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翼甘藍

羽翼甘藍

葉牡丹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又名彩葉牡丹、羽衣甘藍、 花包菜, 是原產歐洲的一種2生草花, 屬十字花科甘藍屬, 系包菜的變種。入冬後, 葉牡丹心葉變成紅、紫、乳白等顏色, 有的心葉在著色的同時還 皺, 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地中海至小亞西亞一帶,栽培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00年古希臘就廣為栽培,如今在英國、荷蘭、德國、美國種植較多,且品種各異,有觀賞用羽衣甘藍,亦有菜用羽衣甘藍。我國引種栽培歷史不長,尤其是觀賞羽衣甘藍是近十幾年才有少量種植,也只是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中城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羽翼甘藍
  • 別稱:綠葉甘藍
  • 二名法: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白花菜目
  • :十字花科
  • :芸薹屬
形態特徵,習性,栽培管理,繁殖,園林套用,

形態特徵

羽衣甘藍植株高大,株高為30~40厘米,植株開展度為60厘米,根系發達,分布在30厘米深 的耕作層內。葉片呈長橢圓形,葉背梢被蠟粉,葉緣羽狀分裂並向上捲縮形成皺褶。
羽翼甘藍羽翼甘藍
根: 為圓錐形根系, 主根基部肥大, 並分生出許多側根, 主要根群以 30 cm 耕層中最密集,抗旱能力不強, 但斷根後再生能力強, 移栽後發生新根容易。莖: 有 營養生長期的短縮莖和生殖生長期的花莖。葉: 不同生長期 的葉片形態差異很大, 有幼葉、心 葉、莖生葉等。花: 為復總狀花序, 在中央花 莖的葉腋間可發生一級分枝, 若營養充足,還可發生二、三級分枝開花。 種子: 為紅褐色或黑褐色 , 千粒重3.3-4.59 , 種子 在低 溫條件下可保存2-3年 , 潮濕的南方可保存2年.

習性

羽衣甘藍喜歡冷涼溫和氣候,耐寒,生長適溫為20℃~25℃,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為18℃~25℃,苗期較耐高溫,冬季耐寒、耐凍。
羽翼甘藍羽翼甘藍
根據劉凡多年的育苗經驗,中弱酸性土壤,較低的溫度、較高的空氣濕度及充足的光照條件下,可使羽衣甘藍葉色更鮮嫩.

栽培管理

羽衣甘藍對土壤適應性強,以耕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有機質豐富的壤土地為好。羽衣甘藍不耐澇,雨季應注意排水。

繁殖

羽衣甘藍的育苗可採用營養杯育苗及苗床育苗兩種方式,8~12月份均可育苗移栽。育苗時 先將苗畦澆透,播種後上覆0.5~1厘米厚的細土,畝用種量為30克。出苗後保持苗床濕潤, 幼苗長至5~6片真葉時即可定植到大田。夏季育苗可用遮陽網覆蓋,冬季育苗時注意保溫。羽衣甘藍生長期較長,連續採收時間長,對營養需求量大,整地前施足基肥是其獲得高產的 關鍵。當幼苗長至5~6片真葉時可定植到大田,株距為30厘米,行距為40厘米,畝植3500~ 4000株。營養杯育苗的在定植前可施一次“送嫁肥”,苗床育苗的在冬季定植後可施一次“ 定根肥”,以促進幼苗生長。
定植後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下雨天及時排水防澇。緩苗後及時追肥,採收前需追肥2~3次,以後每隔7~10天追施一次複合肥。

園林套用

觀賞羽衣甘藍由於品種不同,葉色豐富多變,葉形也不盡相同,葉緣有紫紅、綠、紅、粉等顏色,葉面有淡黃、綠等顏色,整個植株形如牡丹,所以觀賞羽衣甘藍也被形象地稱為"葉牡丹"。
用作切花品種的羽衣甘藍莖桿很長,是高瓶切花主材,用羽衣甘藍做主花的插花作品,尤顯清新秀麗、端莊大方、雅而不艷的特點。
觀賞羽翼甘藍 (葉牡丹 ) 在出苗後葉片一直是綠色,但到生長後期,中間的嫩葉開始變成彩色,而且由小到大向外擴展,最後只有最外邊的一層葉是綠色,遠看好像一朵牡丹花,是名副其實的彩葉植物。 同時,觀賞羽翼甘藍 (葉牡丹 ) 耐低溫,觀賞期長,是北方冬季優良的彩色地被植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