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裂風毛菊

羽裂風毛菊

羽裂風毛菊(學名:Saussurea pinnatidentata Lipsch.),是桔梗目菊科風毛菊屬的植物。葉片披針形、倒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11厘米;分布內蒙古(烏蘭察布盟、伊克昭盟、巴彥卓爾盟、阿拉善盟)、甘肅(會寧、靖遠、榆中)、青海(同仁)。生於荒坡草地、鹽鹼地及農田,海拔2200-3200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羽裂風毛菊
  • 中文學名:Saussurea pinnatidentata Lipsch.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菜薊族 Cynareae
  • 亞族:飛廉亞族 Carduinae
  • :風毛菊屬 Saussurea
  • 亞屬:附片亞屬 Subgen. Theodorea
  • :羽裂風毛菊
  • 分布區域:中國內蒙、甘肅、青海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植株:多年生草本,高25-80厘米。根紡錘形。
莖直立,有通常具鋸齒的狹翼,基部有殘存的黑褐色葉柄,上部有傘房花序狀分枝或自基部分枝。
基生葉與下部莖葉有葉廈元和章柄,葉片辯探勸披針形、倒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11厘米,寬0.5-2厘米,羽狀半裂、深裂或羽狀鋸齒,頂裂片通常三戒姜享頸角形,側裂片1-5對,線形或長圓形,通常下彎,全部裂片頂端漸尖或急尖,兩面粗糙,被短糙毛或上面無毛;上部莖葉無柄,線狀披針形,戰埋鞏不分裂。
頭狀花序多數,在莖頂排成傘房花序圓錐花序,有小花梗。總苞鐘狀或卵狀獄永陵鐘形訂訂,直徑5-6毫米,被稀疏的蛛絲狀絨毛或無毛;總苞片4-5層,外層卵形,頂端有擴大的有鋸齒的葉質附片,中層與內層線狀披針形,頂端有擴大的膜質紫紅色的邊緣有鋸齒的附片。小花紫色,長備兆良1.1厘米。瘦果淡褐色。冠毛2層,外層短,糙毛狀,內層長,羽毛狀。花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200-3200米的荒坡草地、鹽鹼地及農田。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內蒙古(烏蘭察布盟、伊克昭盟、巴彥卓爾盟、阿拉善盟)、甘肅(會寧、靖遠、榆中)、青海(同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