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翁裕
- 別稱:翁雲寬
- 出生地: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鹽倉村
- 主要成就:台灣開拓先民的典型人物
生平故事,出生,事跡,台灣開拓先民典型,其他資料,
生平故事
出生
翁裕之父翁應瑞,年青時隻身渡台,開墾於諸羅山葉仔林,傳衍下今嘉義縣一脈翁姓子孫。翁氏父子在雲嘉平原的拓墾業跡,以翁應瑞為起始,到翁裕經營時期達到巔峰,成為雲嘉平原上屈指可數的大業戶﹔最後又因為墾首的身份和地位捲入械鬥,遭致不幸,走過了一段充滿血淚,充滿曲折的滄桑歷程。
事跡
翁應瑞乃一介書生,康熙末年渡台時只有十八、九歲。有關他渡台的情形,台灣《翁氏族譜》是這樣記載的:“應瑞生性儒素,幼而好學,事親孝,事兄恭,與朋友信,人均譽之謂賢士也。因家清貧,無以為生,況復椿萱在堂,贍養無力,愴惻之心,無時或已。乃商之於二兄曰:‘雙親在堂,昆季繞膝,菽水承歡,景固佳矣。然坐食山崩,守株待兔,非計也。請棄舉子業,航台營生,以供甘旨之一切。’皆曰若。遂隻身渡台,寄籍諸羅山之葉仔林地方,殫心竭瘁,披星戴月,從事拓殖工作。”
這段記載說明,翁應瑞是為奉養雙親,並為追求理想而“棄舉子業”渡台的。途中,他結識了鄭萃排、林克明、楊逞、蔡麟等四位朋友。在鄭萃排等人提攜之下,到達嘉義葉仔林落屍定居,開創業績。翁應瑞在葉仔林從早到晚不停地開荒,一點一滴地辛勤耕耘。經十幾年時間奮鬥,擁有了幾十甲良田,積蓄了資金,有能力招佃開墾了。他為人敦厚持重,孝敬父母,不間斷地往家寄錢。同時,娶鄭階萱之女為妻,生子翁裕。
翁裕生性聰穎,從小讀四書五經,精通文墨,人皆譽為奇才。翁應瑞去世後,翁裕即繼承父志,把拓墾大業推向一個嶄新階段。他以墾首自居,招募漳泉移民奮力拓墾。“初則在其所居之葉仔林附近,開拓田園數百甲。繼在台、鳳、彰、嘉等地方,開拓數千甲。復在雲林庵古坑、頭厝、大湖口、水碓、內館,以及梅山之雙溪地方,開拓土地一千餘甲。”翁裕成了雲嘉平原上赫赫有名的大墾戶。為了收取田租,他到處設租館,僅雲林一地,就建了十二座租館。他還興建磚窖,經營磚瓦業,並在雲林古坑鄉內館埔大興土木,建築豪宅。其財勢之盛可見一斑。
正當翁家事業蓬勃發展的時候,嘉慶十二年(一八零七),嘉義、彰化兩縣發生漳泉械鬥,將翁家卷了進去。械鬥是由於爭地爭水引起的,本與翁裕無涉。但在械鬥中,一些漳州人戰敗,相繼逃人翁裕的田莊之中。翁裕這時已是古稀之人,兒孫滿堂。平素他和漳州人關係和睦,便命人安頓食宿。偏這時又有泉州人搶劫翁裕的田莊,翁裕正要訴諸官府,翁家佃戶已經出莊追殺肇事者了。雙方大打出手,各有死傷,事情越鬧越大。翁裕因為是大墾戶,被眾推為首領,身不由己地卷進械鬥的漩渦之中。械鬥驚動了官府,發兵前往清剿。據說,翁裕急欲向官府表明真相,親往台南府城投案。到台南時,天色已黑,投宿飯店,被賊寇謀財而下毒致死。翁家的田莊財產,被官府悉數抄封。
翁裕雖然遭致不幸,但他作為開拓雲嘉平原的大功臣,他的業績永載史冊。翁家從一文不名到墾地成名﹔走的是一條艱難的創業之道﹔翁家父子都是從小接受儒家教育,靠知識和苦鬥而成功經營土地的典型,反映出台灣開發史上知識分子的奉獻﹔翁氏家族做一方富豪到旦夕之間傾家蕩產,說明開發時期台灣社會的不靖和移民命運的無奈。
台灣開拓先民典型
清領台灣二百一十二年間(康熙二十二年統一台灣至光緒二十一年日本侵占台灣,一六八三至一八九五),是漳州向台灣移民的最重要時期。其時間之長、規模之大、人數之多,為中國移民史所罕見。
