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村

老四村是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觀湖街道新田社區下轄村,位於觀湖街道東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4千米。相鄰自然村有田心村。地處丘陵地帶,依山傍水,村旁有石陂山和圍嶺頂,石陂山海拔約100米村北面有新田河流過。20世紀70年代,原來的老村分為三個生產隊,即老一、老二、老三隊後老二隊再分出一個隊,即稱為老四隊。1983年,撤銷人民公社,老四隊改稱老四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四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觀湖街道新田社區
  • 地理位置:觀湖街道東南部
清朝,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屬寶安縣觀瀾鄉1958 年,屬紅色公社1959年,屬觀瀾公社1979年,屬深圳市龍華區觀瀾公社1981年,屬深圳市寶安縣觀瀾公社1983年,屬寶安縣觀瀾區新田鄉1986年,屬觀瀾鎮1993年,屬深圳市寶安區觀瀾鎮2004年,屬觀瀾街道新田社區2011年,屬深圳市龍華新區觀瀾街道新田社區2015年,屬龍華新區觀湖街道新田社區。
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村民主要為劉、李2姓。劉姓先祖從河南遷至廣東興寧,再從廣東興寧遷徙至此地。李姓先祖從福建遷至廣東長樂(今五華),再遷移至此地。
2015年末,戶籍人口63人,其中男性33人,女性30人;80歲及以上1人,80歲(男);實際在村人口63人。非戶籍外來人口約1萬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16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4人。
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花生、豆類、薯類等為主,以養殖雞、鴨、豬等為輔。改革開放後,引進"三來一補""三資"企業,開始工業化進程。現村集體經濟除出租廠房和商鋪外,還經營少量工業、商業。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等。傳統特色食品有年糕、茶果、粽子等。特色農產品有柿子、沙梨。
省道S359線觀平路經過該村。20世紀60年代末通電,80年代通自來水,1990年通電話,90年代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21世紀初通網際網路。
現存客家傳統民居約20座,建於50—70年代。舊民居建築材料一般為磚、石、木和三合土,內用木樑承重,為一進三開間或兩開間布局,多數為兩面坡的瓦房,也有兩層的小樓。樓房均為平頂。這些客家民居保存較完整,外表有部分破損,仍有人居住。
該村保存有傳統婚俗和喪俗。過去,村中有人去世時,村裡的族人會一起幫忙將逝者抬送山埋葬。送葬前,要準備一個"口糧盅",裡面裝上飯和肉,隨同逝者一起埋葬。送葬時,送葬者要用紅線把白毛巾縫在衣服上,以表哀悼,而且送葬者需哭著去,笑著回。送葬完畢,幫忙的族人和送葬者要一起吃一餐飯,其中有一道必備菜——大塊肉煮鹹菜,吃飯時,碗碟要放在地上,人們就地而食。
傳統婚俗形成於清朝。舊時青年男女到了適婚年齡,父母便會出面說親,有些男女沒見過面都有可能結婚。結婚時,要在村里辦酒席,請親戚朋友喝喜酒。結婚當天,男方家抬著花轎,一路敲鑼打鼓到女方家接新娘。接親時,要把"紅米水"沿村路一直灑到新郎家,新娘的花轎要沿著紅米水一路行走,稱"踏紅線"。到新郎家門口時,要"跨火盆"。到了晚上鬧洞房。1962年頒布新婚姻法,婚俗也有很大改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