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並不都姓王,卻有一個共同而響亮的名字叫老王;10年裡,他們義務為小區居民提供服務近千起;他們身兼多職,為著同一個追求匯聚成一支隊伍—— 中石化中原油田第八社區“老王幫你修”志願服務隊。居民家馬桶堵了,水管漏了,電燈壞了,電視機不出影了,只要打個電話,志願服務隊的成員總會第一時間上門幫助維修。轄區居民親切地稱讚他們“都是活雷鋒”。
一個領頭兒,五個兵,愛心幫扶組成團兒,孤寡、高齡、空巢老人的好保姆,排憂解難“螺絲釘”,哪有需要往哪鑽,“有這樣的服務隊在身邊,真舒心”,
一個領頭兒,五個兵,愛心幫扶組成團兒
王存三是“老王幫你修”服務隊的組建者,也是這隻服務隊的“靈魂人物”,老王今年51歲,是中石化中原油田第八社區管理中心物業管理一區環衛綠化隊隊長。工作中的老王勤勤懇懇,市勞模的榮譽稱號以及厚厚的一打榮譽證書是他辛勤工作的見證。
老王雖不善言辭卻是個熱心腸,再加上他對電焊維修方面頗為精通,經常利用業餘時間給居民提供免費維修。盟城小區新盟里的黃漢德師傅,兒子在前線工作,黃師傅每天都要一個人騎三輪車送小孫子上學。一次,在路上,三輪車壞了,他非常著急,正好遇到了要去上班的服務隊隊長王存三,老王二話不說回去拿來工具,蹲下來給他修車,三下五除二很快就修好了,沒有耽誤黃師傅送孩子上學。
“小區里還有好些老人像老黃師傅這樣,子女大多又不能常常陪在身邊,遇到個緊急情況,他們找誰幫忙呢?”回憶起成立服務隊的初衷,王存三這樣說。盟城是個高齡化的小區,光70歲以上的老人就有700多個,在老王看來給他們提供義務服務變的必要而迫切。
“剛開始,是王隊長一個人‘單打獨鬥’,久而久之附近好些居民都知道我們這有個‘老王’,有困難找‘老王’,準能幫著解決。”王存三的同事,也是“老王幫你修”服務隊隊員的焦開建開玩笑地說,“後來我們跟王隊說,成立個服務隊吧,也不能‘好事’都讓王隊一個人做啊。”
2005年,王存三與另外5名同事一同組建了這支便民服務隊,給服務隊起名字的時候,有隊員建議到:“王隊在居民中已有了良好的口碑,那就借王隊的名兒提高咱服務隊的知名度。”就這樣“老王幫你修”服務隊,在盟城小區誕生了。
針對小區裡的孤寡老人多這一實際情況,服務隊進行定戶結對,上門服務。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又增加了很多項目,服務的內容也不斷豐富,他們幫助小區內的孤寡老人安裝水管、更換燈管,修復三輪車、打掃衛生、修理桌椅板凳、檢查用電安全等等。凡是有益於小區居民的事情,他們都會義不容辭地去做。10年下來累計幫扶的數量近千起。
孤寡、高齡、空巢老人的好保姆
由於盟城小區老年人非常多,他們的孩子又大都不在身邊,有的非常需要幫助,“老王幫你修”服務隊除了隨叫隨到的愛心志願服務外,老王在做了充分的調研統計後,有針對性的首批建立了呂鳳英、何貴宣等10個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孤寡、空巢老人的檔案,作為長期幫助的對象,定期上門服務。
2012年8月25日,服務隊隊員如期來到了古城裡8號樓1單元89歲高齡的曾師傅家,兩位老人一打開家門就像孩子似地露出了笑臉,像是見了家人一樣熱情的喊著服務隊員的名字。這兩位老人身體還不錯,但由於年紀大了,很多事情不能做了,孩子又不在身邊,所以有些事情做起來非常困難。現在服務隊除了給他們留下方便聯繫的愛心卡外,又定期上門服務,給他們檢查水、氣管線、水龍頭、日光燈、電線線路、擦門窗玻璃等等服務,讓他們在家裡有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還幫助他們買米、買面、買油,讓他們衣食無憂。
家住盟城小區紅梅14棟2單元5號的婁女士今年已經70多歲了,她身體一直不好,長期腿疼,子女還都在廣州工作,老伴已經去世,家裡就她一個人住。2012年12月21日早上起來後,婁女士發現廚房的燈不亮了,自己也動不了,正在發愁怎么辦好。這時,她看到電視櫃下壓著的的“老王幫你修”服務聯繫卡,就抱著試試的態度撥打了王存三的手機號,希望能給維修下。王隊長接到電話後立刻答應下來,下午就和“老王幫你修”志願服務隊的成員,帶著工具來到了婁女士家中將廚房的燈修好了,並將其他屋中的燈都檢查了一遍才離開。臨走時,婁女士握著王存三的手,感激的說:“多虧了你們,要不我真不知道該找誰了。”
