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老上海營造業及建築師
-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 頁數:107頁
- 開本:16
- 品牌:同濟大學出版社
- 作者:婁承浩 薛順生
- 出版日期:200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6082739X
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媒體推薦
前言
我是搞建築設計檔案管理的,幹這一行已有幾十年。由於職業關係,我與上海建築有緣。新上海建築的許多建築設計檔案,我都經手整理過,有的甚至可以說了如指掌,但是對老上海建築不甚了解。
早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的國際飯店、和平飯店,先施等四大百貨公司,以及其他高樓大廈,上海人以此為榮,外地人拍手稱好。但是,知道老上海建築詳情的人不多,那時的書籍也少。記得,我在圖書館裡找了半天,有一本講述老上海建築的,名叫《舊上海的故事》,還是一本少年兒童讀物。
“文革”結束後,正常的學術活動終於可以進行了,我跟著我們設計院章明總建築師編纂《上海近代建築史稿》,原來我渴望了解的情況在這裡找到了切入點。近二十多年來,我一直關注著上海近代建築的情況,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調查、踏勘和考證研究,逐步積累了許多上海近代建築的歷史資料。從這些資料中,我越來越體會到老上海建築是上海珍貴的歷史遺產,風格各異、千姿百態的老建築匯集了當時的經濟、政治、科學、文化等等諸多因素,是歷史的見證。
改革開放後,反映上海老建築的書籍陸續出版。我有幸應同濟大學出版社之約,與老友薛順生一起編著《上海老建築叢書》。我們將老上海的民居、洋房、寺院、教堂、洋行、銀行、戲院、學校、醫院、工廠等各方面建築幾乎都包羅在叢書的五個分冊內。現在,書稿已全部完成,五個分冊已出版,作為與建築有緣的我,終於可以告慰自己,我為上海老建築的保護盡了一份力。
喜悅之餘,總覺得有點遺憾。我們為建築物立了傳,但是營造者和設計者這些建築行業內的人還是默默無聞。對這些上海開埠以來曾為建設大上海作出過貢獻的人寫一本書是我的宿願,但是難度很大。許多老人已經離開了人世,歷史資料又貧乏。我拿起筆,又放下,最後我還是鼓起勇氣,硬著頭皮攻克這個難題。
上海的繁榮,離不開近代城市建設打下的基礎。上海近代的優秀建築,值得保護;為建設大上海付出智慧和辛勞的建築工人和建築師,同樣值得可歌可泣。本人竭盡全力編著這本書,僅表示對他們的敬意。
本書對這方面專題初次嘗試,拋磚引玉,希望能引起社會各方面關注,挖掘材料,充實內容。
婁承浩
2003年6月23日
我是搞建築設計檔案管理的,幹這一行已有幾十年。由於職業關係,我與上海建築有緣。新上海建築的許多建築設計檔案,我都經手整理過,有的甚至可以說了如指掌,但是對老上海建築不甚了解。
早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的國際飯店、和平飯店,先施等四大百貨公司,以及其他高樓大廈,上海人以此為榮,外地人拍手稱好。但是,知道老上海建築詳情的人不多,那時的書籍也少。記得,我在圖書館裡找了半天,有一本講述老上海建築的,名叫《舊上海的故事》,還是一本少年兒童讀物。
“文革”結束後,正常的學術活動終於可以進行了,我跟著我們設計院章明總建築師編纂《上海近代建築史稿》,原來我渴望了解的情況在這裡找到了切入點。近二十多年來,我一直關注著上海近代建築的情況,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調查、踏勘和考證研究,逐步積累了許多上海近代建築的歷史資料。從這些資料中,我越來越體會到老上海建築是上海珍貴的歷史遺產,風格各異、千姿百態的老建築匯集了當時的經濟、政治、科學、文化等等諸多因素,是歷史的見證。
