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城遺址

老司城遺址

老司城遺址,位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城東20餘公里處的靈溪鎮老司城村。本名福石城,1724年司城遷至顆砂鄉,為區別新老兩座司城,福石城又名老司城,是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至清雍正六年(1724年)永順彭氏土司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

老司城分內羅城、外羅城,有縱橫交錯的八街十巷,人戶稠密,市店興隆,史書有“城內三千戶,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鎮,萬里之邊城”的記載。

老司城是土司制度的物化載體,是中國古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發展的活標本,於2001年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09月老司城遺址被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錄。2015年07月04日,永順老司城遺址與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遺址、貴州遵義海龍屯土司遺址聯合代表的“中國土司遺產”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6年05月01日,老司城遺址作為風景區正式對外開放。2016年12月,老司城景區又列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司城遺址
  • 級別批次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所在地區永順縣靈溪鎮老司城村
  • 批准文號 :國發[2012]63號
  • 批准單位 :國務院
  • 編號:43-1-1-0007
  • 時代:南宋-清
  • 地理位置 :永順縣城東20餘公里處
  • 類別:古遺址
  • 門票:158元/人
歷史沿革,布局分布,綜述,宮殿區,衙署區,街巷區,墓葬區,宗教區,苑墅區,文物遺存,概述,祖師殿,彭氏宗祠,翼南牌坊,土司德政碑,土司古墓群,文物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文物保護,旅遊指南,

歷史沿革

五代後梁開平四年(公元910年),南楚馬殷接納彭瑊進入南楚,並讓彭瑊擔任溪州刺史。彭氏在溪州以恩惠凝聚人心,受到溪州人民的擁戴,而成為了溪州之地的世襲土司。
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彭福石寵(彭福石沖)擔任土司後,時常感到司治(土司治所)下溪州(今古丈縣會溪坪)受到辰州勢力的約束,於是將司治遷到了靈溪的福石郡,並在此築城,即今老司城。關於司治的變遷有另一種記載:在遷往老司城之前,即公元971年時,第四世土司彭允林將司治遷往龍潭城(在今永順縣麻岔鄉)。
元代,原來的溪州被分割為永順安撫司、葛蠻安撫司(轄南渭州)、思州安撫司(轄麥著、會溪、施溶三感化州和驢遲峒、臘惹峒)。永順彭氏土司實際所轄的空間變得極為有限。
明代,永順土司對老司城進行了重建。遺址現存的大部分建築都為明代所建。
清雍正二年(1724年),永順土司彭肇槐將司治遷到靈溪河上游的顆砂鄉,稱為新司城。清雍正六年(1728年),永順土司彭肇槐自動獻土,帶著子孫離開湖南湘西,回江西祖籍地方立戶,延續了818年的永順土司政權宣告結束。從此,老司城逐漸冷落蕭條。
1995年至2012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湘西自治州文物工作隊、永順縣文物局,先後5次對老司城及外圍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與發掘。
2010年,永順縣政府出台“老司城保護與利用工程”項目,預計2015年完工,擬將老司城遺址建設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文化生態旅遊目的地。
2015年09月29日,老司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正式開園。
2016年05月01日,老司城遺址作為風景區正式對外開放。

布局分布

綜述

老司城遺址總面積25平方千米,城區面積25萬平方米,地表上保留了體積龐大的城牆和建築。老司城選擇在一個偏僻貧瘠的山區,主要出於軍事上的目的。自然環境構成了堅固的防禦,環繞著城址,又有一系列險峻的軍事關隘和防禦設施。城址包括宮殿區、衙署區、街巷區、墓葬區、宗教區、苑墅區等幾個部分。
老司城遺址全景老司城遺址全景

宮殿區

宮殿區位於城區北部,依山而建,東北高、西南低。形狀略呈橢圓形,周長436米,總面積14000平方米。宮殿區共有四門,並以石灰、桐油膠結。大西門為正門,連線右街古道,殘存局部台階,兩側的城牆殘高2米左右,以紅砂岩錯縫平鋪疊砌包邊。宮殿區西北角、西南角、東南角各有一門,城牆的厚度1米左右,長436米。主體建築處在宮殿區的中部偏南,依山而建,正對著大西門,自下而上,形成四級階梯狀平台。地基用夯土築成。遺蹟包括保坎、牆基、牆體、台級、散水、排水溝等。
老司城遺址

