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經見智錄

群經見智錄

《群經見智錄》是192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惲鐵樵。本書系惲氏為闡發《內經》要旨,批駁余雲岫攻擊《內經》之謬說而作。本書對《內經》理論大膽提出了新見解,對學者有頗多啟發。

基本介紹

  • 書名:《群經見智錄》
  • 作者惲鐵樵
  • 類別:醫學
  • 出版時間:1922年
簡介,作者簡介,寫作背景,內容提要,學術思想,歷史評介,版本流傳,

簡介

本書成書並刊行於1922年。為《藥盦醫學叢書》之一種。

作者簡介

惲樹珏(1875~1935年),字鐵樵,別號黃山、冷風、焦木,江蘇武進人。惲樹珏出身官吏家庭,1906年畢業於南洋公學,1911年入商務印書館為編譯,次年主編《小說月報》,譯述西方小說,風靡一時。因喪子之痛,遂發憤究心醫術,曾辣放酷就學於傷寒名家汪蓮石,並鑽研《內經》、《傷寒論》等古典醫籍,1920年在上海懸壺以醫為業,積極參加批駁當時的排斥和消滅中醫的謬論,又創辦鐵樵中醫函授學校,以醫聞於當時。
惲鐵樵惲鐵樵

寫作背景

為了使退化的中醫進步,零亂的學術整齊,惲鐵樵一掃引經考據的陳規辨駝陋習,不因襲前人的成見,不附和時行的見解,獨闢蹊徑,革新舊說,比較全面系統地整理了中醫經典及重要著作,首先他針對《靈素商兌》的攻擊,在1922年發表了聞世之作《群經見智錄》 。他研究了《內經》理論的原委實質,提出了“四時五臟”的觀點,認為古人把四時看作是萬事萬物變化的支配力量,也是古人認識事物變化的方法,由四時的風寒暑濕產生了六氣;生長化收藏產生了五行,再由四時五行派生出五臟,因此四時是內經的骨幹,“內經之五臟非血肉之五臟,乃四時的五臟”。他從方法論的高度揭示了中醫理論,特別是藏象學說的秘奧,展示了古代醫家一條樸實的、可以理解、捉摸的思路,駁斥了《靈素商兌》的攻擊,捍衛了中醫學術的完整性。

