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老營湖古戰場遺址
- 地理位置:今靈璧縣韋集區向陽鄉東部
- 占地面積:10平方公里
- 別稱:老營埂
簡介,戰爭時期,
簡介
宋興隆元年(1163年),宋孝宗即位,意欲收復被金虜侵占的江淮失地。為此,任命張浚為樞密使,督淮東西路軍馬,“乃議出師渡淮,先圖虹縣(今泗縣)、靈璧”,以便在淮北有立足之地,再北上作戰,收復半壁山河。
靈璧縣城南10公里,楊家台以西、大楊家以東有一片面積約15平方公里的湖泊,當時遍長蘆葦。這一大片天然的“青紗帳”,可以作為宋軍隱蔽和集散地。淮東招撫使李顯忠奉張浚之命,率領江淮軍便在此紮下老營(因此,當地被稱為“老營湖”)。金酋聞報,命偽大將右翼都統蕭琦率領他的精銳部隊“拐子馬”,試圖圍殲駐紮在老營湖的宋軍,於是雙方在此展開了一場惡戰。
老營湖之戰宋軍苦戰後取得重大勝利。但戰爭異常慘烈,雙方均傷亡慘重,鮮血染紅了湖水,故老營湖在當地又稱為“紅水湖”。二百年後,明朝大臣宋濂(1310--1381年),在他的《過老營湖》一首詩句中,仍可見戰鬥慘烈的一斑:
“楊家台下老營湖,極目平川草木枯。拾得箭頭三寸鐵,猶然腥氣血糊塗。”
靈璧縣城南10公里,楊家台以西、大楊家以東有一片面積約15平方公里的湖泊,當時遍長蘆葦。這一大片天然的“青紗帳”,可以作為宋軍隱蔽和集散地。淮東招撫使李顯忠奉張浚之命,率領江淮軍便在此紮下老營(因此,當地被稱為“老營湖”)。金酋聞報,命偽大將右翼都統蕭琦率領他的精銳部隊“拐子馬”,試圖圍殲駐紮在老營湖的宋軍,於是雙方在此展開了一場惡戰。
老營湖之戰宋軍苦戰後取得重大勝利。但戰爭異常慘烈,雙方均傷亡慘重,鮮血染紅了湖水,故老營湖在當地又稱為“紅水湖”。二百年後,明朝大臣宋濂(1310--1381年),在他的《過老營湖》一首詩句中,仍可見戰鬥慘烈的一斑:
“楊家台下老營湖,極目平川草木枯。拾得箭頭三寸鐵,猶然腥氣血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