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理之性是理學家提出的一種純善的人性。亦稱“天地之性”、“天命之性”、“本然之性”、“理性”。與“氣質之性”相對。
宋張載最先將人性分為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前者是純善的,後者有善有不善。程顥、程頤認為義理之性本於理,即天理,亦即仁、義、禮、智、信、人稟受以為性,未有不善。朱熹說:“天之生此人,無不與之以仁義禮智之理,亦何嘗有不善?”(《玉山講義》)認為人生而具義理之性,但人之生是理與氣的相合,氣有清濁昏明,人因稟氣不同,因而有聖愚賢不肖之別。他還認為義理之性要通過氣質表現出來。
義理之性是理學家提出的一種純善的人性。亦稱“天地之性”、“天命之性”、“本然之性”、“理性”。與“氣質之性”相對。
義理之性是理學家提出的一種純善的人性。亦稱“天地之性”、“天命之性”、“本然之性”、“理性”。與“氣質之性”相對。...
《清代新義理觀之研究》是2007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吳通福。講述了學術界對於考據學風盛行的清代乾嘉時期儒家義理之學存在著種種甚為相異的描述與...
由此引發了兩條發展脈絡,一是三代以降以“欲”為“性”或者說氣質之性的舊傳統,二是晚年孔子所開創的以“德”為“性”或者說義理之性的新傳統。這就是說,...
二、義理之性和氣質之性三、成性與成人第二節 希賢希聖的人格理想一、君子德潤二、豪傑氣象三、聖人境界四、希賢希聖第三節 明辨義利的價值模式...
義命 義舍 義憤 義務論 義務勞動 義利也 義榮義辱 義理之性 義理之學 義務倫理學 義務型職業道德 義理所在 雖刀鋸鼎鑊 有所不避 丸山竹秋 丸山敏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