內容提要

自序:
凡治中醫者,罔不知《素問》《靈樞》《傷寒》《金匱》之可貴。卒之治醫者,或不讀以上四書,或雖讀之而茫然所得。不敢用其方,即用之亦不能盡其變,則且功過不相當。若是者,亦安在永紋墓其可貴載!
自世風不古,淺者忌人能而炫其能,炫者愈多,其說愈枝,去真愈遠,有真能者偶發臘故坑歸一言,則眾讙亂之,必使緘口結舌然後已。彼能者,自度口給不足御人,袖手而退,甘心抱殘守缺,思得其人以傳之。卒之不得其人,則其所能者漸就淹沒。蓋學術不見重於世也久矣。
晚近歐亞溝通,我黃農華胄,在在相形見絀,幾無一長可錄。推究因果,豈不以此?固不獨醫學為然。然紫色奪朱,鄭聲亂雅,其最難辨識者,必其最精深者。故百凡藝術之衰歇,醫為尤甚。鄙人治醫才十年耳,其始知並世醫家之技能,其後知宋元以下醫家之著述。就各家著述,得略知《傷寒論》之方藥,以之治病多驗,然總未奠確立不拔之機。偶讀西醫余雲岫《靈素商兌》一書,未嘗不廢然思返也。是時應親友之招,目不暇給,間有西醫謝不敏,不佞治之竟愈者,而治病之方竟出自《傷寒》。而仲聖《傷寒》自序,則謂撰用《素問》,其始因《素問》難讀而畏之。因《素問》滿紙五行甲子而愈畏之。然因仲聖之序而讀《難經》,因而羅列《千金方》《巢氏病源》《甲乙經》諸書,復從諸書以證仲景之聖,稍有所得,則益信《素問》。間嘗思之,醫書浩瀚,必通《素問》,然後得其綱領;《素問》難讀,必通甲子五行,然後破竹而下。偶閱張介賓《圖翼》,而朽鑽滲悟《易經》所謂四象八卦;從四象八卦,而悟《內經》所謂氣運,因而得甲子之說、得五行之說。於是知《易經》無所謂神秘,《內經》無所謂神秘。王冰、張隱庵註疏可商處甚多,其所以然,總以《內經》有神秘,故不能渙然訂阿擔冰釋。而明清諸家,因一王叔和紛爭聚訟,真眾讙耳,不佞已確知《內經》之可貴。若雲治病,功過相掩,則尚有志未逮,世有繼我而起者,庶是編比之五夜雞聲,去大明出地而不遠矣。是故不敢自秘,九原不作,其書長存,見仁見智,在人自擇,我不能見其全,此見智錄所以名也。
壬戍(1922) 七月既望 武進 惲鐵樵 自識
卷汗茅榆煮一首論《內經》之發源、成書、讀法及總提綱,次述《內經》與《易經》關係,以及五行、四時、甲子等相關問題;卷二通過對扁鵲、倉公醫案之剖析,以及《內經》治法與仲景《傷寒論》之互證、標本中氣、七損八益等專題討論,以求證古本《內經》,並說明古人如何運用《內經》法則;卷三系其對余氏《靈素商兌》詆毀《內經》、否定陰陽五行學說所作的專篇論辯。
《群經見智錄》目次
自序
卷一:
1.《內經》發源第一
春秋時當有別本《內經》
2.《內經》成書第二
2.1《內》《外》經
2.2 漢以前無《內經》
2.3《內經》有三種文字
3.《內經》讀法第三
3.1 當以懷疑的眼光讀《內經》
3.2 錯簡舉例
3.3 錯簡誤注舉例
3.4 經文不誤 注家誤釋舉例
3.5 訛字舉例
3.6 宜博考唐以前名家之說
3.7 宜集中精力 勿講外觀
4.《內經》之總提綱第四
4.1 神轉不回 回則不轉
4.2 張注之商榷
4.3 王注之商榷
4.4 釋義
5.《易經》第五
5.1《易經》無神秘
5.2《易》之基礎在四時
5.3 萬物愈變愈繁
5.4 物競天擇
6. 余之太極第六
6.1 始於八、終於六十四
6.2 周邵之太極圖
6.3 太極當以漸擴大
6.4 六十四之意義
6.5 新陳代謝
7.《內經》與《易經》第七
7.1 《內經》與《易經》吻合之處
7.2 《內經》言質
7.3 六十四為人生壽命之數
7.4 《內經》有五行、甲子之所以然
7.5 “大氣舉之”之真詮
7.6 氣運學說有研究之價值
7.7 釋疑當研究五行、甲子
8. 五行之研究第八
8.1 五行為近人詬病
8.2 五行為四時之代名詞
8.3 五行相生之理
8.4 五行相剋之理
8.5 五行六氣為賓 四時為主
9. 四時為主第九
9.1 氣血運行以四時為法則
9.2 四時的五臟
9.3 中西病理之不同
9.4 道在於一
10. 甲子之研究第十
10.1 甲子紀數之說
10.2 甲子所以齊不齊
10.3 天干地支數之由來
