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基老街

老屋基老街

老屋基老街,位於利川市忠路鎮老屋基村,距離市城區30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屋基老街
  • 位於:利川市忠路鎮
  • 地勢:東北高西南底
  • :約200米
地理概況,地名由來與歷史,傳統村落,紅色文化,居民,

地理概況

位於利川市忠路鎮,距離城區30公里。
老街位於河谷地帶,鬱江穿過,姚家河穿老街與鬱江匯合,且地勢東北高西南底,山巒起伏,高峰山地勢最高,為清江和鬱江的分水嶺。
老屋基村
過去人們將其地形概括為:兩河、三岔、四埡、十八谷,四周皆山。周圍有五座大山,被譽為“五龍捧聖”。獅子堡在老屋基老街後,如獅子雄踞。青龍嘴自七星岩蜿蜒而下,直至老屋基老街始住,其首昂然,與獅子堡環繞左右。老街西邊有寨公寨母,一座山石頭較尖叫寨公,一座山石頭較方稱寨母,傳說為追求終身不渝愛情的青年男女的化身。

地名由來與歷史

老屋基於清代乾隆形成街坊,時年一場大火將上街化為灰燼,人們仍習慣於在此做生意,便重建房屋,之後房屋又被燒毀,主人又建房,屢燒屢建,老屋基因而得名。有一句關於這個典故的對聯是:“老屋基,屋基老,基老屋不老”,至今未有合適的下聯。
老屋基老街
光緒年間,鄉民用麻石鋪成魚脊街面,寬大的條石被精心打製成斜面,因此街面中間高,兩邊底,利於排水。經過數年踩踏,條石已經被踩得很光滑。

傳統村落

老街已被列入全國第三批民族傳統村落保護村;2014年成為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的拍攝主場。
老街長約200米,寬3米,南北走向。傳統村落位於老街兩旁,全木質結構,多為清末民初修建。現存木質結構建築66間,占地38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達8140平方米。房屋是典型的傳統木製吊腳樓和四合院,出檐深遠,站在街上只能看到一線天空。老街與新街截然分開,與新街相比,老街地勢略低,依靠屋頂的坡度和高低起伏的變化形成了優美的輪廓線。兩側建築一層或二層多已殘破,不同尺度、樣式的木格窗、門框或歪或倒,只有屋頂上的青瓦依舊。“早先土司王只許土民做屋蓋杉皮、茅草,說‘只許買馬,不準蓋瓦’。清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後才興蓋瓦。現在住了人的老房子,前幾年統一整了次屋瓦。”
福壽橋,是位於老屋基街頭一座石拱橋,又名永興橋,乾隆十八年鄉民黃天穎主持修建。此橋造型古樸,長7.6米,高6.2米,橋面寬4.8米,孔跨6.5米。它是利川現存最古老石拱橋。
老屋基老街

紅色文化

這裡也是名副其實的革命老區。賀龍在利川活動期間,多次出入老屋基。20世紀30年代,中共利川縣委組織部長黎智,在老屋基以商人做生意賣線為掩護,開展地下鬥爭,住在老街王春生家,發展黨員成立黨支部。因活動暴露,黎智在王春生家中夾壁躲藏數日,直到風聲稍微鬆了,王親自深夜將黎智送獅子壩躲藏,新中國成立後,黎智曾任武漢市市長、市政協主席。

居民

本地姓氏主要有張、王、黃、譚、謝、李、蔣、易、山、馬等。少數民族居多,土家族為主,雜居苗族和漢族等,清代乾隆年間土著馬姓、黃姓、覃姓在此形成街坊。
老屋基老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