改革開放後,反映上海老建築的書籍陸續出版。我有幸應同濟大學出版社之約,與老友薛順生一起編著《上海老建築叢書》。我們將老上海的民居、洋房、寺院、教堂、洋行、銀行、戲院、學校、醫院、工廠等各方面建築幾乎都包羅在叢書的五個分冊內。現在,書稿已全部完成,五個分冊已出版,作為與建築有緣的我,終於可以告慰自己,我為上海老建築的保護盡了一份力。
喜悅之餘,總覺得有點遺憾。我們為建築物立了傳,但是營造者和設計者這些建築行業內的人還是默默無聞。對這些上海開埠以來曾為建設大上海作出過貢獻的人寫一本書是我的宿願,但是難度很大。許多老人已經離開了人世,歷史資料又貧乏。我拿起筆,又放下,最後我還是鼓起勇氣,硬著頭皮攻克這個難題。
上海的繁榮,離不開近代城市建設打下的基礎。上海近代的優秀建築,值得保護;為建設大上海付出智慧和辛勞的建築工人和建築師,同樣值得可歌可泣。本人竭盡全力編著這本書,僅表示對他們的敬意。
本書對這方面專題初次嘗試,拋磚引玉,希望能引起社會各方面關注,挖掘材料,充實內容。
婁承浩
2003年6月23日
圖書目錄
建築工匠的鼻祖魯班及上海的魯班殿
魯班後代精心打造江南名邑
上海水木作的出現和水木公所的誕生
上海營造廠應運而生迅猛發展
營造業激烈競爭各顯神通
營造廠面臨各種關卡和刁難
建築工人的辛勞和反抗
同業公會的成立和建築協會的活動
建築工匠的聰明智慧和高超手藝
主要華商營造廠和廠主的簡介
租界當局頒布規定孕育建築設計
外國建築師挾其技術獨霸上海
中國建築師學成歸來初露才華
建築師大顯身手建設大上海
組織建築師學會切磋技藝
創辦建築教育培養建設棟樑
浦東籍營造業家簡歷
參考文獻
後記
魯班後代精心打造江南名邑
上海水木作的出現和水木公所的誕生
上海營造廠應運而生迅猛發展
營造業激烈競爭各顯神通
營造廠面臨各種關卡和刁難
建築工人的辛勞和反抗
同業公會的成立和建築協會的活動
建築工匠的聰明智慧和高超手藝
主要華商營造廠和廠主的簡介
租界當局頒布規定孕育建築設計
外國建築師挾其技術獨霸上海
中國建築師學成歸來初露才華
建築師大顯身手建設大上海
組織建築師學會切磋技藝
創辦建築教育培養建設棟樑
浦東籍營造業家簡歷
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書摘
上海開埠後,租界最早一批房屋,都是一二層樓的券廊式建築,房屋簡陋,一些並非建築師的外國商人、傳教士草繪圖樣後,由中國建築工匠施工。1845年怡和洋行行屋,由英國商入畫了個草圖,即喚使建築工匠按圖施工。有的外國人乾脆把外國的建築圖樣拿來,叫中國建築工匠依樣畫葫蘆。
1864年以後, 由於太平天國起義軍攻打上海失敗,租界內外國人恢復了掙錢的信心,而且不再是打一炮換一個地方的臨時觀念,而是投資經營。外國商人蓋樓不再像過去那樣隨便,將外國建築師、營造公司也帶進上海。1 863年開工的法公董局大樓和l 864年開工的法國領事館, 以及l 866年開工的聖三一堂等建築均是外國建築師設計。
租界內大批的建設,由於木板房引起火災問題、建築過分稠密問題、老鼠瘟疫問題,引起租界工部局重視,一次次召開納稅人會議討論。
1 869年公共租界當局工部局公布第三次《土地章程》,其中規定:“欲新建築新屋之,呈送建築全圖、分圖, 以便董事會前往查勘。”衛901年和1903年工部局分別頒布中式房屋
章程和西式房屋章程,規定新建房屋必須按建築章程設計,建房業主提出建築執照申請時,須呈報設計圖紙,經工部局審查合格後,才能發給施工執照。
房屋章程的發布,結束了上海租界內蓋房無章可循的歷史,標誌著沿用資本主義建築法規管理建築的開始。中式建築章程共2l條,規定由木質樑柱承受重量的房屋為中式建築,一間普通中式房屋指的面積為24英尺×12英尺(1英尺=O。305米)的建築物。為防止過分擁擠並從衛生方面考慮,普通住宅和店鋪房屋高度不得超過兩層。為行人安全考慮,規定封檐板和陽台應配備有適當的檐溝和落水管,其伸出公共街面不得超過3英尺。此外,還規定了建築設計圖、申請書遞交方法和費用標準、督察員現場檢查的權力等。