10.4 乾支只是五六
10.5 “天不足西北”釋疑
10.6 甲子合五行宜有更圓滿解釋
卷二
11. 扁鵲醫案第十一
11.1 《史記·扁鵲傳》第一案
11.2 《扁鵲傳》第二案
12. 倉公醫案第十二
12.1 齊中御府長信案
12.2 齊王后弟宋建案
12.3 齊王侍醫遂案
13. 仲景傷寒論第十三
13.1 《內經》治法與《傷寒》互證之一斑
13.2 “即病、不即病”存疑
14. 標本中氣之研究第十四
14.1 從各家注釋,則有三個疑問
14.2 六氣標本從天運來
14.3 厥陰、少陽釋義
14.4 夏季之少陰、太陽
14.5 太陰、陽明
14.6 冬季之少陰、太陽
14.7 《傷寒》僅言足經之故
15. 七損八益第十五
15.1 各家注釋之矛盾
15.2 七損八益為自然的
15.3 釋“同出異名”
卷三
16.《靈素商兌》第十六
16.1《靈素商兌》之可商
16.2 結論
正文
卷一
1.《內經》發源第一
春秋時當有別本《內經》
《內經》托始於黃帝,盡人知其不確,然其發源則甚遠。今本《內經》為王冰修改之書,王冰之前,必更經多次集合與刪節。今本去原本甚遠,不能以文字推測也。今就《左傳》秦和之言一探討之,頗有可推想《內經》發源之遠者。
秦和診晉候之言曰:“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為五色,征為五聲,淫生六疾。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分為四時,序為五節,過則為災。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陽物而晦時,淫則生內熱蠱惑之疾。”趙孟曰:“何為蠱?”曰:“淫溺惑亂之所生也。於文,皿蟲為蠱,谷之蜚亦為蠱。在《周易》,‘女惑男,風落山,謂之蠱’,皆同物也。”
《內經》以氣屬天,以味屬地,以五色、五聲配五臟,與“天有六氣”數語盡合。唯《素問》之六氣為風寒暑濕燥火,此雲陰陽風雨晦明;《內經》云:“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與此處“陰淫寒疾,陽淫熱疾”六句亦不同。晉候淫溺惑亂而病蠱,意當與《玉機真藏論》“少腹冤熱而痛出白”之病同。
秦和引文字為說,引谷蜚為說,引《周易》為說,獨不及《內經》,何也。《漢書·藝文志》有《黃帝內經》、《黃帝外經》,又有《扁鵲內外經》、《白氏內外經》,其書皆無可考證。意扁鵲之著《內經》者,當是軒岐時人;戰國時盧醫治扁鵲之書,因號扁鵲,亦未可知。果爾,春秋時當有數種《內經》,且其書必為醫師所秘藏,故不見於他種載籍。秦和所以獨不及《內經》,又或者秦和博學,文學亦長,因“風寒暑濕燥火”為醫家術語,語之不知醫者,不易索解,不如“陰陽風雨晦明”為普通語言,不煩疏證,因而變其文以說。二者均未可知。僅據秦和之說,已可想見醫學在春秋以前至少有千數百年歷史,且可知春秋以前早已有《內經》之書。籍非醫者秘不示人,《內經》之書名斷無不見於他種古籍之理。《漢書·藝文志》所以有《內經》之名,則因漢朝求遺書也。
2.《內經》成書第二
2.1《內》《外》經
《內經》之名,始見於《漢書·藝文志》。漢文帝時,淳于意奏對,猶言《黃帝扁鵲脈書》,不名《內經》。觀意奏對各醫案,是所謂《黃帝扁鵲脈書》者,當即今本《內經》(說詳下章)。第觀倉公醫案,以脈色為主,則公乘陽慶所有者,當僅為今本《內經》之一部分,故不言《內經》而言脈書。內者,對於外之辭。有《內經》,自必有《外經》。《外經》今不傳,以《莊子·內外篇》例之,猶可得其想像。《莊子》成序云:“內以待外立名,內則談於理本,外則語其事跡。事雖彰著,非理不通;理既幽微,非事莫顯。”又,《內經》有“上經下經”、“揆度奇恆”之語,《病能篇》曰:“上經者,言氣之通天;下經者,言病之變化”亦是一例。準此,《內經》當為論患病原理之書,《外經》當為論治病方法之書。
2.2漢以前無《內經》
