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翟曹村
- 地理位置: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陶村鎮
- 面積:18萬平方米
- 人口:920
- 方言:山西話
- 車牌代碼:晉M
- 資源:鋁土礦,膨潤土
- 農產品:油桃 蘋果 冬棗 棉花 玉米 小麥
基本信息,村情概述,歷史地位,名史,發展前景,
基本信息
翟曹村,受鹽湖區管轄,與張良村,西紐村,同鄉,空氣清新,物產豐富,物產豐富
村內企業:農機修造廠,機車配件廠,生物化工廠,矽石英沙廠
村里單位:翟曹村民兵連,翟曹村廣播站,翟曹村衛生院
村情概述
霜凍期在十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上旬,無霜期208天。耕地1024畝,其中農作物以種植小麥、玉米、穀子為主。經濟作物有棉花、蔬菜、果樹、油桃等。其中水田716畝,旱地308畝,人均耕地1.2畝。
經濟林覆蓋面積204畝。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00元,低於陶村鎮人均收入,屬於陶村鎮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小麥、玉米、油桃為主。
歷史地位
翟曹村人自古就具有勤勞致富的精神和優良傳統。因古運鹽之道途經此,商業運輸非常發達,附近的五曹村、張良村、夏縣下晁村經濟都較繁榮,翟曹村民古居於此,很早就善於經商。
翟曹村
解放前村內100人(占當時村總人口的一半以上)都在附近集市做食品類小生意,如晉糕、涼粉等。村民文化生活也較豐富,村內曾設立戲團。抗戰時期,有不少村民參加了各個時期的革命活動,有的為革命獻出了生命。另外,翟曹村人才輩出,古有舉人,今有師級、縣級要員。
名史
據傳,翟曹村原名“澤曹’’,因東起夏縣尉家窪西至永濟伍姓湖的姚暹渠在村南穿流而過,村東有露溝、東邦溝、毛家溝、等四條溝,每逢雨季,村南低洼水多,澤水成曹,村民擇槽而居,常常遭受水災,村民以為“澤曹”這個村民不吉利,就取其諧音叫“翟曹”。歷史上“翟曹”村原為南村北堡兩體,村南居住的村民以尉姓為主,人口約占全部人口的65%左右。村北則以劉姓為主。尉姓祖籍太原,傳說公元1662年左右,有劉姓和尉姓二人由南往北運送糧草銀兩,行至此地,聞知康熙入關,明朝覆沒,二人商量不再北上,決定將銀兩就地處理,創建了今存不全的翟曹村的洞澤堡,文武二將其中一位劉姓,在洞內西邊留有塑像,塑像曾在文革中被毀,現不復存在。
發展前景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開展,翟曹村兩委在鎮政府的領導下,帶領導村民不斷加強基礎建設,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經濟作物,提高經濟收入,豐富村民文化生活,增進村民的交流與溝通,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翟曹組織機構、人員分工
組織機構 | 姓名 | 職務 | 分工 |
黨支部 | 尉社民 | 支部書記 | 村全面工作 |
尉應伍 | 副書記 | 支部全面工作 | |
陳鸝 | 委員 | 宣傳 | |
紀檢監督小組 | 尉應伍 | 組長 | 紅白理事、監督村務 |
尉隨心 | 成員 | 理財 | |
尉起家 | 成員 | 民調 | |
村委會 | 尉社民 | 主任 | 村全面工作 |
劉麥勝 | 副主任 | 會計、安全、經濟 | |
趙金鳳 | 委員 | 婦女 | |
監督委員會 | 尉應伍 | 主任 | 監督村務、財務公開全部工作 |
尉起家 | 成員 | 協助監督 | |
陳鸝 | 成員 | 協助監督 | |
民主理財小組 | 劉榮勝 | 組長 | 治保、理財全面工作 |
尉存志 | 成員 | 協助理財工作 | |
尉觀喜 | 成員 | 會計、財務公開、結算收支 | |
民事調解小組 | 尉克志 | 黨員 | 全面負責民調工作 |
劉麥勝 | 民眾代表 | 民調、排查糾紛 | |
尉敬義 | 黨員 | 調解各類矛盾糾紛 | |
農廉網查詢室 | 劉麥勝 | QQ操作員 | 陽光農廉 |
陳鸝 | QQ操作員 | 陽光農廉 |
陶村鎮翟曹村村委會屆內任期工作目標
一、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引導民眾探索大棚蔬菜、米槐的種植,創出一條適合村“生產發展”的致富之路。二、強化村基礎建設,硬化村道路5公里,完善村路燈的安裝,修整村巷道內排水管道,完善村活動廣場健身器材的安裝及綠化工作。三、堅持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堅持黨務、村務、財務三公開,及時在陽光農廉網路上公布村重大事件進展、財務收支情況等,便於村民監督。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開展 “十大孝順媳婦”、“十佳文明戶”、“十大善人”等評比活動。五、建立健全村規民約,並形成長效機制。六、繼續做好五保戶、貧困戶、低保戶、殘疾人、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的的教育服務工作,繼續做好外出務工人員的職業培訓教育工作。七、新打深井1眼,配齊水利設施。八、2012年底完成無線數位電視全覆蓋任務。 九、按時完成鎮政府下達的新農合、新農保、計畫生育等各項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