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河

中都河

中都河,又名荍壩溪,長江上游金沙江的支流。源於四川省馬邊縣黃連山與煙遮山結合處,東入屏山縣界,經中都、新市鎮注入金沙江。全長58公里,集雨面積506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大溝、龍池溝、劉家溝、蔡家溝等

中都河發源於馬邊,境內河長39公里,流經安全、中都、白塔、太平、平和、大橋、平寧至新市鎮注入金沙江。縣內集雨面積485平方公里,

中都河有灌溉之利,下游屏山縣建有中都堰灌區,灌溉周邊耕地。水能資源也較為發達,中下游建有多處水電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都河
  • 別名:荍壩溪
  • 所屬水系:長江上游金沙江的支流
  • 地理位置:川西
  • 流經地區:馬邊、屏山
  • 發源地:四川省馬邊縣黃連山與煙遮山
  • 主要支流:大溝、龍池溝、劉家溝、蔡家溝
  • 河長:58 km
  • 流域面積:506 km
  • 河口:屏山新市鎮
幹流概況,水文特徵,主要支流,治理開發,引水灌溉,水電工程,

幹流概況

中都河
中都河的位置及水系分布
中都河,馬邊縣稱荍壩溪。源於馬邊縣境內黃連山與煙遮山結合處,東經靛蘭壩、荍壩、老河壩三鄉至野貓溪口入屏山界,流經屏山縣安全、中都、白塔、太平、平和、大橋、平寧至新市鎮注入金沙江。馬邊縣境內長16.2公里,集雨面積221平方公里,屏山縣境內河長39公里,縣內集雨面積485平方公里,全長58公里。
中都河
中都河上游馬邊縣荍壩鎮段
中都河
中都鎮段
中都河
中都鎮段
中都河
中都河太平鄉段

水文特徵

中都河,年徑流量2.68億立方米。年均流量11.5立方米/秒,總落差394米,流速較緩。
1980年7月28—30日3天,新市、中都兩地總降雨量分別為269.3毫米和273.6毫米,造成西寧河、中都河河水猛漲,淹沒沿江河農田11066畝,沖毀房屋536間,死亡3人,經濟損失70餘萬元。

主要支流

主要支溪有:
中都河
中都河上游馬邊縣荍壩鎮段溪流
大溝、龍池溝、劉家溝、蔡家溝、後溪溝、槽房溝、水獺溪,以上均源於黃連山南側,南流,在靛蘭壩鄉境。
水平溪,源於民主鄉羊兒岩、北流至荍壩鄉石丈空入中都河,長約5公里。
雙廟溪、會步溪,源於黃連山南側,均在荍壩鄉境。
野貓溪、老河溪,源於黃連山南側,在老河壩鄉境。

治理開發

引水灌溉

中都河安全鄉段建有中都堰,起源於中都河中游安全鄉會龍村。1955年建成。乾渠長25公里。總投資lI.2萬元。其中:國家補助2.5萬元,社隊集資投勞8.7萬元。堰首集雨面積259平方公里。流經安全、中都、白塔、平和、太平5鄉、9村、30村民小組。引水流量0.5立方米/秒,設計灌面2600畝,保灌田800畝。1965年,整治渠道,增大流量,擴大灌面為1465畝。1966年,改造8座木質渡槽為石砌渡槽,增加暗渠3000米。1967年改堰頭水壩為漿砌條石重力壩,壩高1.9米,增大流量1.5立方米/秒。改造渡槽225米,整治垮塌淤塞渠道6處,改造病害地段為暗渠920米,改造嚴重滲漏地段為三面光石渠,擴大灌面為3800畝,其中:土改田2000畝,一季田改兩季田1000畝。1971年改造唐家壩9800米渠,擴大過水斷面,增大流量。

水電工程

1958年,中都區集資29997元,利用中都堰流量0.5立方米/秒,取水頭18米,建成屏山縣第一個水電站,使用木質水輪機,安裝10千瓦發電機1台,於元月30日投產發電。
1977年,中都堰利用跌水落差9米,配套建成1×50千瓦水輪機組發電,與工農兵電站同步運行。
1980年,安全公社在中都河建龍潭電站。引水渠首集雨面積226平方公里,取水口平均流量4.31立方米/秒,設計水頭55米,引水流量1.5立方米/秒,裝機2×250千瓦,年發電量206萬千瓦時。年利用設備4120小時。同時,龍橋電站(1×125千瓦)、富榮電站(1×100千瓦)也建成投產送電。
龍潭電站,位於安全鄉,引中都河水流量1.5立方米/秒,水頭55米,裝機容量2x250千瓦。1980年建成。總投資為41.3萬元。年發電206萬千瓦時。
工農兵電站,位於中都河畔唐家壩。1973年建成。壩長104米,壩高1.9米,壩端設3米雙孔沖沙閘,單孔進水閘,取水口平均流量4.93立方米/秒,引用流量1.3立方米/秒,設計水頭43.6米。裝機2×200千瓦,年發電217.5萬千瓦時。總投資54.9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