然無論內外經,當非漢以前所有,其緣因無他,簡策本不便,學問以記誦。戰國時,學者競言著述,醫師則秘其真者,宣布其偽者;或傳授子弟,秘其一部分,宣布一部分。醫學在當時遂不能露頭角於學界。而和、緩、越人,僅僅以名醫見稱。推究所以致此之由,厥有二端:其一為自私自利而秘,孫真人謂“江南諸師秘《仲景藥方》不傳”,以後例前,當相去不遠;其二為珍惜學術而秘,故《內經》常言“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傳”,以故公乘陽慶謂倉公“盡去而所學,非是也”。《內經》言脈者,僅《脈要精微》、《平人氣象》等數篇。倉公所得,似不止此數;《倉公傳》中所用方名,亦為今《內經》所無,殆無不因於“秘”之一字。《內經》之名不見於漢以前之書,是不得謂漢以前有《內經》也。
2.3《內經》有三種文字
《漢書·藝文志》云:“漢興,改秦之敗,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孝武時,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又,河間獻王、淮南王,亦競求遺書。意《內經》必於此時出世,以獻書可以得上賞也。夫既人守其師說,秘不示人,必多訛誤,此時之《內經》,必不易讀,故仲景《傷寒》序雲“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則因難讀,讀者少也。
獻書為求賞,自多多益善,故一時內外經並出,且至三家之多。且既人守師說,必彼此互異,或此有彼無,又必就所得數十種校勘一過,則必曾經侍醫李柱國之手,有所增損刪潤。然今日《內經》中,有春秋以前文字,有戰國時人文字,有西漢人文字也。故其古者甚古,如《太始天元冊》文“太虛寥廓,肇基化元”等十四句,絕似太公《陰符經》、老子《道德經》。《內經》中凡類此之文字,皆饒有古意,所當深思潛玩者。劣者甚劣,如岐伯對黃帝雲“此所謂聖人易語,良馬易馭”,此豈古代臣下對君主所宜有?較之《尚書》都俞吁沸,寧不有雅鄭之辯?凡若此者,恐皆識字不多之醫生所為,而為李柱國、王冰修改時淘汰未盡者。其平易通順,類《禮記》中《防記》、《樂記》諸篇者,疑皆西漢人手筆也。宋儒謂《素問》為戰國時人所為,蓋未深考,想當然耳。
3.《內經》讀法第三
3.1 當以懷疑的眼光讀《內經》
居今日而欲知《內經》,當先研究《內經》讀法。讀法奈何?曰,就《內經》讀《內經》,不易通也。《內經》之成書,既如上章之所述,則不但文字複雜,理論亦必不能首尾貫通。觀今《內經》篇次,氣運七篇之外,余篇全不銜接,可知非原書體例;而六氣、五藏、五聲、五色、五味,全書一律,無“陰陽風雨晦明”等字樣錯雜其間,必曾經修改故也。
《漢書》以前不見“內經”之名,而漢書之“內經”多至六種。考《漢書》撰成之日至仲景之世,才及百年,而所謂“黃帝外經”、“扁鵲、白氏內外經”五種之名,均不見於著述,嗣後亦遂無可考者,忽然而有,忽然而無,殊不可解。如謂經董卓之亂,乘輿播遷,書遂散軼,則後世必有得之者。今考仲景以下,王叔和、皇甫謐、孫思邈均不言,是仲景之前已無此書。豈西漢時獻書者惟利是圖,多立名目,其實“扁鵲、白氏”者仍不過《黃帝內經》,後遂廢去兩種,僅存《黃帝內經》歟?
又,所謂“扁鵲內經”者,豈即今之《難經》歟?《難經》之名僅見於《新唐書·藝文志》,他無可考。即以文論,亦決非仲景以前文字。然則仲景以前,別有《難經》歟?仲景所根據之《難經》,若即《扁鵲內經》,又以何時改名乎?
各種古書,當以醫籍為最不可究詰,其所以然之故,業醫者私心多而通人少也。總之,無論是否如此,吾儕今日讀《內經》,當以懷疑的眼光讀之,不當盲無別擇,一味信仰,遇不可解之處,曲為之說。甚且原文不誤,注釋反誤,如張志聰之注《內經》,則流弊無窮矣。
3.2 錯簡舉例
《內經》之章節,錯簡甚多。例如《靈蘭秘典論》云:“未至而至,此為太過。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也,命曰氣淫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王冰注云:“此上十字,文義不論,古人錯簡。次後‘五治’下,乃其義也。今朱書之。”此是王注朱書之有跡可尋者,全書類此者尚多。
