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城貓頭獅

翁城貓頭獅

貓頭獅是“貓”態與“獅”形相結合的一種民間舞蹈藝術。清朝康熙年間,貓頭獅藝祖師爺——肖顯聰,因觀貓戲鼠而悟出獅形貓步,把貓的動作與獅的性格結合起來,將平常醒獅頭加以改進,改成為貓頭形,額角和眼睛不怒而威,形態更為機靈威猛。

客家舊俗傳說貓有九條命,獅子威猛驅邪,貓頭獅是英勇、權威、尊貴的象徵,是吉祥瑞獸,可以驅邪趨利,以示吉祥。在民間,舞獅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招財進寶、祈福驅邪。每逢新春佳節或新居落成,商鋪開張或祭祀慶典,必舞貓獅,以示祥瑞,代代相傳。

貓頭獅舞蹈動作以馬步、弓步、跪步、麒麟步、虛步、撲步互相配合,以騰撲、翻滾、游柱為造型,構成整套步法,動作滑稽、風趣,表情逼真、逗人喜愛。集觀賞、娛樂、健身、民俗、表演、交流和競技多種功能於一體,強身健體又能愉悅身心。

翁城貓頭獅是客家習俗中最具歷史人文意義的民俗活動之一,在舞貓頭獅的過程中不僅展現了客家民風喜文、好藝、尚武的客家風貌,也表現出了翁源客家人民崇尚禮儀,追求正義,嚮往美好生活的願望。2018年,翁城貓頭獅被列入廣東省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翁城貓頭獅
  •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藝術
介紹,

介紹

翁城貓頭獅舞,是主要流行在翁源縣翁城、新江等地的一種客家傳統獅舞。明清時期,大量客家人遷徙至翁源的大山中定居,也將家鄉舞貓頭獅的風俗帶到此地。 貓頭獅舞,是一種貓態與獅形相結合的舞獅表演。客家舊俗認為貓有“九命”,且能捕鼠,是保護糧食的能手,獅子剛毅威猛能驅邪趨利,貓頭獅就是勇敢剛毅的象徵。每逢喜慶節日、新居落成、商鋪開張或祭祀慶典等,人們就跳起貓頭獅舞,祈禱平安興旺。
 與廣東大部分地區的醒獅不同,翁源貓頭獅以模仿貓的動作為主,以武術中的馬步、弓步等步伐相互配合,動作幅度小,注重突出貓的機敏與矯健。在表演上,貓頭獅舞情節跌宕、內容豐富,其中“采青”的環節,是整場表演中最驚險、難度最大的部分。
2015年,被列入韶關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18年列入廣東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