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老河壩鄉境域,原屬宜賓市屏山縣和馬邊縣插花地和荍壽鄉六、七保(八保是插花地)及富華墾社。
1951年,宜賓市屏山縣部分劃歸馬邊縣與荍壽鄉六、七保及富華墾社合併為和平鄉。
1958年,鄉改公社。
1981年,更名老河壩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2020年5月,撤銷老河壩鄉、荍壩鄉,設立荍壩鎮,以原老河壩鄉和原荍壩鄉石丈空村、雙河村、茶葉村、會步村、龍橋村、東升村、水平溪村、金華村所屬行政區域為荍壩鎮的行政區域。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老河壩鄉下轄4個行政村:桃溪村、燈塔村、坪和村、惠定村。
截至2019年,老河壩鄉下轄4個行政村:燈塔村、坪和村、惠定村、桃溪村;鄉人民政府駐桃溪村1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老河壩鄉地處馬邊彝族自治縣東部,東與沐川縣
建和鄉相連,南與宜賓市屏山縣
中都鎮毗鄰,西與
荍壩鄉接壤,北與沐川縣
武聖鄉連界,鄉人民政府距縣城24.6千米,總面積59.6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老河壩鄉地處低山、中山河谷地帶,地勢東西北高,南部低,境內最高點位於黃蓮蓬,海拔1827米;最低點位於翠屏橋,海拔620米。
氣候
老河壩鄉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性氣候,其特點為四季分明,春長夏短,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光照不足,晴天少,陰天多,多年平均氣溫16.8℃,1月平均氣溫6.5℃,7月平均氣溫25.2℃,年平均日照時數962.8小時,無霜期年平均280天,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
水文
老河壩鄉境核心桃壩溝、老河壩溝2條河流平行從北流入,從南流出注入中都河,全長分別約8.5千米和9千米。
自然災害
2011年,老河壩鄉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地質災害等,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2009年6月28日,導致老河壩鄉大部分地區遭受嚴重損失,造成1414畝玉米受災,減產42萬千克。
自然資源
2011年,老河壩鄉境內有森林面積6000餘畝,有黑熊、野豬、天麻、黃柏等野生動植物。
2011年,老河壩鄉有耕地面積5860畝,其中水田1080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老河壩鄉轄區總人口611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80人,城鎮化率2.9%,另有流動人口98人,總人口中,男性3200人,占52.4%;女性2912人,占47.6%;14歲以下1021人,占16.7%;15—64歲4402人,占72%;65歲以上689人,占11.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有彝、白、苗3個少數民族。
截至2017年,老河壩鄉常住人口4950人。
截至2018年末,老河壩鄉有戶籍人口5787人。
經濟
2011年,老河壩鄉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農業總產值6670萬元,比上年增長11%,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6.8%,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生產糧食2417噸,其中水稻432噸,小麥6.1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8595頭,年末存欄6480頭;羊飼養量3625隻,年末存欄3025隻;牛飼養量502頭,年末存欄458頭;家禽飼養量40225羽,上市家禽38000羽。
2018年,老河壩鄉有工業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老河壩鄉有國小2所,在校生411人,專任教師22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177人,專任教師13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老河壩鄉有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4個,建築面積80平方米,藏書1600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老河壩鄉有鄉衛生院1個,村醫療站6個;病床6張,專業衛生人員3人,其中執業醫師1人,註冊護士1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675人次,出院病人200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老河壩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戶,人數13人,支出3萬元,月人均192.3元,比上年增長1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72戶,人數468人,支出41.8萬元,月人均74.4元,比上年增長25%;農村五保集中供養7人,支出1.4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3人,支出5萬元;農村醫療救助85人次,支出15.2萬元,比上年增長41%;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95人次,支出53.1萬元,比上年增長15%;農村臨時救濟200人次,支出2萬元,比上年增長15%;自然災害受災人口210人,救災支出4萬元,比上年增長8%,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人。
基礎設施
2011年末,老河壩鄉有郵政代辦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2千米,投遞點1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期刊930份(冊),電信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戶853戶,電話用戶普及率55%;行動電話用戶4293人,行動電話普及率77%;寬頻接入用戶210戶,比上年增長1%。
交通運輸
2011年,老河壩鄉有鄉級公路1條,總長5千米,客運車輛1輛,年客運量1.4萬人次。
歷史文化
老河壩鄉,因境內老河壩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