研究這一移民現象,不能不注意到:漳州人向台灣遷徙,自始至終具有原鄉血緣家族向台灣延伸和發展的顯著特徵。移民們離鄉背井,拋妻別子,冒險渡台,雖然不能排除餬口謀生這一人類生存的基本要素,但是他們的目標決不僅僅在此。由於閩南地區商賈之風和講求實際,善於應變,敢冒風險,勇於開拓的文化氛圍的長期薰陶,到台灣去闖天地,創業興家,非致富不休,成為移民開台的普遍心態。
翁裕家族就屬其中的典型。漳州家族有意識地到台灣創業肇基,從乾隆年間起尤為明顯。這是因為:一、漳州原鄉人多地少,迫切需要謀求向外發展。二、台灣屬開發中區域,尚有可供發展的空間和條件。三、先期遷台的族人帶回信息,並基於強烈的宗族觀念,提攜族中“親同”結伴遷台。因此,乾隆後期到嘉慶年間,形成了移民的最高潮。漳州的很多家族遷台,不僅人多勢眾,而且入台地點比較集中。
家族帶著原鄉的文化印記向台灣延伸,把清代漳州幾乎所有的姓氏都帶到了台灣。漳州人口最為鼎盛的陳、林、黃、李、張、王、劉、楊、吳等大姓,在台灣同樣是口旺丁繁的名門著姓。據台灣省文獻會統計,台灣人口中,陳姓占百分之十一,林姓占百分之八,黃姓占百分之六,張姓占百分之五,李姓占百分之四。“陳林半天下”,這句在漳州老幼皆曉的俗諺,在台灣同樣耳熟能詳。賴、簡、連、游、藍等在漳州不算知名的姓氏,由於遷台者甚多,成為台灣頗負聲望的巨族。張簡、張廖、王游等因入贅風俗而誕生於漳州的姓氏,也由漳遷台而占有一席之地。許多姓氏,還由於祖籍地、唐山祖、開台祖不同,分衍出眾多支派。例如黃姓,分“奧香派”、“浦西派”、“湖西派”、“文水公派”、“元喜公派”等幾十個支派。“浦西派”以紫雲黃氏傳世元祖黃峭的七世孫、肇基漳浦的黃天從為始祖;“浦西派”又衍生“湖西派”,系漳浦湖西鄉分衍台灣的一派;“湖西派”黃氏分支漳浦長橋鄉後再遷台,又有“長橋派”。再如,全台蕭姓分屬八大支派,祖籍南靖的“書山派”、“斗山派”、“涌山派”是其中最為興盛的三個支派,人口十多萬,共奉宋乾道二年(一一六六)狀元蕭時中為始祖(蕭狀元墓在漳州市區新華東路,為市文物保護單位)。“書山派”的始祖是蕭狀元的五世孫蕭奮,開基書洋;“斗山派”的始祖是蕭狀元的五世孫蕭細滿,開基書洋;“涌山派”的始祖是蕭狀元的六世孫蕭猛容,開基金山。三個支派唐山祖、開台祖的來自,都條分縷析,脈絡分明。
其他資料
《翁氏族譜》所載“翁裕公傳”——
“雲寬,即翁裕,生性聰穎……。 從師傅就讀四書五經,後轉讀於諸羅縣儒學陳繩氏,人皆譽為奇才也。 從師傅就讀四書五經,後轉讀於諸羅縣儒學陳繩氏,人皆譽為奇才也。 ……應瑞棄世,裕尚未屆而立之年,即能繼其父業。 ……應瑞棄世,裕尚未屆而立之年,即能繼其父業。
迨康熙六十年,一貴亂起蕭牆,家產慘遭浩劫,其所苦心經營之田園,僅數甲耳,經此打擊,意志不但不餒,而且增強奮心,勵精開拓土地。 迨康熙六十年,一貴亂起蕭牆,家產慘遭浩劫,其所苦心經營之田園,僅數甲耳,經此打擊,意志不但不餒,而且增強奮心,勵精開拓土地。 未幾,且以墾首自居,招集漳、泉諸佃人,初則就其所居之葉子林附近,開拓田園數百甲。 未幾,且以墾首自居,招集漳、泉諸佃人,初則就其所居之葉子林附近,開拓田園數百甲。 繼在台、鳳、彰、嘉等地方,開拓數千甲。 繼在台、鳳、彰、嘉等地方,開拓數千甲。 復在雲林庵古坑、嵌頭厝、大湖口、水碓、內館,以及梅山之雙溪地方,開拓土地一千餘甲。 復在雲林庵古坑、嵌頭厝、大湖口、水碓、內館,以及梅山之雙溪地方,開拓土地一千餘甲。 因適開拓之便,乃在內館地方,第一規模寬敞之新居。 因適開拓之便,乃在內館地方,第一規模寬敞之新居。 並且到處設館(按,僅雲林一地,郎設有十二館),以利收租之用。 並且到處設館(按,僅雲林一地,郎設有十二館),以利收租之用。 而且自建磚窯. 而且自建磚窯. 自燒磚瓦。 自燒磚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