3.3 錯簡誤注舉例
其次,書本錯簡,王注曲為之說者,亦復不少。例如《刺熱論篇》第一節:“肝熱病者,小便先黃,腹痛,多臥,身熱。”第三節云:“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煩心,顏青,欲嘔,身熱。”此兩節明明當互易。凡病黃者,小便無不黃。《內經》以五行五色分隸五藏,黃,脾之色也;青,肝之色也。如雲“脾病而色青,為木乘土;肝病而溲黃,為肝虛,脾無所制,因薄所不勝而見黃色”,然則第二節“心熱病者,……面赤無汗”,何以不雲“面白”和“面黑”?一章之中不能自亂其例,此又可以反證吾說者也。
惟《甲乙經》於此兩節不認為錯簡,而去“顏青”二字。王冰因《甲乙經》在前,遂亦不復更正。注第一節云:“肝之脈,循陰器,抵小腹而上,故小便先黃,腹痛,多臥也。”按:多臥為脾病,脾為濕困則嗜臥;肝虛者多驚,肝鬱者善怒,恆苦不能成寐。王注如此解釋,則於“多臥”兩字,囫圇吞棗矣。其注第三節云:“胃之脈,起於鼻,交額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偱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故先頭重,頰痛,顏青也。”按:此處不當引胃脈,而當引足厥陰之脈。足厥陰脈偱陰器抵少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胸脅,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文中之“頰痛”字,當是少陽之兼見者。且如王注,“顏青”兩字亦只滑過,是不可為訓也。
3.4 經文不誤注家誤釋舉例
其次,各家誤解經文,致文理不順,病理亦舛。遇此等處,覺理論不圓滿,即當多方思考,務使底面平復,恰心貴當而後已。例如《生氣通天論》云:“風客淫氣,精乃亡,邪傷肝也。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脈痔;因而大飲,則氣逆;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王冰注云:“風氣通於肝,風薄則熱起水乾,腎氣不營,精乃亡。亡,無也。”《新校正》引全元起注云:“淫氣者,陰陽之亂氣。”張隱庵釋:“精乃亡,為出精。”今按:各家於三個“因而”,全無理會。不佞疑此節文字為西漢人手筆,故文選字順,轉折分明,本絕無難解之處,不知何因,各家盡誤。今試申鄙意,釋之如下。
“風客淫氣”,謂風客於人身,而浸淫於氣分。“精乃亡”者,精氣於是日以消亡。乃,始也。“邪傷肝也”句,是自下註腳,即:何以精氣日以消亡?因為邪傷肝也。精氣既日以消亡,應當如何珍攝?卻又“因而飽食”、“因而大飲”、“因而強力”,則當見“痔”與“氣逆”與“骨壞”之病。“因而飽食”三句,是說不知攝生。三個“因而”,跟著上文“乃”字來。“因而”字意義,等於《孟子》“牛羊又從而牧之”句之“又從而”三字。須知“風客淫氣”,“風”為主詞,“客”為動詞,“氣”為受詞,“淫”為副詞。“精乃亡”句,“乃”字亦副詞。“淫”言風之若何客。“乃”謂精之逐漸亡,不得將“淫氣”字釋為一個名詞,亦不得將“乃”字取消,釋為“無精”或“出精”。
全書類此者雖不多,然即不佞所發見者,已不止一二處也。
3.5 訛字舉例
其次,為字之錯誤。例如“肺移寒於腎,為湧水。湧水者,按其腹不堅,水氣客於大腸,疾行腸鳴濯濯如囊裹漿,水之病也。”《甲乙經》“水之病也”四字,作“治主肺者”。似此之類,多不勝舉。不能認為《甲乙經》與《素問》之不同為偶然,為無關係,當推究其何由而異?二書之說孰長?當何去何從?凡此皆極難,須於讀書時用札記,積年累月,雖僅得數條,亦不為少。不佞尚病未能,第能貢其法於吾同業。倘仿而行之,數年之後,必有異也。
