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睡眠障礙

症狀體徵,用藥治療,飲食保健,預防護理,病理病因,疾病診斷,檢查方法,併發症,預後,發病機制,

症狀體徵

1.入睡和維持睡眠困難  由於多種病因或干擾因素的影響,老年人常入睡困難和不能維持睡眠;表現為睡眠潛伏期延長,有效睡眠時間縮短。由於白天活動減少或小睡導致夜間睡眠-覺醒周期縮短,早起或貓頭鷹式的夜間活動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見。再者,隨增齡或疾病影響,睡眠的晝夜節律障礙愈明顯;表現為晝夜顛倒、時間差性睡眠障礙和夜間工作所致的晝夜節律紊亂。
2.睡眠呼吸障礙  多見50歲以上人群中,睡眠後均可能發生呼吸障礙,如睡眠呼吸暫停、睡眠加重呼吸疾病、夜間吸入或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SAS)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睡眠呼吸障礙,占睡眠疾患的70%,且隨增齡而發病率增加,男女發病之比為5∶1~10∶1。SAS又分3型,即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指口鼻氣流停止,但胸腹式呼吸運動存在)、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CSA,指口鼻氣流停止,同時胸腹式呼吸運動也暫停)和混合性睡眠呼吸暫停(MSA,指一次呼吸暫停中,先出現CSA,繼而出現OSA)。氣道梗阻型睡眠呼吸暫停(OSA)的特點是鼾聲響、呼吸間歇>10s後發生喘息或鼻音、梗阻緩解。OSA反覆出現,可使血氧含量顯著減少、血壓升高,輕者表現為打鼾(習慣性打鼾即使不是呼吸暫停,也可加重心臟病或高血壓,是OSA的常見症狀)、煩躁不安、白天嗜睡、抑鬱、頭痛、夜尿、陽萎,重者則可出現夜間睡眠心律失常、猝死、卒中、肺動脈高壓、抽搐及認知功能下降等。有SAS發生者,其腦血管病發病率升高,尤缺血性卒中的發生機會增多。
3.嗜睡常見  嗜睡是老年人睡眠障礙的另一常見現象,其原因有腦部疾病(腦萎縮、腦動脈硬化、腦血管病、腦腫瘤等)、全身病變(肺部感染、心衰、甲狀腺功能低下等)、藥物因素(安眠藥)及環境因素等。由於老年人對身體病變的反應遲鈍或症狀不明顯,有時僅表現為嗜睡;因此,了解老年人嗜睡的意義就在於明確嗜睡的原因,並使之得到儘早的治療。

用藥治療

1.一般治療  包括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去除干擾因素、進行睡眠鍛鍊、停用可能引起睡眠障礙的藥物、治療內科和精神神經科疾患(如心衰、肺氣腫、內分泌疾病、抑鬱症、夜間肌痙攣等)以及睡眠障礙性疾病。肌松劑(如妙納、異舒睡、左旋多巴等)對緩解夜間肌痙攣有效。
2.失眠的治療
(1)藥物治療:約60%的失眠患者需要長期或偶爾服用安眠藥物。目前用於治療失眠的藥物有以下幾類:①苯二氮卓類:目前套用最多的安眠藥物(約占70%),此類藥物又分短效、中效和長效3種製劑,其代表分別為三唑侖(半衰期3.5h)、艾司唑侖(舒樂安定)和阿普唑倫、地西泮(安定)和硝西泮(硝基安定)。短效製劑易成癮、撤藥易反跳(與用藥劑量及時間無關),只宜短期套用於入睡困難者;長效製劑抑制呼吸較強,白天殘留作用(疲乏、昏睡、共濟失調、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較明顯;故套用中效製劑更安全。一般來說,入睡困難者適用短效製劑,維持睡眠困難或早醒者適用長效安眠藥。②抗抑鬱藥:如阿米替林、多塞平適用於抑鬱症伴失眠者。③巴比妥類:如苯巴比妥(魯米那)等,目前少用作安眠藥。④抗精神病藥及其他:如氯丙嗪、甲丙氨酯(眠爾通)適用於伴精神症狀者。⑤促睡物質慢波睡眠肽(DSIP)、睡眠因子、前列腺素D2等有關睡眠物質:正在研究之中。安眠藥物的使用應遵循短期、間斷、小量開始、逐漸撤藥(每5天減原量的25%)的原則,長期用藥者在停用安眠藥後可繼續接受卡馬西平、普萘洛爾、抗抑鬱藥物治療,以防戒斷反應。
(2)非藥物治療:治療失眠最重要的是消除導致失眠的各種因素,如消除心理緊張、改變睡眠環境、避免睡前服用影響睡眠的食物或藥物、保持睡眠覺醒規律。非藥物治療適用於各類型失眠者,尤其是慢性心理-生理性失眠者。具體方法有:①刺激控制訓練:這是一套幫助失眠者減少與睡眠無關的行為和建立規律性睡眠-覺醒模式的程式,包括只在有睡意時才上床、床及臥室只用於睡眠而不在床上閱讀、看電視或工作;若上床15~20min不能入睡,則應起床。白天不打瞌睡,清晨準時起床。②睡眠約束:教導失眠者減少在床非睡時間,當睡眠效率超過90%時允許增加15~20min臥床時間,低於80%時應減少15~20min臥床時間;睡眠效率在80%~90%則保持臥床時間不變。③放鬆訓練:通過放鬆來減少精神和軀體的緊張而治療失眠。放鬆方法有肌肉放鬆訓練、生物反饋、沉思、氣功、太極拳等。④矛盾意向訓練:說服失眠者從事他們最害怕的睡眠行為即不睡,如果失眠者試著不睡焦慮就會減輕,入睡自然容易。⑤光療:一定強度的光(7000~12001μx)和適當時間的光照可以改變睡眠-覺醒節律,對治療睡眠-覺醒節律障礙(如睡眠時相延遲或提前綜合徵)特別有效。⑥時間療法:適合於睡眠時相延遲綜合徵的患者,囑患者每天將睡眠時間提前3h,直至睡眠-覺醒周期符合一般社會習慣。
3.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治療
(1)一般治療:包括減輕體重、戒酒、睡前禁用催眠藥、不用雄激素。
(2)藥物治療:對CSA和MSA有一定效果,具體藥物有黃體酮、乙醯唑胺、甲羥孕酮(

