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山蘇姬(緬甸聯邦共和國國務資政)

翁山蘇姬(緬甸聯邦共和國國務資政)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昂山素季(台灣譯為翁山蘇姬,港澳譯為翁山蘇姬,馬新譯為昂山舒吉,拉丁轉寫:Aung San Suu Kyi,1945年6月19日-)生於緬甸仰光,是緬甸非暴力提倡民主的政治家。

1988年9月,緬甸全國民主聯盟(NLD)成立,翁山蘇姬擔任總書記。1990年帶領全國民主聯盟贏得大選的勝利,但選舉結果被軍政府作廢。其後21年間她被軍政府斷斷續續軟禁於其寓所中長達15年,在2010年11月13日終於獲釋。1990年獲得薩哈羅夫獎,翌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2013年,翁山蘇姬宣布競選緬甸總統。2015年11月8日,領導民盟再次在緬甸大選中取得壓倒性勝利。

2015年6月10日至14日,翁山蘇姬應中共邀請訪華。

2016年3月17日,任緬甸議會發展聯合協商委員會主席。

2016年3月22日,緬甸全國民主聯盟證實翁山蘇姬將出任緬甸新一屆政府的外交部長。

2016年3月30日,緬甸舉行新政府宣誓就職儀式及總統權力交接儀式,在正式公布的新政府部長名單中,全國民主聯盟主席翁山蘇姬同時擔任4個部門的部長職務。

2018年3月7日,美國大屠殺紀念館宣布撤銷頒發給翁山蘇姬的“埃利·威塞爾人權獎”(Elie Wiesel Award)。 一帶一路”指導委員會主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翁山蘇姬
  • 外文名:Aung San Suu Kyi
  • 國籍緬甸
  • 出生地:緬甸仰光
  • 出生日期1945年6月19日
  • 職業:緬甸聯邦共和國國務資政 
  • 畢業院校:英國牛津大學聖休學院
  • 信仰上座部佛教
  • 主要成就:非暴力推動緬甸民主化
  • 配偶邁克·阿里斯
  • 兒子:Alexander、 kim
早期經歷,政治生涯,重回仰光,組建政黨,三次軟禁,獲得釋放,競選總統,執政之路,最新任職,人物家庭,人物榮譽,對華交往,

早期經歷

1945年6月19日,翁山蘇姬出生於緬甸前首都仰光,父親是緬甸獨立領袖昂山將軍。翁山蘇姬的名字由其家人姓名而來,昂山來源於其父親,Suu來源於祖母,Kyi則是她母親。她也常常被稱為Daw Aung San Suu Kyi,Daw在緬甸語中是一種對年長女性的敬稱,即女士。
翁山蘇姬的緬甸護照翁山蘇姬的緬甸護照
1947年7月19日,其父昂山將軍被英國人支持的緬甸愛國黨人刺殺,翁山蘇姬時年2歲。
1960年,其母親被有西方背景的緬甸政府任命為緬甸駐印度大使,翁山蘇姬隨母親離開了緬甸來到印度,在當地一所女子學院學習。
1963年,18歲的翁山蘇姬被送往英國牛津大學,攻讀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並獲得學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職。由於當時緬甸親西方勢力垮台,正值軍政府奈溫將軍統治時期,翁山蘇姬無法回國,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吳丹幫她在紐約聯合國辦事處謀到助理秘書一職。後來又在不丹外交部等處任職,在緬甸以外的國家生活了28年。
1971年與研究西藏文化的英國學者、牛津大學教授邁克·阿里斯(Michael Aris)訂婚,之後加入英國籍。
1972年,翁山蘇姬與邁克·阿里斯結婚。婚後的15年間,表面翁山蘇姬隨阿里斯在牛津靜靜地過日子,照顧家庭、相夫教子、陪伴兩個孩子成長,實際上經常跟流亡的緬甸異見人士接觸,也經常對緬甸的政治現狀表現出不滿。