3.6 宜博考唐以前名家之說
其次,當博考唐以前醫家之學說,以推求《內經》之旨趣,為此者,有兩種意義。
其一,可以分析《內經》之真偽。
吾儕居數千年以下,讀數千年以上之書,以為極難。而《內經》之成書,既如吾以上所言,即文字論,已有三種,其中背於經旨而無跡象可求者,當不在少數。訛誤處既無跡象可求,以意會之,相去彌遠,必當有證據,有比例。既得證與例,然後有系統,有範圍。既定系統與範圍,然後不合此系統、不在此范
吾聞歐洲文化復興時代,學者研究柏拉圖之學說,以其弟子亞里士多德之書為標準。凡亞里士多德書中所稱引者,定為真柏拉圖之書;所未稱引者,定為非柏拉圖之書。吾儕若采此法以讀《內經》,用唐以前諸名家之書以證《內經》,彼等去古未遠,總較後人所見為真。彼等所言,有顯然與《內經》之某節相背者,即此一節《內經》則在可疑之列。若此,雖不必盡中肯綮,已相去不遠。更進一層,將諸名家學說互動印證,則當能得其統系、得其範圍。
前此諸注家,往往據《內經》以駁正諸名家之說,其事適相反。夫據《內經》以駁後賢,乍視之,若甚正當;細按之,乃不合理論。此為學問之出發點。此點既誤,人各見其一偏,於是糾紛並起,甚至門戶水火,甚囂塵上。時至今日,《內經》之殘缺不全,依然如故,擲光陰於虛牝,無謂已甚,則此誤點之關係,殊非細故也。
其二,可以實地套用,用《內經》學理以診病。
須知書與病恆不相謀,往往有讀書雖多,臨病榻則茫然無措者。以故人之病,病病多;醫之病,病方少。蓋書有定而病無定。以有定之書應無定之病,其道必窮。
譬之《傷寒》麻、桂兩方,《傷寒論》之定例;風傷衛,有汗、惡風;寒傷榮,無汗、惡寒。有汗用桂枝,無汗用麻黃。釋之者曰:“惡風者,見風則惡;惡寒者,雖無風亦自惡寒也。”然則今有病人,處深房密室重帷之中,而發熱、有汗、惡寒,則醫當窮於應付,謂是寒傷榮,則不當有汗;謂是風傷衛,則不當無風而亦惡寒。因之用麻黃或桂枝,不能有真知灼見,稱有不當,禍不旋踵,則歸咎《傷寒論》。故時醫有恆言曰:“十年讀書,天下無可治之病。”凡若此者,皆為不善讀書之人。醫不讀書,若何為醫?豈真行醫者不必多識字乎?仲景序《傷寒》云:“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終順舊。”此數語,樸實忠厚,耐人尋味。
推究所以不善讀書,皆因中國學術不能循序漸進,必待一旦豁然貫通之故。不佞常謂:中國人治學,為太極式的;西國人治學,為寶塔式的。西人治學,由淺入深,愈深則人數愈少,至於峰極,全國或僅得一人。而其學則有階級可循,持之以恆,盡人可以造就,大有“發奮為雄,安在無土不王”之雅?中人治學,如宋人所謂無極,混混沌沌,不知經幾何年月,忽然判分兩儀,從此兩儀而四象,而八卦,千頭萬緒,包舉萬有,故鄙諺有曰:“一法通,萬法通。”其所成就,視其所積,積厚者厚,薄者薄。既成之後,鍥而不捨,則亦可以漸擴充其範圍,惟不必盡人皆可造就,故詩有“別腸”,文曰“慧業”。若改此太極式,用寶塔式,輒扦格不如,此亦事理之最奇特者。是故,苟非性之所近而治醫,總不免事倍功半。“十年讀書,無可治之病”,亦深知甘苦之言也。
雖然讀有方之書,施之實用,在性與醫近,而能讀書者,原不甚難;讀無方之書如《內經》者,而欲施諸實用,恐非有十倍常人智慧之人而又苦學,不能為工。倉公之脈色,仲景之湯藥,皆運用無方之書而施諸實用者,誠不得不推為醫中聖人也
3.7 宜集中精力,勿講外觀
所謂施諸實用者,非於方案中引一二句《內經》以壯門面之謂。吾觀《古今醫案》,案中引證《內經》各條,皆不免意在裝潢門面。王冰注《內經》,可商處尚多;若隱庵之注,實功不掩過,而陳修園推崇備至,此可見歷來醫家之不求甚解,然則彼引證《內經》者,非裝潢門面而何?仲景《傷寒》撰用《素問》,乃全書不見引證《內經》,僅序例中《陰陽應象論》數語,其餘無跡象可尋,此真能讀《內經》者。吾願今後醫家以能真實運用《內徑》為目的,不必講外觀,精神有所專注,然後收效乃宏。專講門面,荒其真實功夫矣。