衙署區

衙署區位於中心城址北部,北與生活區相鄰,是土司及其職官行政辦公和臨時居住的衙署政務機構所在地,平面接近長方形,城牆周長408.8米,面積8762.4平方米。其東、南、西牆保存較為完好,一般殘高1─2米。衙署區西門殘基至今仍出露在地面上,門寬3.4米,以條石作石階,下通正街。

街巷區

老司城內原街巷密布、縱橫相通,有八街、五巷、兩口,尚存其名的有: 正街(新街)、河街、五屯街、紫金街、左街、右街、魚肚街等,其中以正街、右街保存最好。街巷全由紅褐色卵石嵌砌路面。
街巷區街巷區

墓葬區

老司城東南郊是紫金山土司墓地,整個墓地依山勢修築成4列,整個陵園的地表由封土、拜台、“八字”山牆、花帶纏腰過道、南北神道及石像生、照壁等遺蹟組成,這對於復原明代土司陵園整體面貌,研究明代喪葬文化、土司世系、製作工藝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宗教區

老司城南部有一片神聖的區域,這裡是土司時期的宗教區,也是土司轄區廣大民眾的精神中心。據考古勘探並結合地方志,可以確認的寺廟有祖師殿、觀音閣、五穀祠、關帝廟、將軍山寺、八部大神廟等。各種不同類型的寺廟,定期舉行的宗教活動、祭祀儀式,成為聚集民眾、加強社會凝結力的一種手段。土司時期屢有征戰,將軍山祠、關帝廟藉助超自然的威懾作用,起到了鼓舞士氣的作用。
土王祠土王祠

苑墅區

沿著靈溪河上溯,在老司城的背後,有一片靜謐的壺天,在那裡,分布著眾多的土司莊園、別墅、釣魚台等設施,是土司時期的苑墅區。在靈溪河兩岸的崖壁上,已發現8處石刻題銘,記錄了土司與家眷與友朋徜徉宴樂的時光。
釣魚台釣魚台

文物遺存

概述

老司城留存遺址很多,主要有祖師殿、彭氏宗祠、土司德政碑、翼南牌坊、土司地宮、土司古墓群等。其它文物和遺蹟有擺手堂、地下雨道、銅鐘、石馬、土司官印、若雲書院遺址等。

祖師殿

此殿占地580多平方米正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重檐歇山頂,長17.5米,寬13米,高20米,全木材結構,永34根大柱支撐屋頂。柱礎用雙曡圓鼓式,殿脊殿檐是圖案精緻的陶磚陶瓦。殿中金柱前,砌有神龕一座,上供“祖師”神象。殿宇斗拱雄偉古樸,梁架結構頗為特殊,是武陵山地區頗具民族特色的建築,。
祖師殿梁架祖師殿梁架

彭氏宗祠

彭氏宗祠內景彭氏宗祠內景
彭氏宗祠位於司城中心,在土司“寢宮”的後面,內供歷代土司的牌位,有精美的木雕像,還收藏了歷代土司制定的三綱五常法譜。為明代完歷十九年(公元1591)第24代土司彭元錦任宣慰使時所建。

翼南牌坊

翼南牌坊位於司城南面紫金山和若雲書院的雅草坪,始建於明嘉靖年間,上刻“子孫永享”四字,係為表彰二十六代土司彭冀南率土兵抗倭有功而立。明嘉靖三十三年(1954),年僅十八歲的土司彭冀南,率五千土兵奔赴江浙一代抗擊倭寇。土兵在王江徑一役殲敵一千九百餘人,明史稱“自有倭寇以來,東南用兵未有逾此者,此其第一功雲”,立“子孫永享”牌坊以昭紀。
翼南牌坊翼南牌坊