政治生涯

重回仰光

1988年3月,翁山蘇姬以照顧中風病危的母親為由回到仰光, 緬甸百姓發動反抗軍政府示威,遭到軍隊和警察的殘酷鎮壓,共有兩百多名無辜民眾在8888民主運動中死難,舉國瀰漫著恐怖氣氛。很多受害者、激進分子和退役高級軍官,要求她出來直接領導反抗運動。此後翁山蘇姬要求恢復緬甸國籍。
1988年8月26日,仰光近百萬民眾在瑞德貢大金塔西門外廣場集會,翁山蘇姬第一次面對這么多的民眾發表演說。在她首次公開發表重要演講的前夕,政府散播有關要刺殺她的謠言,但她卻利用危機成功上位,贏得許多同情者支持。“我不能對祖國所發生的一切熟視無睹……”在集會上,她用極富煽動性的語言發表演講,令許多在場的民眾印象深刻。被煽動的緬甸人民發現,他們盼望已久的領袖誕生了。從那一刻起,翁山蘇姬不再是一名旁觀者,而正式站在了這場政治鬥爭的舞台中心。她並不喜歡政治,她更想當作家。“但是,我參加了,就不能半途而廢。”從此,翁山蘇姬,以外表柔弱、身材單薄的女子形象,正式成了軍政府最頭疼的人物,和西方政治勢力在緬甸的代言人。她以無產者的形象,迅速在緬甸底層百姓中產生影響。

組建政黨

1988年9月27日,翁山蘇姬組建了自己的、也是緬甸人民的政黨——緬甸全國民主聯盟(NLD),並出任總書記。民盟很快發展壯大,成為全緬最大的反對黨。

三次軟禁

1989年7月20日,軍政府以煽動騷亂為罪名對翁山蘇姬實行軟禁,她拒絕了將她驅逐出境而獲自由的條件。
1990年5月,緬甸舉行大選,翁山蘇姬的政黨“全國民主聯盟”贏得了絕對優勢,贏得了議會四百九十五個議席中的三百九十二席。在正常情況下,她應該成為國家總理,但是,軍政府對大選的結果不予承認,宣布民盟為非法組織,繼續監禁翁山蘇姬。軍方組建了“恢復國家法律和秩序委員會”來掌握政權,後來又將其改名為“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同年翁山蘇姬被授予薩哈羅夫人權獎。
1991年,翁山蘇姬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她無法親自前往挪威領獎,只好讓兒子代替自己發表了答詞。這份答詞中引述了翁山蘇姬的名言:“在緬甸追求民主,是一國民作為世界大家庭中自由與平等的成員,過一種充實全面、富有意義的生活的鬥爭。它是永不停止的人類努力的一部分,以此證明人的精神能夠超越他自然屬性的瑕疵。”她將諾貝爾和平獎的130萬美元獎金交付信託,用於緬甸人民的健康與教育工作。
1994年10月21日,聯合國下屬有關機構在菲律賓召開“文化與經濟發展關係”國際研討會,被緬甸軍政府軟禁的翁山蘇姬寄去一篇論文,由菲律賓前總統科·阿基諾夫人在會上代為宣讀,文章尖銳地駁斥關於開發中國家“應該經濟先走,民主緩行”的觀點;指責許多當權者不分青紅皂白,將民主運動與要求落實人權問題一概說成是受西方意識形態影響而加以否定;呼籲聯合國重視和支持開發中國家特別是貧窮落後國家的民主運動和人權問題。這篇演講也在整個亞太地區造成了很大的轟動效應。
1995年7月間翁山蘇姬被釋放,然而她很清楚,一旦離開緬甸赴英國探視家人,她很有可能永遠不能再次回到緬甸。結果她選擇留下,從此再也沒有機會與她的丈夫見面。
1996年她被指煽動學生示威再度被軟禁。
1998年7月,緬甸軍政府禁止她與緬甸全國民主聯盟成員會面。
1999年3月27日翁山蘇姬的丈夫在倫敦因患前列腺癌逝世。緬甸軍政府批准她出國奔喪,但她拒絕。
2000年9月,翁山蘇姬因違反軍方禁令,欲前往北部城市曼德勒再次遭受軟禁。
2000年10月,翁山蘇姬與緬甸軍政府秘密展開對話。
2002年5月6日,遭緬甸軍政府軟禁19個月後,獲得一次短暫釋放。
2007年5月27日,原本是她軟禁令屆滿的日子,按道理她應該能夠自由地走出家門,與民眾接觸,但是緬甸軍政府提前2天到她的住所,通知她軟禁期將繼續延長。
2009年5月,美國男子約翰·耶托(John Yettaw)泅水進入被軟禁的翁山蘇姬湖邊住所,在逗留3晚後循原路試圖游回市中心時被保全發現,當場被捕。事後,緬甸軍政府以翁山蘇姬違反軟禁法為由,將翁山蘇姬投入仰光永盛監獄,並進行司法審判。此事在國際社會引起巨大反響,人們普遍將這場審判視為緬甸軍政府的一個蓄意陰謀,意在把翁山蘇姬關押到預定於2010年舉行的大選之後。各國關於釋放翁山蘇姬的呼聲此起彼伏,但緬甸軍政府不為所動。
2009年7月初,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訪問緬甸,希望說服緬甸軍政府釋放包括反對派領袖翁山蘇姬在內的 200名政治犯,但是,緬甸軍政府以避免干涉緬甸司法程式為由拒絕了潘基文同翁山蘇姬的會晤。
2009年8月11日,緬甸一家法院裁定翁山蘇姬有罪,稱她違法了緬甸國內安全法律,裁決翁山蘇姬入獄服刑3年,但隨後根據軍政府的命令,改為在家軟禁18個月。
2009年8月15日,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事務小組主席吉姆·韋伯在緬甸的行政首府內比都會見了緬甸軍政府首腦丹瑞作為對美國在緬甸外交政策上有所鬆動的回應,緬甸同意韋伯隨後轉往仰光,會見了被判軟禁的翁山蘇姬。

