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老大杖子鄉
- 外文名稱:LaodazhangziXiang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中國東北
- 政府駐地:老大杖子村
- 地理位置:遼寧葫蘆島市建昌縣
- 面積:170平方公里
- 人口:21736人(2017年)
歷史沿革,名稱來歷,地理位置,政區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自然資源,旅遊景點,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老大杖子鄉原名西湯溝,
西湯溝鄉民國9年(1920年)成立,由於常有“達子”出沒,改為“老達子杖子鄉”,
1981年改為老大杖子鄉。
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撤鄉併入要路溝人民公社。
1961年與要路溝公社分治,成立老大杖子人民公社。
1981年改為老大杖子鄉人民政府。
名稱來歷
老大杖子鄉(LaodazhangziXiang)原名西湯溝,西湯溝鄉民國9年(1920年)成立,由於常有“達子”出沒,改為“老達子杖子鄉”,1981年改為老大杖子鄉。
地理位置
老大杖子鄉位於建昌縣西南部,地處遼寧省與本縣的邊陲。地理坐標:東經119°-120°,北緯40°-41°之間。東和東北部與要路溝鄉、魏家嶺鄉比鄰,西和西南部與河北省青龍縣土門子鄉接壤,北部與凌源市河坎子鄉為鄰。總面積為170平方公里。
政區沿革
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撤鄉併入要路溝人民公社。1961年與要路溝公社分治,成立老大杖子人民公社,1981年改為老大杖子鄉人民政府。
行政區劃
老大杖子鄉有11個行政村:杏花村(合併平方店村、三岔村)、明塘子村(合併東二道溝村、明塘子村)、爐上村、老大杖子村、馬頭山村(合併義杖子村、范杖子村)、青龍源村(合併周杖子村、插溝門子村)、牛洞子村、賈杖子村、佛指山村(原吳杖子村)、青牛山村(原東南溝村)、青龍峽村(原張台子村),共131個村民組,99個自然屯。
地理環境
老大杖子鄉處於省、縣邊陲,地勢高、山多、水少、東高西低、境內山嶺東西向伸展,有海拔1056米的平頂山,海拔1045米的馬頭山,還有海拔700-995米的大山十座。境內平均海拔617米,形成縣境的脊樑。
老大杖子鄉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是風大雨少,十春九旱氣候乾燥,旱災發生率高;夏季炎熱雨量集中,易發生雹災;秋季雨量較少,常有風災威脅;冬季嚴寒乾燥多風。年平均氣溫13℃,無霜期160天。
境內有青龍河,發源地—青龍源村西水泉,向北流入凌源;其次是賈杖子村溢水井,井泉水向東流入青龍峽村龍潭瀑布,再折向南流入河北青龍境內。
自然資源
旅遊景點
隨著近年旅遊業的迅猛發展,建昌縣龍潭大峽谷終於向世人展示了它旖旎的風光,迷人的景色。特別是自2003年以來,景區在市、縣政府的籌劃下,對上百處景點進行了統一規劃,新建和改建了四十多處遊樂、休閒和度假設施,使之成為國家AAA級景區,國家級地質公園,遼寧省溝域旅遊示範區。
龍潭大峽谷重要景觀主要有:一潭、五峽、四瀑、六池、二十一峰,以及象形石與洞窟等。
一潭:龍潭
從山樑上下來,沿著石級向東向下,或者從龍王洞鑽過來向東攀著岩石都可以看到真正的水龍潭。這個潭深不可測,人們用石頭繫繩,線穿活魚,潛水員穿上潛水衣都未能探至它的終底。如果它有底,千百年來,河水的沖刷、沙石的淤積,應該早已把它填滿。然而它現在仍然是碧水汪汪,波光粼粼。如果說它無底,你看從上面流下的水,一點未少的從下面流出,形成瀑布,這個潭是一個不解之謎。傳說早在五百年前。張台子村四道溝組有一個姓武的老頭,棋藝很高,經常有一個白鬍子老頭找他下棋。一見面就下棋,論棋藝比高低,所以姓武的老人也就無從知道與他下棋這個人的來歷。後來聽南山人說,曾經看到龍潭裡有龍王在看唱歌跳舞的場面,所以,後來稱為“龍潭”。
五峽:龍潭峽、石林峽、鷹窩峽、紅岩峽、青岩峽
龍潭大峽谷重要景觀主要有:一潭、五峽、四瀑、六池、二十一峰,以及象形石與洞窟等。
一潭:龍潭
從山樑上下來,沿著石級向東向下,或者從龍王洞鑽過來向東攀著岩石都可以看到真正的水龍潭。這個潭深不可測,人們用石頭繫繩,線穿活魚,潛水員穿上潛水衣都未能探至它的終底。如果它有底,千百年來,河水的沖刷、沙石的淤積,應該早已把它填滿。然而它現在仍然是碧水汪汪,波光粼粼。如果說它無底,你看從上面流下的水,一點未少的從下面流出,形成瀑布,這個潭是一個不解之謎。傳說早在五百年前。張台子村四道溝組有一個姓武的老頭,棋藝很高,經常有一個白鬍子老頭找他下棋。一見面就下棋,論棋藝比高低,所以姓武的老人也就無從知道與他下棋這個人的來歷。後來聽南山人說,曾經看到龍潭裡有龍王在看唱歌跳舞的場面,所以,後來稱為“龍潭”。
五峽:龍潭峽、石林峽、鷹窩峽、紅岩峽、青岩峽
地圖信息
地址: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老大杖子鄉政府(喇龜線北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