飲食保健

一、老年人睡眠障礙食療方:
1.豬心棗仁湯 豬心1個,酸棗仁、茯苓各15克,遠志5克。把豬心切成兩半,洗乾淨,放入淨鍋內,然後把洗乾淨的酸棗仁、茯苓、遠志一塊放入,加入適量水置火上,用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移小火燉至豬心熟透後即成。每日1劑,吃心喝湯。此湯有補血養心、益肝寧神之功用。可治心肝血虛引起的心悸不寧、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等症。
2.天麻什錦飯 取天麻5克,粳米100克,雞肉25克,竹筍、胡蘿蔔各50克,香茹、芋頭各1個,醬油、料酒、白糖適量。將天麻浸泡1小時左右,使其柔軟,然後把雞肉切成碎末,竹筍及洗乾淨的胡蘿蔔切成小片;芋頭去皮,同水發香茹洗淨,切成細絲。粳米洗淨入鍋中,放入改刀的大朱料及白糖等調味品,用小火煮成稠飯狀,每日1次,作午飯或晚飯食用。此飯有健腦強身、鎮靜安眠的功效。可治頭暈眼花、失眠多夢、神志健忘等症。
3.龍眼冰糖茶 龍眼肉25克,冰糖10克。把龍眼肉洗淨,同冰糖放入茶杯中,沸水,加蓋悶一會兒,即可飲用。每日1劑,隨沖隨飲,隨飲隨添開水,最後吃龍眼肉。此茶有補益心脾、安神益智之功用。可治思慮過度、精神不振、失眠多夢、心悸健忘。
4.遠志棗仁粥 遠志15克,炒酸棗仁10克,粳米75克。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適量清水鍋中,加入洗淨的遠志、酸棗仁,用大火燒開移小火煮成粥,可作夜餐食用。此粥有寧心安神、健腦益智之功效,可治老年人血虛所致的驚悸、失眠、健忘等症。
5.百麥安神飲 小麥、百合各25克,蓮子肉、首烏藤各15克,大 棗2個,甘草6克。把小麥、百合、蓮子、首烏藤、大棗、甘草分別洗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倒入淨鍋內,加水至750毫升,用大火燒開後,小火煮30分鐘。濾汁,存入暖瓶內,連燉兩次,放在一塊,隨時皆可飲用。此飲有益氣養陰、清熱安神之功效。可治神志不寧、心煩易燥、失眠多夢、心悸氣短、多汗等症。
6.柏子仁燉豬心 柏子仁15克,豬心1個,精鹽、料酒、醬油、蔥 片適量。把豬心洗乾淨,切成厚片,同柏子仁放入有適量清水的鍋中,加放料酒、精鹽,在小火上燉至豬心軟爛後,加入醬油、蔥花即成。佐餐食用。此湯菜有養心安神、潤腸通便之功效。可治心血不足所致的心悸不寧、失眠多夢等症。
7.桂圓芡實粥 桂圓、芡實各25克,糯米100克,酸棗仁20克,蜂蜜20克。把糯米、芡實分別洗淨,入適量清水鍋中,加入桂圓,大火燒開,移小火煮25分鐘,再加入棗仁,煮20分鐘,食前調入蜂蜜。分早晚2次服食。此粥有健腦益智、益腎固精之功用。可治老年人神經衰弱、智力衰退、肝腎虛虧等症。
8.絞股藍紅棗湯 絞股藍15克,紅棗8枚。兩物分別洗淨,放入適量水鍋中,用小火煮20分鐘即可。每日1劑,吃棗喝湯。此湯有健腦益智、鎮靜安神之功用。可治神疲管道力、食欲不振、失眠健忘、夜尿頻多等症。
二、老年人睡眠障礙吃哪些食物對身體好:
1.主食及豆類的選擇:選小麥、蕎麥等礦物質豐富的食物。
2.肉蛋奶的選擇:鵪鶉、豬心、豬腦、等卵磷脂,腦磷脂豐富的食物。
3.蔬菜的選擇:山藥、洋蔥、黃花菜等鈣、鎂、磷豐富的食物。
4.水果的選擇:因過度疲勞而失眠,可吃一些蘋果、香蕉、梨等水果,這些水果屬鹼性食物,有抗肌肉疲勞的作用。
5.其他:注意多食用一些有助於大腦鎮靜的食物。
三、老年人睡眠障礙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能夠興奮神經,加重神經衰弱、失眠。
2.忌過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粘米、粘面,在胃中的存留時間過長,影響睡眠。
3.忌興奮性食品,如煙、酒、咖啡、茶、可可。
4.要保證合理、節制進食,睡前不要吃得過多。