獲得釋放

2010年11月13日,翁山蘇姬被釋放。
2011年11月5日,緬甸總統吳登盛批准修改政黨註冊法的訊息,取消了先前對參政的一些限制條件。法新社5日評價,這是緬甸政府進一步示好反對派的舉動,為緬甸全國民主聯盟領導人翁山蘇姬重新參與政治“鋪平道路”。
2011年12月20日,翁山蘇姬在泰國駐緬甸大使館會見前來訪緬的泰國總理英拉。英拉對翁山蘇姬表達了自己的支持態度,並希望翁山蘇姬能贏得選舉勝利。
2012年1月28日,66歲的翁山蘇姬出席競選活動,吸引了上萬人參加。4月1日,民盟在緬甸議會補選中贏得45個議席中的43個,取得歷史性勝利。5月2日,民盟領導人翁山蘇姬和另外33名民盟成員就任緬甸人民院議員。
2012年5月29日,翁山蘇姬24年來首次出境訪泰,期間與泰國總理英拉會晤,參加世界經濟論壇東亞會議,並參觀了一個難民營。
2012年7月9日,緬甸全國民主聯盟領導人翁山蘇姬亮相聯邦人民院、即議會下院全體會議,首次以當選議員身份參加議會審議。

競選總統

2013年6月,翁山蘇姬宣布競選緬甸總統。
2015年6月25日,緬甸聯邦議會進行修憲表決,由於軍方議員的反對,未能通過對2008年頒布的憲法中有關總統任職資格和修憲門檻等重要條款的修訂草案。這意味著緬甸全國民主聯盟主席翁山蘇姬無法參加定於2015年晚些時候舉行的總統選舉。