土司德政碑

土司德政碑土司德政碑
土司德政碑立於司城衙署遺址左側,由青石雕鑿而成。碑高2.74米,寬1.2米,腹背刻字,上有石帽蓋頂,旁扶石柱。此碑是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二月永順土官為永順等處宣慰使彭泓海歌功頌德而建。

土司古墓群

土司古墓群多集中於司城紫金山、雅草坪、帕桶湖三個地方,其中以紫金山最多。據勘察,紫金山一處共有土司王及其貴族墳墓109座。彭福石沖以後的土司、土官及其眷屬,分別埋葬在這裡。古墓的規模大小,視其官爵而定。從已挖開的30多座古墓來看,基本形式是用土磚拱成半圓形,墓前有石人石馬,四周築有圍牆,進出必經鐵門。墓室四壁上刻有精美的花草圖案和龍鳳圖案。棺材系楠木、梓木做成,用土漆漆成烏黑色,並用鐵鉤懸掛在石室之內。隨葬器物也極為豐富,有金花、金譬、發插、耳環、蓮蓬等金銀飾物,還有各種玉器等。明代土司彭顯英、彭冀南等人的墳墓至今尚保存完好。
古墓出土的石像古墓出土的石像

文物價值

歷史價值

老司城遺址被喻為中國的“馬丘比丘”,完整地反映了土司及土司制度的產生、發展和消亡全過程,填補了中國土司制度考古學的空白,為研究土司制度提供了物化載體,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深遠的現實意義。

文化價值

老司城遺址是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軍事性城堡,是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地區的古文化遺存,它既是物質文化遺產,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靜止的文物,又是活著的文化;既是獨立的考古遺址,又是複合的遺產體系。
老司城遺址完整地體現了迄今已消亡的土司文化傳統,為研究集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家族文化、政治文化等多元文化為一體的土司文化提供了獨特見證;完整地見證了漢文化與民族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是中國古代中華民族大融合的典範,是民族區域自治成功案例,為研究武陵山地區的傳統民族文化、鄉土文化提供了實物例證,為探討當今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間和諧共處之道提供了難得物證。

藝術價值

老司城遺址以自然風光、民族文化、考古發掘相結合為主要特點,獨具藝術與觀賞價值。自然風光集山石、水景、林木、河流、洞穴、墓葬於一體,景觀奇特;人文景觀以古樸獨特的少數民族風情和悠遠凝重的歷史文化為主要特色,在藝術與觀賞性上最為突出的便是自然與人文的原生態特徵,具有直觀性、確切性,有較強的觀賞和美學價值,是民族文化直接而重要的載體,可以生動地反映出許多人類文化的信息,這些信息幾乎包括了人類活動的各個方面。

文物保護

1983年10月,老司城祖師殿、土司古墓群被列為湖南省第五批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老司城台階老司城台階
2001年06月,老司城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0年10月,老司城遺址被列入全國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2011年01月,老司城遺址被中國社科院入選為“2010年度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2010年10月,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親臨老司城考察。故宮博物院原院長、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張忠培先生四次考察老司城。
2012年11月18日,老司城遺址進入國家文物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2014年04月13日,老司城遺址本體保護搶險加固工程已完成,復原展示所需的考古工作完成95%,安防工程完成70%,左街民居改造完成23戶。
2015年07月04日,永順老司城遺址與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遺址、貴州遵義海龍屯土司遺址聯合代表的“中國土司遺產”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旅遊指南

老司城遺址公園旅遊掛牌價為158元/人,門票含博物館、景區及環保車,不含景區意外保險3元/人、不含船票20元/人及導遊講解100元/次;
對身高1.3米及以下兒童,年滿70周歲的老年人,持有效證件的殘疾人、現役士兵實行免票;
對1.3米以上兒童、現役軍官、未滿60周歲的軍隊幹部、60周歲以上老年人、25周歲以下全日制學校學生、低保戶等可憑有效證件實行半價(79元/人)優惠;
湘西州內遊客進入老司城景區只需交納33元工本費即可(包括20元環保車車費、10元垃圾處理費和3元景區意外保險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