這一措施施行後,雖然加大了服務隊的工作量,但得到了孤寡老人們的熱烈歡迎,力所能及的為他們解決了很多實際的問題,服務隊被譽為小區“孤寡老人的好保姆”。
排憂解難“螺絲釘”,哪有需要往哪鑽
螺絲釘不起眼,可是機器離開了它們就不能正常工作;幫扶隊幫助居民解決的看似稀鬆平常的事,但是離開了他們,居民的生活就會受到影響。
居民哪裡需要幫助,他們就出現在哪裡。
去年8月份,家住盟城小區桑濮里的李炳聚師傅突然給服務隊打來電話,說廚房裡的水管線漏水了,也不知是哪裡出了毛病,怎么也止不住。王存三知道情況後,提著工具箱和服務隊員劉繼武來到李師傅家裡,發現是管線被腐蝕導致漏水,他們幫著李師傅買來管線,更換、安裝好。
“他們兩三下就幫我解決了問題,要是我自己整,不知道要忙活到啥時候!”李師傅說。
“我們就要當小區裡的‘螺絲釘’,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往哪裡擰、往哪裡鑽。”王存三說。
8月7日下午,市區突降暴雨。盟城的地勢西高東低,不到一個小時,小區裡的雨水全部滔滔流向東圍牆外的帝丘路上,使那裡的水瞬間就沒到了行人的膝蓋。車輛出不去了,人員也無法行走了,居民的出行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王存三帶領著服務隊的隊員全體出動,打開了路邊的三個雨水井蓋,讓積水暢通的流出。
原本應該迅速減少的積水,反而越積越多,這是怎么回事呢?經過大家仔細的尋找污水源,終於發現,原來由於帝丘北路施工,那裡的施工人員誤將市裡的排污管道接到了盟城小區的排污管線上,造成了濮陽市的污水一起流向帝丘路,導致極短時間內帝丘路的積水迅速膨脹起來,有漫進小區內的危險。
服務隊人員一面打開了帝丘路所有的雨水井蓋,一面告訴污水提升站全速排水,控制住了水漲的速度。經過三個小時的奮戰,終於將路面積水排除乾淨,他們一個個累得腰酸腿疼、渾身濕透。
第二天一大早,他們又馬不停蹄地下到1米半深的雨水井裡面進行堵塞,把兩個管線分離開,讓市裡的雨水走市裡的雨水管道,這樣就避免了再下大雨的時候雨水倒灌,淹掉帝丘路,徹底解決了這一安全隱患。
“有這樣的服務隊在身邊,真舒心”
幾年下來,服務隊在小區里打下了深厚的民眾基礎,小區居民每次提到這支服務隊,都會把大拇指高高豎起。
“他們就是我們身邊的活雷鋒!”小區居民安學勤說。
“有事找他們幫忙,他們總是盡心去辦,從不推脫。”小區居民王玉同說,“有這樣的服務隊在身邊,真舒心!”
2009年十月一國慶節這天,小區新盟里4號樓一樓的兩戶住戶,坐在家中都能不時聞到從窗外飄進室內的陣陣惡臭。兩家人都出來查看,發現是地下室下水道阻塞,污水、糞便已從破裂的下水管中湧出,惡臭沖天。王存三修理完草坪從這路過,他看到兩家人望著下水道發愁的面容,上前查看情況後,說:“放心吧,好弄!我回隊上拿工具,今天就給你們收拾好!”
隨即王存三回單位拿來了自製的疏通下水道的工具,喊來服務隊員焦開建和黃志敏幫忙。他們一起挖開一個60公分的土坑找到下水管線,將下水道管線從中間切開,雖然陣陣臭味熏得讓人難以靠近,但他卻堅持著將堵塞在管內的糞便、污物都清掏出來,然後用大一號的塑膠管套在原來的管線上,再用鐵絲捆綁牢固,就這樣
前前後後折騰了5個多小時,堵塞的下水道才恢復了暢通。
臨走前,他們還幫著居民把污物清理乾淨,兩家人感動地不知說什麼好了,商量後,這兩家人代表整棟樓的居民,給服務隊送去了感謝信,稱讚王存三和服務隊的同志是“急居民之急,幫居民之所需,不怕髒累,熱心為居民服務的好同志”。
“你們總是這樣忙前忙後,幹這又髒又累的活兒,圖個啥啊?”有小區裡的居民這樣問他們。
“居民有需要,我們就願出分力,沒什麼大不了,解決了問題,看著大夥高興,我們心裡也高興。”王存三憨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