1877年工部局火政處對公共租界內戲院進行調查,發現一些戲院磚木結構火災隱患很多,一旦失火很難逃生,為此制定消防章程,規定每個戲院至少須開設兩個大門,每個不低於6英尺寬,門向外開;樓板必須堅固,以防眾人受驚擁擠一處時承受的集中負載;每個戲院必須設4座堅固樓梯,每座不低於4英尺寬;樓上外牆不應太薄, 以防觀眾擁擠一處而致軋坍;樓上出口與外柱之間的欄桿應加固,以防觀眾墜落等等。在1901年中式建築章程中,也有消防方面規定:二層樓房每隔96英尺至少建造一垛隔火牆,連排式房屋每隔120英尺至少建造一垛隔火牆。工部局火政處還參與建築請照圖紙的會審,消防會審通不過,工部局不發建築執照。
20世紀初,鼠疫泛濫,工部局衛生處提出房屋空心天花板、空心牆等處是老鼠躲藏的地方,建議修改建築章程。為此,1911年工部局修訂了中式建築章程,規定地板必須直鋪在焦油瀝青石屑或水泥混凝土之上,不得建空心天花板、不得砌空心隔牆等。
西式建築章程共78條,對建築高度規定未經董事會特別批准,一般不得超過85英尺,其他還有對安裝消防立管、太平梯、煙囪和對住宅、寫字樓、教堂、公共場所建築的要求。
法租界稍晚一些,1910年公董局發布《公路、建築等章程》,規定建房者必須向公董局工
程師提出申請表,附上地形圖和擬建房屋圖樣。設計圖紙應清楚說明擬建房屋用途、路面標高、排水溝情況、房屋牆壁截面、屋蓋形式等。14天后,公董局工程師發出批准或不批准的通知。不批准的工程項目,須修改設計直至符合章程。
外國租界對建築設計進行管理,也影響了世襲中國建築傳統的華界當局,1931年上海市工務局發布《上海市各區請照辦法》,規定請照人應先繪具營造圖樣2份、地盤圖3份(其中1份用蠟紙或蠟布製成),在申請執照時連同圖樣一起送上。工務局收到申請後,派員實地勘查,如發現圖樣與建築規則不符,須設計師改正。
從19世紀末至20世紀30年代,上海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不斷建章立制,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建築設計的法規,原來建築營造無序的狀態得到了控制,出現了既具有建築專業技術知識又熟悉各項建築法規的建築設計行業。
早期建築師不多, 由公共租界工部局和法租界工務處負責資質管理。 民國十八年(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公布《技師登記法》,由實業部核發技師證書,凡有技師證書者,均
可向全國各地政府登記申請開業。民國十九年(1930年)上海市工務局依據《技師登記法》頒布《上海市建築師、工程師呈報開業規則》,規定建築師、工程師應在領到開業證書後,方能承接市內建築工程的委託。由於建築師、工程師業務能力高低懸殊,1932年公布了技師、技副開業規則, 以區分資質高低及承接建築工程的範圍。1945年上海市工務局在實施建築師註冊登記時,又將建築師分為甲、乙兩個等級。
在上海開業的建築師,最初是英國人,有幾個是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會員,大多以土木工程師身份開展業務,後來建築師從土木工程師中分離出來,成為建築設計的領銜人。早期外國建築師開設的設計事務所,又參加房地產投資經營,因此事務所均冠名為洋行。後來,洋行“打樣間”協助外國建築師設計、繪圖的有些中國人,邊乾邊學掌握了業務技術後,自己開設事務所。大批中國留學生回國後,中國人開設的建築師事務所逐漸多了起來。
1880年以前,上海開業建築師僅有3人,1885年是6人,1893年只有7人,發展緩慢。至19l0年,上海開業建築師事務所已達14家,建築設計從業人員更多。1927年後上海城市建設處在興盛階段,一批中國留學生學成歸來創辦建築師事務所。1936年註冊登記建築師事務所達39家,其中12家是中國建築師。從事建築設計的從業人員,從1932年至1937年上海工務局呈報技副開業申請統計,達100人之多。經過六七十年發展,上海逐步形成了一批職業建築師。
外國建築師挾其技術獨霸上海
