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主要內容,
內容簡介
皮殼,即玉石的外皮。除了部份水石和劣質玉石沒有皮,其他玉石都有厚溥不等、顏色各異的皮殼。看皮殼,是判斷玉石場口的主要依據。不同皮皮殼的不表現決定了其內部質地的不同。玉石皮殼的顏色有的隨土地壤顏色深淺濃淡而變化,但也有雜色而居的情況,這就給識辨具體場口帶來很大難度。
圖書目錄
致H·高(再版之序)
序
前言
引子
上篇
第一章 場區與場口
第二章 怎樣依據皮殼判斷石頭
第三章 裂綹與霧的表現及危害
第四章 癬的表現及對色的影響
第五章 怎樣依據蟒賭色
第六章 怎樣依據松花賭色
第七章 真偽鑑別
下篇——賭石大王傳奇
第一章 窮走夷方,急走場
第二章 擦石,平地暴富
第三章 解石,瞬間論生死
第四章 人無相同臉,石無相同面
第五章 騙你個心服口服
第六章 大起大落人生之樂
主要內容
第二章 怎樣依據皮殼判斷石頭
這裡介紹比較常見的16種主要皮殼的特徵和場口。
1、 黃鹽沙皮
山石,大小不等,產量豐富。黃色表皮翻出黃皮沙粒,是黃沙皮中的上等貨的表現。幾科所有場口都出黃鹽沙皮,因此很難辨認具體場口。要注意的是:好的黃鹽沙皮其表層的沙粒上的沙粒大小不至關重要,重要的是勻均,不要忽大忽小,否則其種就會差。如果皮殼緊而光滑,多數種也差。新場區的黃鹽沙皮沒有霧,種嫩。
2、 白鹽沙皮
山石,大小均有,是白沙皮中的上等貨。主要產地在老場區的馬那,小場區的莫格疊。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白鹽沙皮有兩層皮,表面是黃色,經鐵刷刷後呈白色,但不影響共種。
新場區也有少量白鹽沙,有皮有霧,種嫩。
3、 黑烏沙皮
山石,表皮烏黑。產量豐富。主要產在老場區、後江場區、小場區的第三層,小件頭居多。其中後江和莫罕場口的黑烏沙略略發灰,也稱灰烏沙。老帕敢的烏沙黢黑如煤炭,表皮並覆蓋有一層黑蠟殼,稱黑蠟殼。莫罕、後江、南奇也有黑蠟殼。老帕敢和南奇的黑烏沙容易解漲,是搶手貨。但必須善於找色,因蠟殼蓋著沙,不易辨認,須仔細尋找。有一條極為寶貴的經驗:蠟殼沾在沒有沙皮的皮殼上,就顯得很硬,不容易掉;有沙的地方蠟殼容易掉。還有個別的放到水裡一泡,就容易掉殼,這多是後江石。
4、 水翻少皮
山石,表皮有水銹色,一片片或一股股,少數呈黃色或黃灰色。大多數場口都有。老場區馬勐灣場口的黃沙皮也帶點水銹,很相似。要特別注意,其沙是否翻得勻稱。回卡的水翻沙皮子很薄,可以藉助光亮透過皮子照色。
5、 楊梅沙皮
山石,大小不等。表面的沙粒象熟透的楊梅,暗紅色。有的帶檳榔水(紅白或紅黃相間)。主要場口為老場區的香公、瓊瓢,大馬坎場區的莫格疊,馬那也有少量。
6、 黃梨皮
山石,皮黃如黃梨,微微透明。含色率高,多為上等玉石料。
7、 筍葉皮
半山半水石,黃白色,皮薄,透明或不透明。大馬坎最多,老場區也有。
8、 臘肉皮
水石,皮紅如臘肉,光滑而透明。產於烏魯江沿岸的場口。
9、 老象皮
山石,灰白色。表皮看似粗糙多皺的大象皮,看似無沙,措著糙手,但底好,多有玻璃底。主要產自老帕敢。
10、 石灰皮
山石,表皮似有一層石灰,用鐵刷可刷掉石灰層,露出白沙。該石種好,主要產自老場區。
11、 鐵鏽皮
山石,表皮有鐵鏽色,一片片或一股股。主要產自老場區的東郭場口。但要注意,多數底灰,如果是高色,就能勝過底。
12、 得乃卡皮
山石,皮厚,如同得乃卡樹皮。含色量高,容易賭漲。主要產地為大馬坎場區的莫格疊。
13、 脫沙皮
山石,黃色,表皮容易掉沙料有的慢慢變白,有的仍是黃色或紅黃色,種好。主要產地為東郭和老場區。
14、 田雞皮
山石,產自後江場區,種好,產量豐富。表皮如田雞皮,皮薄,光滑,多透明,無沙,有蠟殼,易掉。
15、 洋芋皮
半山半水石,皮薄,透明度高,底子好。多產於老場樂的那莫邦凹場口。
16、 鐵沙皮
山石,底好,外形類似雞皮沙,但看上去分外堅硬。數量不多,主要產於老場區。
上述16種皮殼的表現,均為較常見的並已為人們所確認的好的玉石皮殼的表現。
掌握和運用這些知識尚需細心的觀察、熟悉。石頭的表現是極共複雜的,就像人的面孔,很難找到兩塊完全一模一樣的玉石。同時,尚有大量表現不規則的皮殼,谷稱雜皮殼。對這類皮殼的玉石要慎重,除個別較好,多數質量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