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木質藤本,長達10米,具乳汁;莖和枝無毛,具有
皮孔。葉膜質,卵圓形至卵狀橢圓形或闊卵形,長8-18厘米,寬4-11厘米,頂端急尖或渾圓,具短尖,基部圓形,兩面均被短柔毛,
葉背被毛較密;側脈弧曲上升,每邊7-9條;葉柄長1.5-4厘米。
花小,白綠色,組成疏散的圓錐狀的腋生
聚傘花序,長12-26厘米;花萼小,裂片卵圓形,內面基部有腺體,無毛;花蕾闊圓錐狀;花冠輻狀,花冠筒短,裂片長圓狀披針形,無毛;副
花冠為5枚鱗片組成,著生於花冠筒基部,鱗片基部闊,上部絲狀,長過藥隔膜片;花粉器匙形,四合花粉藏於載粉器內,基部的粘盤粘在柱頭基部;子房無毛,卵圓形,心皮離生,每心皮有胚珠多個,花柱短,柱頭膨大,頂端隆起,微2裂。蓇葖橢圓狀長圓形,長約7厘米,直徑約3厘米,基部膨大,外
果皮具有很多膜質的縱翅;種子長卵形,長8毫米,寬3.5毫米,扁平,棕色,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種毛長2.5-3厘米。花期5-8月,果期8-12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
印度、緬甸、泰國、越南、寮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等。中國廣西、雲南和貴州也分布。生長在海拔600-1600米山地疏林中或山坡路旁、溪邊灌木叢中。
繁殖方法
扦插育苗,是藤本植物最主要的繁育模式,野苦瓜亦是如此。實踐中,野苦瓜是壓藤繁殖,
藤蔓枯死以後第二年地下根即可種植,該繁育方法也具有成本低的特性,但因其操作工作量巨大,不適合大面積種植。
選種:以兩年以上的無病蟲害枝條為種苗,其中每一枝都要保留至少兩個節位,這有利於提高成活率。
苗地:以通風、水源充足以及陽光充足的平地育苗,其中大行的寬度、長度以及小行的寬度分別為1米、10米以及40厘米。打理蔭棚。
處理枝條:在枝條處理過程中,利用
多菌靈以及生根劑浸泡枝條入土的部分,時間以10分鐘為宜,然後將其扦插於營養袋內即可。
小拱棚膜覆蓋:向上述已經扦插好的苗澆水,澆透水以後方可蓋膜養護。第六,苗期管理。在苗期管理過程中,應注意水分管理,並且對病蟲草害進行嚴格防治。在對苗木移栽之前,約1個月的時間就要掀膜,15天前需掀蔭網,然後煉苗。
栽培技術
定植:定植時間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包括園地選擇、土壤處理、開墒整地、地畝覆蓋以及施肥和移栽與建架,然後進行修枝整形。
園地選擇:在海拔低於1200米處,交通比較方便、土質肥沃以及土地平整和有水源的地塊,作為園地。
整地施肥:開墒整地。定植前l-2個月深耕、曬土。合理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一次性在開墒時施用。
土壤處理:用敵克松50克、地蟲靈50克,結合施肥撒人整個土層。
地膜覆蓋:保肥、保濕、控制雜草,用寬1米、0.008絲
地膜。
移栽:株距2米種植,澆透定根水。
建架搭棚:用2.2米高、8厘米×8厘米水泥樁或者木樁50-60棵,架設鐵線,作為永久性棚架。
修枝整形:每株選留兩三個藤蔓,其餘全部剪除,人為走向不同方向,不得往下或相互纏繞。投產株待果收穫結束後,立即剪除主蔓,逐年依次修枝整形。
主要價值
翅果藤在中國雲南元江地區民間有用根來作藥用,可消炎、潤肺、止咳;全草可治肺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