1843年上海開埠前,社會處於封建主義封鎖自閉的經濟狀態, 當開埠的門一打開後,外國的經濟、文化像一股洪水那樣迅猛地從決堤口湧入。中國有著遼闊的土地和豐富的資源,是西方殖民者夢寐以求的原料來源地和產品傾銷地。上嗨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海岸線,是西方進入中國大陸的通道。
西方商人進入上海後,首先要解決居住問題。1843至1847年間在外灘首批建造兩層樓磚柱承重遊廊式住宅,由於急於使用,這些住宅簡陋,大多由外國商人憑著想像,自己繪出草圖後,交中國建築工匠建造,因此房屋建成後中西雜摻的味道很濃。
完全有別於中國傳統建築的西方建築,最早在上海出現的是教堂。教堂建築是歐洲建文化的精粹。早在12、13世紀法國建築師創造了哥特建築後,肋架券結構、尖拱、飛券、花欞等建築處理手法,使建築內部獲得高大的空間,營造神秘、陰森的氣氛;建築外觀輕巧、挺拔和強烈的向上感,被教堂建築採用後,歐洲誕生了巴黎聖母院、盧昂教堂等。歐洲教堂神父精通教堂建築,有的直接參加教堂建築設計。還出現專門的教會建築師。
……
上海開埠後,租界最早一批房屋,都是一二層樓的券廊式建築,房屋簡陋,一些並非建築師的外國商人、傳教士草繪圖樣後,由中國建築工匠施工。1845年怡和洋行行屋,由英國商入畫了個草圖,即喚使建築工匠按圖施工。有的外國人乾脆把外國的建築圖樣拿來,叫中國建築工匠依樣畫葫蘆。
1864年以後, 由於太平天國起義軍攻打上海失敗,租界內外國人恢復了掙錢的信心,而且不再是打一炮換一個地方的臨時觀念,而是投資經營。外國商人蓋樓不再像過去那樣隨便,將外國建築師、營造公司也帶進上海。1 863年開工的法公董局大樓和l 864年開工的法國領事館, 以及l 866年開工的聖三一堂等建築均是外國建築師設計。
租界內大批的建設,由於木板房引起火災問題、建築過分稠密問題、老鼠瘟疫問題,引起租界工部局重視,一次次召開納稅人會議討論。
1 869年公共租界當局工部局公布第三次《土地章程》,其中規定:“欲新建築新屋之,呈送建築全圖、分圖, 以便董事會前往查勘。”衛901年和1903年工部局分別頒布中式房屋
章程和西式房屋章程,規定新建房屋必須按建築章程設計,建房業主提出建築執照申請時,須呈報設計圖紙,經工部局審查合格後,才能發給施工執照。
房屋章程的發布,結束了上海租界內蓋房無章可循的歷史,標誌著沿用資本主義建築法規管理建築的開始。中式建築章程共2l條,規定由木質樑柱承受重量的房屋為中式建築,一間普通中式房屋指的面積為24英尺×12英尺(1英尺=O。305米)的建築物。為防止過分擁擠並從衛生方面考慮,普通住宅和店鋪房屋高度不得超過兩層。為行人安全考慮,規定封檐板和陽台應配備有適當的檐溝和落水管,其伸出公共街面不得超過3英尺。此外,還規定了建築設計圖、申請書遞交方法和費用標準、督察員現場檢查的權力等。
1877年工部局火政處對公共租界內戲院進行調查,發現一些戲院磚木結構火災隱患很多,一旦失火很難逃生,為此制定消防章程,規定每個戲院至少須開設兩個大門,每個不低於6英尺寬,門向外開;樓板必須堅固,以防眾人受驚擁擠一處時承受的集中負載;每個戲院必須設4座堅固樓梯,每座不低於4英尺寬;樓上外牆不應太薄, 以防觀眾擁擠一處而致軋坍;樓上出口與外柱之間的欄桿應加固,以防觀眾墜落等等。在1901年中式建築章程中,也有消防方面規定:二層樓房每隔96英尺至少建造一垛隔火牆,連排式房屋每隔120英尺至少建造一垛隔火牆。工部局火政處還參與建築請照圖紙的會審,消防會審通不過,工部局不發建築執照。
20世紀初,鼠疫泛濫,工部局衛生處提出房屋空心天花板、空心牆等處是老鼠躲藏的地方,建議修改建築章程。為此,1911年工部局修訂了中式建築章程,規定地板必須直鋪在焦油瀝青石屑或水泥混凝土之上,不得建空心天花板、不得砌空心隔牆等。
西式建築章程共78條,對建築高度規定未經董事會特別批准,一般不得超過85英尺,其他還有對安裝消防立管、太平梯、煙囪和對住宅、寫字樓、教堂、公共場所建築的要求。
法租界稍晚一些,1910年公董局發布《公路、建築等章程》,規定建房者必須向公董局工