預防護理

影響老年人睡眠因素繁多,除積極治療外,還應加強鍛鍊增強體質,適應環境,心情舒暢,永遠保持心理和生理健康。

病理病因

1.引起睡眠障礙的疾患多  神經精神疾病(如腦血管病、周期性肢動、夜間肌痙攣、AD、譫妄、帕金森病、抑鬱症、心理、生理性失眠、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等)、全身疾患(如心衰、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夜尿次數增多、疼痛、肝腎疾病、甲狀腺功能改變、酒精依賴、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等)及藥物因素(如安眠藥、興奮劑、激素、甲狀腺素、茶鹼、喹諾酮類抗生素、中樞性抗高血壓藥)均可致老年人睡眠障礙。其中夜間肌痙攣(不安腿綜合徵)在老年人中常見,約占老年疾病的5%;其特點為入睡後小腿屈肌群發生屈曲收縮(30s左右)、小腿深部肌肉蟲行感或雀啄感而造成患者短暫覺醒。65歲以上充血性心衰患者睡眠時呼吸暫停>10次/h者占21%。
2.睡眠易受干擾因素影響  老年人由於退行性變,神經系統功能的適應性明顯降低,對睡眠時間改變及時差的耐受性較差。不良的睡眠習慣、情緒失調、社會心理因素、不適的睡眠環境或睡眠環境的變化均可影響老年人的正常睡眠。

疾病診斷

應區別心理生理性失眠、外源性失眠、藥物依賴性失眠、軀體疾病導致失眠等。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有嚴重的併發症患者可出現血氣分析異常。
其他輔助檢查:
多次小睡潛伏時間試驗、呼吸暫停生理記錄儀、血氣分析、Holter、咽喉鏡、頭部影像學檢查等有助於睡眠障礙及其病因的診斷。

併發症

老年人睡眠障礙可引起血壓升高,輕者表現為打鼾(習慣性打鼾即使不是呼吸暫停,也可加重心臟病或高血壓,是OSA的常見症狀)、煩躁不安、白天嗜睡、抑鬱、頭痛、夜尿、陽萎,重者則可出現夜間睡眠心律失常、猝死、卒中、肺動脈高壓、抽搐及認知功能下降等。

預後

睡眠障礙可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誘發或促進某些疾病的發生、發展。未行治療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患者5年病死率為11%~13%,呼吸暫停指數>20者病死率達37%,較<20者(病死率4%)顯著升高;有效地治療後病死率明顯降低。

發病機制

主要表現為睡眠時間改變和睡眠結構變化,60~80歲健康老人雖就寢時間平均為7.5~8h,但睡眠時間平均為6~6.5h;覺醒次數及時間增加,睡眠潛伏期延長,總睡眠時間及睡眠效率降低。Ⅰ期睡眠(淺睡眠)時間延長,而Ⅲ、Ⅳ期睡眠(深睡眠)隨增齡而 縮短,60歲以上老年人的慢波睡眠占總睡眠時間的10%以下,75歲以上老年人的非快速眼動期及Ⅳ期睡眠基本消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