執政之路

緬甸聯邦大選委員會7月8日宣布2015緬甸全國大選將於11月8日舉行。2015年7月11日,民盟主席翁山蘇姬宣布民盟將參加此次大選。
2015年11月8日,緬甸舉行25年來首次公開競爭的全國性大選, 3000多萬民眾積極投票。翁山蘇姬領導緬甸全國民主聯盟在1150個議席中斬獲886席,25年後再次取得壓倒性勝利,開啟緬甸新的歷史。
2015年12月,翁山蘇姬在選後先後與人民院議長吳瑞曼、總統吳登盛和緬軍總司令敏萊昂以及前軍政府首腦丹瑞會面,努力爭取“國家和解”,推動政權在2016年初和平過渡。
2016年4月6日,緬甸國家顧問法在民族議會與人民議會分別討論並通過、經國家總統吳廷覺簽署後生效。根據該法,翁山蘇姬被委任為“國家顧問”。翁山蘇姬與新政府舉行首次內閣會議後宣布將儘快釋放所有政治犯與在押學生。

最新任職

2016年3月17日,緬甸聯邦議會辦公廳發布通告,任命全國民主聯盟(民盟)主席翁山蘇姬為議會發展聯合協商委員會主席。這是自2015年11月8日緬甸全國選舉以來,翁山蘇姬正式獲得的第一個與選舉結果有關的職務。
2016年3月30日,在緬甸新政府宣誓就職儀式及總統權力交接儀式上,緬甸政府正式公布了新政府的部長名單,翁山蘇姬兼任外交部、總統府部、教育部、電力能源部4個部的部長。

人物家庭

翁山蘇姬嫁給了英國學者邁克·阿里斯。
翁山蘇姬和她的英國丈夫翁山蘇姬和她的英國丈夫
早於1970年代,兩人在牛津訂下婚姻盟誓前,研究西藏文化的英國學者邁克·阿里斯已經知道,有一天 命運會叫他們在家與國之間作出抉擇。他清楚知道,眼前這個容顏清麗的妻子絕非一般緬甸女子,她體內流著的是緬甸獨立運動領袖昂山的血,生來就跟國家人民扣連一起。她內心明白,當人民需要她,她必會毫不猶豫付出自己。
婚後十多年,她隨他在牛津靜靜過日子,照顧家庭,讓他專心學術研究,那是他們婚姻中最美好祥和的時光。直至1988年3月,翁山蘇姬以母親中風病危為由,匆匆告別丈夫與兩個兒子,趕返緬甸侍母,想不到此一去,卻是夫妻天涯斷腸之始。此後,阿里斯多次要求到緬甸探妻,均遭到軍政府拒絕。幾經爭取,幾年間兩人只短暫會面五次。
夫妻最後的相聚是在1995年底,可是此後他便不再獲準進入緬甸。1999年3月,阿里斯因癌症在牛津逝世,在軍政府多番阻撓下,翁山蘇姬最終也無法赴英奔喪。翁山蘇姬得知丈夫去世的訊息,悲痛欲絕。軍政權催促她去英國,與兩個兒子團聚。

人物榮譽

拉夫托獎(1990)
薩哈羅夫獎(1990)(2013年10月22日,翁山蘇姬在歐洲議會領取薩哈羅夫人權獎。(註:翁山蘇姬是在1990年贏得薩哈羅夫人權獎的,但是當時正值緬甸軍政府打壓異己的高峰,她因被軟禁而沒有機會前來領獎。))
翁山蘇姬(緬甸聯邦共和國國務資政)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獎(1992)
帕爾梅獎(2005)
美國《時代》周刊2011年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100強,排名第十八。
2018年3月7日,美國大屠殺紀念館宣布撤銷頒發給翁山蘇姬的“埃利·威塞爾人權獎”(Elie Wiesel Award),譴責她不僅沒有制止緬甸軍方對羅興亞少數族裔的“種族清洗”,甚至從未承認這一“罪行”。

對華交往

2011 年12 月,中國駐緬大使應翁山蘇姬多次要求與其舉行首次會面,並提出要同中國保持友好關係。
2015年6月10日至14日,應中國共產黨邀請,由主席翁山蘇姬率領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代表團訪華。
翁山蘇姬訪華翁山蘇姬訪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