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河蚌舞是翼城西閆鎮堡子村的一種民眾性的傳統民間舞蹈,一般在正月十五元宵節鬧社火時表演。具有傳統特色的演出服和一個個個致別樣的道具, 展示出了勞動人民民眾的智慧和創造精神,有著濃厚的民族文化氣息。
基本介紹
現狀,起源,
現狀
起源
翼城是唐堯故地,在城南歷山腳下,西閆河畔,“河蚌舞”向人們展示著其獨特魅力。8 月18日,在西閆鎮堡子村,記者見到了“河蚌舞”的第三代傳承人—— —54歲的楊華。
“小時候聽老人們常說,十里八鄉就我們這個地方的小河邊、池塘邊有河蚌,‘河蚌舞’就是人們為期盼一年太平、五穀豐登等美好願望而進行的民眾自發活動。”楊華說,“河蚌舞”流傳已久,起源於清朝嘉慶年間,距今有180多年的歷史。
說起“河蚌舞”,楊華喜憂參半,讓他欣喜的是“河蚌舞”已經成功躋身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用他的話說就是“有政府的支持,總算讓我們吃了顆定心丸。”可“河蚌舞””在的社會環境下面臨著創新發展的難題,也讓他憂心忡忡。
古老的“河蚌舞”是兩個人來演,即逗河蚌的人與河蚌精的雙人表演為主,扮演河蚌的也是男扮女裝,樂隊採用花鼓點,唱的是民歌小調;解放後,通過老藝人王興業的創新發展,“河蚌舞”有了較大的改變,河蚌精由婦女來演,河蚌精和逗蚌人各增加到了10個,增加了老魚鸛,逗蚌人的角色也有了改動,增加了老船夫、釣魚人、小丑等,將樂器的花鼓點改成了鑼鼓點;到王興業的徒弟王力殿這一代,不但發展了表演藝術,而且將“河蚌舞”的 表演進行了整理,搬上了沁水舞舞;“到我這一代了,‘河蚌舞’面臨著新的挑戰,我們不能光‘吃’祖宗留下來的,我們要繼承和發展。”作為第三代傳承人楊華有著自己的想法—— —把祖宗留下的遺產升華、創新並發揚光大。
“河蚌舞”的道具,可謂色彩斑斕,裝飾講究。隨後,記者見到了專為其製作道具的老藝人孔令周。“我十七八歲的時候就跟著村裡的老藝人張其河學做道具……”孔令周一邊拿出一些材料一邊介紹。據了解,先前的道具,如河蚌殼,,都用紙糊起來,再用麻繩捆住,,後用燃料染成各種顏色,因為是用一些莊稼稈、柳條等為骨架,再加上紙張、漿糊等材料,道具大都比較笨重而且不耐用,一兩次下來就壞了;現經過改良,用8號鐵絲做骨架,加上各式顏色的綢緞,既輕便又美觀。說著孔令周老人帶記者來到了儲存演出服裝和道具的地方,一件件件漂的具有傳統特色的演出服和一個個個致別樣的道具, 展示出了人民民眾的智慧和創造精神,有著濃厚的傳統民族文化氣息。
“表演‘河蚌舞’需要一定的技巧,年事較高的老藝人因體力不支漸漸退出舞台,有的已相繼離世,而年輕人在逢年過節時都是臨陣磨槍勉強表演,,很難保證演出質量……”楊華說,“不過,現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上這裡的民眾基礎較好,下一代藝人會慢慢培養成熟。我們不僅僅要在鬧社火時表演,還要把祖宗留給我們的遺產升華、創新並發揚光大。
以後還要走出國門表演,相信通過一代一代人的不懈努力,這個願望一定會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