奏的疾與徐、行腔的曲與直等方面的對比,造成鮮明、強烈的印象,取得感人的效果。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後,京城的寓所被毀,全家遷往上海,在上海從事演出和經營劇班十餘年。孫菊仙的演唱受到旅滬的天津商人的讚賞,因為同里關係,親切地稱呼他“老鄉親”,此後,這個稱呼逐漸在各地叫響,即使演出的海報、戲單上也以此相稱。辛亥革命後孫菊仙回到了北京,自民國政府成立後他就很少參加商業演出。但是對水旱賑災、養老恤孤之事卻樂而為之,至老不疲。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晚年的孫菊仙回到了久別的故鄉津。返津後,他始終關注著家鄉京劇藝術的發展,重視培養京劇人才。積極參加天津票友界的活動,經常到票房清唱。孫菊仙與當時主持天津社會教育辦事處的天津教育家林墨青在戲劇改革方面志趣相合,曾在草廠庵共同組織京劇團體 ——鶴鳴社。
汪桂芬與譚鑫培、孫菊仙並稱程門三傑,此三人中孫菊仙年齡最大,譚鑫培次之,汪桂芬最小,但他去世最早,因而對他的文字記載也比較最少了。汪派唱工要求嗓高氣足,傳人不多,最有成就的是王鳳卿、郭仲衡,私淑者是汪笑儂。老旦謝寶雲、花臉劉永奎亦曾學汪。此外,北京票友鄧遠芳和天津票友劉叔度、劉貫一(劉永奎子)等也有一定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