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翼片斜板沉澱池
- 外文名:alar sloping settling tank
- 學科:生態工程
- 領域:環境科學
定義,原理,沉澱澄清技術,沉澱池,
定義
翼片斜板沉澱池又稱迷宮式斜板沉澱池,其構造原理是利用斜板上等間距鑲嵌鰭板所形成的渦流,快速分離流動水中的絮凝物。
原理
斜板上翼片,將水流分為主流層流區、漩渦區、環流區,以及泥渣滑落區等二在水流速度較快的主流層流區內,絮凝物的沉降,取決於重力的大小,而流體阻力和慣性力則妨礙絮凝物的沉降;在漩渦區絮凝物卻受漩流波動的影響,而被輸送到環流區;在環流儀,作用於絮凝物的重力、流體阻力及慣性力等,均有助於絮凝物的沉澱。水流旋轉速度為主流層流區的20%一25%,水流狀態相對穩定,使該區內保持較高的分離率,因而翼片斜板沉澱池具有較高的沉澱效率,其表面負荷率可達10-14m3/㎡·h。主要設計參數為,斜板和翼片間主流區流速為24.5mm/h,斜板間距為105mm,斜板傾角為60°總高度為3.64m,水流停留時間為6.5min。斜板採取掛裝,方便拆卸和維修。
沉澱澄清技術
機械攪拌加速澄清池是將混合、絮凝和澄清工藝組建在一個池子內,並採用機械攪拌使活性泥渣呈循環回流方式,促使泥渣和原水接觸起絮凝作用,提高澄清的效果。主要由第一、二反應室和分離室組成。經投藥後的原水進入第一、二反應室後與回流泥渣接觸,結成大而重的絮凝體,在分離室內分離澄清後出流。機械攪拌裝置為變速電機帶動的葉輪和葉片,葉輪提升水流,葉片攪拌加速混凝反應。該池優點是,對水量、水質變化適應性較強,耗礬率低,淨化效率較高,而且運行管理方便。
機械攪拌加速澄清池是將混合、絮凝和澄清工藝組建在一個池子內,並採用機械攪拌使活性泥渣呈循環回流方式,促使泥渣和原水接觸起絮凝作用,提高澄清的效果。主要由第一、二反應室和分離室組成。經投藥後的原水進入第一、二反應室後與回流泥渣接觸,結成大而重的絮凝體,在分離室內分離澄清後出流。機械攪拌裝置為變速電機帶動的葉輪和葉片,葉輪提升水流,葉片攪拌加速混凝反應。該池優點是,對水量、水質變化適應性較強,耗礬率低,淨化效率較高,而且運行管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