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鼬䲁

羽鼬䲁

羽鼬䲁

拉丁學名:Genypterus blacodes

英文名:Pink cusk-eel、Australian rockling

鼬䲁亞科羽鼬䲁屬一種,分布於太平洋、西南大西洋海域,發現於南緯17°~57°範圍內,通常生活在水深300米~550米環境中。

呈粉紅色至橙黃色,背部具有不規則的斑駁圖案,覆蓋著粘稠的塗層。可食用,凍羽鼬䲁魚片商品名為“青衣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羽鼬䲁
  • 拉丁學名:Genypterus blacodes
  • 別稱:小孔羽鼬䲁
  • 二名法:Ophidium blacodes、Genypterus microstom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 亞綱:新鰭魚亞綱 Neopterygii
  • :鼬䲁目 Ophidiiformes
  • 亞目:鼬䲁亞目 Ophidioidei
  • :鼬䲁科 Ophidiidae
  • 亞科:鼬䲁亞科 Ophidiinae
  • :羽鼬䲁屬 Genypterus
  • :blacodes
  • 分布區域:澳大利亞、紐西蘭、智利、巴西等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習性,漁業價值,營養價值,烹飪方式,

形態特徵

體錐形甚延長呈粉色至橙黃色;頭部凹陷,相當雅煉頁重大,約為標準長度的22%;鼻子鈍,眼睛小,有肉質的軌道;嘴部均勻彎曲且大,到達眼後緣,上探提章頜略微位於下頜察戒蒸前方;具一排強大的錐形牙齒,鰓耙短,有微小的鋸齒;有強壯的鰓狀脊柱半嵌民灑射在鰓皮內;前鼻孔小而圓,沒有皮瓣;胸鰭短而圓;腹鰭位於喉嚨區域,位於鰓和胸鰭起源的前方,有兩條細長的線狀射線;背鰭起源於胸鰭中部;臀鰭起源於中體前方,尾部側扁略尖。在頭部的身體和後部有細小的鱗片,側線平行且位於背側輪廓附近,背部有不規則的紅褐色的斑塊的大理石花紋。體長最大可達2米,可重道踏達25公迎戶地斤。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南半球深水海域,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智利巴西等。棲息深度可獄凳海危達1000米。幼魚偶爾也會在河口覓食,主要以魚類、甲殼類動物為食。
種群分布圖種群分布圖

生活習性

主要生活在海底,有時可以棲息在海底的洞穴里。它們也會向水柱上方移動以覓食,在紐西蘭主要是在南島南部海岸和坎貝爾高原周邊被捕獲。

漁業價值

是一種價值較高的魚類,是紐西蘭十大創匯海鮮出口之一。大的、去骨的魚片和厚魚排在烹飪中保持著良好的形狀。2015年出口額為4810萬美元。主要出口市場是中國香港地區、澳大利亞、西班牙、巴西、南非等。

營養價值

富含維生素B12維生素d以及和煙酸(維生素B3)。屬於深海海鮮,是高營養食品,也是蛋白質的重要來源。飽和脂肪含量低,也是Omega 3的良好來源。

烹飪方式

結實的魚肉看起來似鱈魚,但並非鱈魚。適合多種烹飪方法,烘烤、煎炸、水煮、蒸製均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