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態龍鐘。

老態龍鐘,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便的樣子。出自唐·李端《贈謝戴》。老態很容易理解,很多人對龍鐘就茫然了。其實可以從南方方言中得到解答。龍——聾,鐘——舂(贛方言同音),引申為打瞌睡(例如鐘瞌困、舂米、舂辣椒)。整個成語就是形容人老來的狀態。

老態龍鐘
拼音:lǎo tài lóng zhōng 
解釋:龍鐘,行動不靈便的樣子。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便的樣子。
來源:唐·李端《贈謝戴》:“交結漸時輩,龍鐘似老翁。”
示例:有一位老態龍鐘的工兵營營長吳某到站台迎接,並且報告錦州形勢混亂,火車不能開過。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六十九回)
近義詞:老氣橫秋
反義詞:返老還童、老當益壯、生氣勃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