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翼城縣北撖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翼城縣城東約10公里的北撖村南,處於太岳山向汾河谷地的地帶,地形東高西低,地勢為緩平的坡地,面積約40萬平方米。發現於1985年,1991年發掘,揭露面積約775平方米。清理房址7座、灶址15個、墓葬13座、灰坑53個,壕溝一段,確認北撖是一個面積較大的聚落。該遺址的主要遺存可分為先後繼起的四期,其中第一、二期與半坡文化晚期相當,三、四期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廟底溝文化較早階段,遺址一到四期遺存為一脈相承不可分割的同一考古學文化,其前身是棗園文化,該遺址的發掘為廟底溝文化的起源和早期發展提供了難能可貴的重要資料。
簡介,古代天文曆法的記錄,
簡介
山西省翼城縣北撖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翼城縣城東約10公里的北撖村南,處於太岳山向汾河谷地的地帶,地形東高西低。山西省翼城縣北撖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翼城縣城東約10公里的北撖村南,處於太岳山向汾河谷地的地帶,地形東高西低,地勢為緩平的坡地,面積約40萬平方米。發現於1985年,1991年發掘,揭露面積約775平方米。清理房址7座、灶址15個、墓葬13座、灰坑53個,壕溝一段,確認北撖是一個面積較大的聚落。
該遺址的主要遺存可分為先後繼起的四期,其中第一、二期與半坡文化晚期相當,三、四期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廟底溝文化較早階段,遺址一到四期遺存為一脈相承不可分割的同一考古學文化,其前身是棗園文化,該遺址的發掘為廟底溝文化的起源和早期發展提供了難能可貴的重要資料。
該遺址的主要遺存可分為先後繼起的四期,其中第一、二期與半坡文化晚期相當,三、四期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廟底溝文化較早階段,遺址一到四期遺存為一脈相承不可分割的同一考古學文化,其前身是棗園文化,該遺址的發掘為廟底溝文化的起源和早期發展提供了難能可貴的重要資料。
古代天文曆法的記錄
北撖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6000-5500年),出土廟底溝類型早期房址F7為圓形,面積大約25平方米,是迄今所知該類型圓形房屋面積最大者。如下圖所示,其牆基一周有柱洞58個,房屋中心偏南有一方形土炕。其構成結構很是特別,58個柱洞位置奇怪,既有單圈(排)柱洞,又有雙圈(排)柱洞,還有兩個緊挨成一組的,看似混亂,實則也是一幅極有規律和規則可循的無字天書。屬於西陰文化的翼城北撖遺址,其出土的陶器從形制到裝飾和棗園極其相近,而和遠在陝西的半坡陶器沒有共同特點。這說明,棗園文化正是西陰文化的前身!
對此,學者王先勝先生在其專著《中華文明無字天書》一書中曾有精闢的解讀:
58個柱洞明顯可分南北兩半,南部雙排柱洞內16外16兩兩成一組共16組32個,為六十四卦數的一半,北部在東北方位也有一部分雙排柱洞裡外各6個也兩兩成一組共12個,合一年12個月;西部和西北方位是單排柱洞,兩兩成一組共5組10個,合陰陽五行十月曆數;正北偏西第一個柱洞(即圖中編號為9者)獨立於其東邊雙排柱洞和其西邊單排柱洞,但將其加入東邊雙排柱洞數,和為13與太陽曆一年月數相等(餘下所有柱洞為45個,合於洛書45數)。正東有三個柱洞成三角形(內圈2外圈1)與南部雙排柱洞、東北部雙排柱洞都相距得遠遠的,在整個房圈柱洞排列中顯得十分特別和醒目,應是象徵和寓意心宿三星。最後,房屋內的方形灶炕可寓意斗魁四方,所以它沒有在房屋正中心即北極星位置。
58個柱洞明顯可分南北兩半,南部雙排柱洞內16外16兩兩成一組共16組32個,為六十四卦數的一半,北部在東北方位也有一部分雙排柱洞裡外各6個也兩兩成一組共12個,合一年12個月;西部和西北方位是單排柱洞,兩兩成一組共5組10個,合陰陽五行十月曆數;正北偏西第一個柱洞(即圖中編號為9者)獨立於其東邊雙排柱洞和其西邊單排柱洞,但將其加入東邊雙排柱洞數,和為13與太陽曆一年月數相等(餘下所有柱洞為45個,合於洛書45數)。正東有三個柱洞成三角形(內圈2外圈1)與南部雙排柱洞、東北部雙排柱洞都相距得遠遠的,在整個房圈柱洞排列中顯得十分特別和醒目,應是象徵和寓意心宿三星。最後,房屋內的方形灶炕可寓意斗魁四方,所以它沒有在房屋正中心即北極星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