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點

翼點

1、翼點又稱“蝶頂點”。在兩眼裂外眥後方約3.5cm,離顴弓上緣4cm處。即一手拇指置於顴骨額突之後,另一手之食、中二指置於顴弓之上,形成三角即為翼點。為腦膜中動脈前支之投影。

2、由蝶、頂、額、顳四骨匯合成“H”形縫,蝶頂縫的中點即翼點;是顱骨在顳區的薄弱處,深面有腦膜中動脈前支通過。此點距顴弓上方3.8cm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翼點
  • 外文名:Pterional approach
  • 位置:位於顳窩內
  • 特點:此處骨質薄弱
標準翼點入路開顱術,翼外肌,

標準翼點入路開顱術

翼點入路又稱“筋膜間翼點開顱”或“額顳蝶入路”,它是開展顱底外科和顯微神經外科最常用的手術入路之一。利用外側裂作為自然解剖間隙,對腦組織的牽拉最小,能對鞍區顱前窩顱中窩以及上斜坡等處顱底病變進行探查是翼點入路的特點。
理想的開顱原則是在分離切除病變時不干擾腦組織。因此,開顱時必須利用顱底自然的平面和空間而不過多地牽拉腦組織。蝶骨嵴就是翼點入路中將額葉和顳葉分開的這個平面,另一平面是額葉底面和眼眶上面的眶頂。這些平面從腦表面直接投射到鞍旁區,形成一個小圓錐形,尖部是額葉和顳葉連線處,底部是開顱的範圍,體部即手術入路,這個入路是動態變化的。通過切除蝶骨嵴外側及部分眶頂,可使這個自然空間沿其底面擴大,沿圓錐尖端分開外側裂,可進一步擴大該空間,形成一個大圓錐體工作空間,錐尖指向島閾。圓錐的深度是顱蓋骨到蝶鞍的最短距離。通過這個大圓錐可以打開額顳葉之間和額葉底面之間的蛛網膜,因此不用牽拉或用很小的牽拉力,即可使整個額葉從顱底抬起。利用手術顯微鏡的放大、照明和特殊的立體透射作用,可以暴露從鞍旁和視交叉上部向下越過腳間池和橋腦前池至橋腦小腦池和內聽道的顱底結構。
翼點入路開顱術主要適於Willis環前部和基底動脈上端的動脈瘤以及眶部、眶後、鞍部、鞍旁、視交叉部、額葉底面、斜坡後和橋腦前的腫瘤手術。只需輕輕牽開額葉外側底面和顳葉即可。固定好頭位、充分地切除顱底骨質、釋放基底池的腦脊液、蛛網膜下腔的系統性分離均是成功關鍵。

翼外肌

系咀嚼肌之一。在顳下窩內,起自蝶骨大翼的下面和翼突外側板,向後外方,止於下頜頸。其作用為兩側翼外肌同時收縮使下頜骨向前,如1側收縮則使下頜骨移向對側,如兩側翼外肌交替收縮則使下頜向左、右移動。受下頜神經的翼外神經支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