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和平區南市東興大街93號,占地面積7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群英始建於1920年,雖經歷代變革,曾是茶園、戲院、影院,但群英的名字始終未變 。它是軍閥時期江蘇督辦李純的東興房產公司所建,原名叫“群英書館”,後改為群英茶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群英影院
- 地址:天津市和平區南市東興大街93號
20世紀30年代更名群英影院,對外營業放映。到30年代後期演戲。1940年後經過裝修正式改名群英戲院,主要演雜耍( 即曲藝、相聲、魔術等),當時有著名京韻大鼓演員小嵐雲、魏喜奎,相聲演員侯寶林、郭啟儒 ,單弦名家榮劍塵等在此演出。到1945年後又改演話劇,主要演員陶露萍、霍克家等。不久又演雜耍,有時交叉進行。1947年後,天津兄弟劇團來此演出 ,相聲演員小蘑菇(常寶堃)為團長,其中有相聲演員趙佩茹、蘇文茂、魔術大師陳亞南、陳亞華等,演出形式多樣活潑 ,豐富多彩。上座率較高。
解放前群英觀眾廳是長條椅子,每條坐4—5人,能容納七、八百人,樓上包廂。
1950年 — 1952年改演京劇,首次來演的四小名旦毛世來,場場滿座 ,隨後由四大名旦尚小雲之子尚長林,奚嘯伯、裘盛戎、李多奎等名家先後在群英演出,當時轟動全市。
1952年由市文化局接管,成為國營戲院。1956年交區政府文化科領導。
1956—1966年由市演出公司按月統一安排劇團,半月輪換一次 ,劇種較多 , 包括京劇、梆子、評戲、曲藝雜技等輪流上演,一般均為區屬劇團和外縣劇團,有時也有市屬團。50年代傳統戲為主,60年代主要上演現代戲。
在1963年—1965年間改革售票辦法,實行計時收費。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停業,1970年—1975,為配合當時的教育改為“幻燈館”,映出幻燈《萬人坑》、《 趙老柱家史》等。
1977年初改映電影,改名群英影院。1977—1980年是電影興旺時期,每天放映7—8場均滿座,甚至加特早場和特晚場 ,當時群英每月收入高達4萬元,少則2萬多元。
1981年以後電影形勢走下坡路,收入逐年下降,團體票逐步減少,再加上70多年舊老建築條件差,影響業務開展 ,上座率銳減。從1987年開始開展第三產業,增加錄像業務、小賣部,1988年增加豪華檯球室。1991年停映電影全改映錄像 ,並在樓上增加豪華錄像廳。1992年在河西區桃園村街文化站建立錄像分院。1995年11月進行大修改造,1996年2月10日竣工開業。經營項目改以滾軸溜冰為主。2000年1月,滾軸溜冰難以維持,場地出租改為舞廳,半年後舞廳經營陷入困境,經營者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