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江橋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人口數量:1096人
- 黨員:37人
- 人均純收入:3800元
小康建設,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
小康建設
該村在創建小康示範村過程中,一是抓班子,帶隊伍,該村支部學習制度,村民代表大會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等各項制度健全,幹部作風民主務實。二是調結構,促發展,全村優質稻種植面積2200多畝,成為特色優質產業,僅優質稻加工就可創收180萬元;發展雜交稻制種面積200多畝,發展優質水果560畝,發展生豬養殖大戶48戶,存欄生豬1.2萬餘頭,發展養雞大戶4家,養雞3.8萬羽。全村集體經濟收入達3萬元以上。三是改善人居環境,促進精神文明。2004年以來,該村根據小康村建設“三步走”戰略,順利完成了村內道路硬化、綠化、美化工程,以及自來水工程和休閒娛樂室建設,並改建了村辦公樓。目前已硬化村主幹道5000米,總投入130餘萬元,完成雲斗嶺電排的改造,投入1萬餘元。全村磚瓦房達98%,人均居住面積20餘平方米,電話入戶率達95%,村活動室、衛生室、農民技校設施齊全。
自然資源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45.畝,人均耕地1.67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16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69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畝,荒山荒地139畝,其他面積4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9戶飲用井水。有9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戶。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0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2輛。全村建有小水窖2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9 畝。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0.3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3萬元,占總收入的29.55%;畜牧業收入7.02萬元,占總收入的32.9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5頭,肉牛15頭,肉羊50頭);林業收入6.2萬元,占總收入的29.08%;工資性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4.69%。農民人均純收入169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占勞動力的34.48%),在省內務工4人,到省外務工2人。
特色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9戶,鄉村人口29人,其中男性15人,女性14人。其中農業人口29人,勞動力15人。該村農戶全部為彝族。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5人,享受低保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該村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8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9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中山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公郎中學、南澗二中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6公里,距離中學2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人,其中小學生2人,中學生2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有固定資產0.8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有黨員總數1人,為男性黨員,有團員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