程師提出申請表,附上地形圖和擬建房屋圖樣。設計圖紙應清楚說明擬建房屋用途、路面標高、排水溝情況、房屋牆壁截面、屋蓋形式等。14天后,公董局工程師發出批准或不批准的通知。不批准的工程項目,須修改設計直至符合章程。
外國租界對建築設計進行管理,也影響了世襲中國建築傳統的華界當局,1931年上海市工務局發布《上海市各區請照辦法》,規定請照人應先繪具營造圖樣2份、地盤圖3份(其中1份用蠟紙或蠟布製成),在申請執照時連同圖樣一起送上。工務局收到申請後,派員實地勘查,如發現圖樣與建築規則不符,須設計師改正。
從19世紀末至20世紀30年代,上海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不斷建章立制,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建築設計的法規,原來建築營造無序的狀態得到了控制,出現了既具有建築專業技術知識又熟悉各項建築法規的建築設計行業。
早期建築師不多, 由公共租界工部局和法租界工務處負責資質管理。 民國十八年(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公布《技師登記法》,由實業部核發技師證書,凡有技師證書者,均
可向全國各地政府登記申請開業。民國十九年(1930年)上海市工務局依據《技師登記法》頒布《上海市建築師、工程師呈報開業規則》,規定建築師、工程師應在領到開業證書後,方能承接市內建築工程的委託。由於建築師、工程師業務能力高低懸殊,1932年公布了技師、技副開業規則, 以區分資質高低及承接建築工程的範圍。1945年上海市工務局在實施建築師註冊登記時,又將建築師分為甲、乙兩個等級。
在上海開業的建築師,最初是英國人,有幾個是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會員,大多以土木工程師身份開展業務,後來建築師從土木工程師中分離出來,成為建築設計的領銜人。早期外國建築師開設的設計事務所,又參加房地產投資經營,因此事務所均冠名為洋行。後來,洋行“打樣間”協助外國建築師設計、繪圖的有些中國人,邊乾邊學掌握了業務技術後,自己開設事務所。大批中國留學生回國後,中國人開設的建築師事務所逐漸多了起來。
1880年以前,上海開業建築師僅有3人,1885年是6人,1893年只有7人,發展緩慢。至19l0年,上海開業建築師事務所已達14家,建築設計從業人員更多。1927年後上海城市建設處在興盛階段,一批中國留學生學成歸來創辦建築師事務所。1936年註冊登記建築師事務所達39家,其中12家是中國建築師。從事建築設計的從業人員,從1932年至1937年上海工務局呈報技副開業申請統計,達100人之多。經過六七十年發展,上海逐步形成了一批職業建築師。
外國建築師挾其技術獨霸上海
1843年上海開埠前,社會處於封建主義封鎖自閉的經濟狀態, 當開埠的門一打開後,外國的經濟、文化像一股洪水那樣迅猛地從決堤口湧入。中國有著遼闊的土地和豐富的資源,是西方殖民者夢寐以求的原料來源地和產品傾銷地。上嗨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海岸線,是西方進入中國大陸的通道。
西方商人進入上海後,首先要解決居住問題。1843至1847年間在外灘首批建造兩層樓磚柱承重遊廊式住宅,由於急於使用,這些住宅簡陋,大多由外國商人憑著想像,自己繪出草圖後,交中國建築工匠建造,因此房屋建成後中西雜摻的味道很濃。
完全有別於中國傳統建築的西方建築,最早在上海出現的是教堂。教堂建築是歐洲建文化的精粹。早在12、13世紀法國建築師創造了哥特建築後,肋架券結構、尖拱、飛券、花欞等建築處理手法,使建築內部獲得高大的空間,營造神秘、陰森的氣氛;建築外觀輕巧、挺拔和強烈的向上感,被教堂建築採用後,歐洲誕生了巴黎聖母院、盧昂教堂等。歐洲教堂神父精通教堂建築,有的直接參加教堂建築設計。還出現專門的教會建築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