學術思想

惲氏認為《內經》與《易經》原理相通,均以四時為基礎,以“少壯老病已、生長化收藏”之變化為其運動形式,皆言天人之理。所異者,《內經》言五行、甲子者皆本諸天地陰陽四時之變化,以詳人身疾病之逆順;《易經》則泛言陰陽之消長而論吉凶治亂之道,等等。故書中強調“易理既明,則《內經》所有、《易經》所無者,可以知其所以然之故”,從而有助於理解和把握《內經》之基本精神。惲氏還強調“揆度奇恆,道在於一,神轉不回,回則不轉”,是《內經》之總綱領,並從“《內經》認定人類生老病死,皆受四時寒暑之支配,故以四時為全書之總骨幹。四時有風寒暑濕之變化,則立六氣之說以屬之於天;四時有生長收藏之變化,則立五行之說以屬之於地。五行、六氣,皆所以說明四時者也”的角度,進一步論證人身氣血運行、臟腑氣化,亦均以四時為法則,順之則不病,逆之則為病。在人當使其臟腑之氣與天地運行之氣合而為一,順時以養生;在醫須揆度奇恆,辨其回或轉,可察人病或不病。由是,惲氏總以陰陽四時五臟氣化之說為綱,反覆申述醫家之陰陽五行與陰陽家之五行說有本質的區別,絕無虛妄迷信成分。此外,惲氏還據理駁斥了《靈素商兌》否定中醫理論之謬誤,且從中西之學的研究角度、方法等方面加以對比分析,反對穿鑿附會地以西說否定《內經》之科學價值。
靈素商兌靈素商兌

歷史評介

本書“說理溝通中西,論述斟酌古今,不落前人案臼,不襲西書成說”(《藥盦醫學叢書·文苑集》引章巨膺語),對《內經》學術理論的闡述頗有獨到見解,為後人冶學《內經》所重視。

版本流傳

現存1922年武進惲氏鉛印本、民國章氏醫寓鉛印本等多種刊本。
壬戍(1922) 七月既望 武進 惲鐵樵 自識
卷一首論《內經》之發源、成書、讀法及總提綱,次述《內經》與《易經》關係,以及五行、四時、甲子等相關問題;卷二通過對扁鵲、倉公醫案之剖析,以及《內經》治法與仲景《傷寒論》之互證、標本中氣、七損八益等專題討論,以求證古本《內經》,並說明古人如何運用《內經》法則;卷三系其對余氏《靈素商兌》詆毀《內經》、否定陰陽五行學說所作的專篇論辯。
《群經見智錄》目次
自序
卷一:
1.《內經》發源第一
春秋時當有別本《內經》
2.《內經》成書第二
2.1《內》《外》經
2.2 漢以前無《內經》
2.3《內經》有三種文字
3.《內經》讀法第三
3.1 當以懷疑的眼光讀《內經》
3.2 錯簡舉例
3.3 錯簡誤注舉例
3.4 經文不誤 注家誤釋舉例
3.5 訛字舉例
3.6 宜博考唐以前名家之說
3.7 宜集中精力 勿講外觀
4.《內經》之總提綱第四
4.1 神轉不回 回則不轉
4.2 張注之商榷
4.3 王注之商榷
4.4 釋義
5.《易經》第五
5.1《易經》無神秘
5.2《易》之基礎在四時
5.3 萬物愈變愈繁
5.4 物競天擇
6. 余之太極第六
6.1 始於八、終於六十四
6.2 周邵之太極圖
6.3 太極當以漸擴大
6.4 六十四之意義
6.5 新陳代謝
7.《內經》與《易經》第七
7.1 《內經》與《易經》吻合之處
7.2 《內經》言質
7.3 六十四為人生壽命之數
7.4 《內經》有五行、甲子之所以然
7.5 “大氣舉之”之真詮
7.6 氣運學說有研究之價值
7.7 釋疑當研究五行、甲子
8. 五行之研究第八
8.1 五行為近人詬病
8.2 五行為四時之代名詞
8.3 五行相生之理
8.4 五行相剋之理
8.5 五行六氣為賓 四時為主
9. 四時為主第九
9.1 氣血運行以四時為法則
9.2 四時的五臟
9.3 中西病理之不同
9.4 道在於一
10. 甲子之研究第十
10.1 甲子紀數之說
10.2 甲子所以齊不齊
10.3 天干地支數之由來
10.4 乾支只是五六
10.5 “天不足西北”釋疑
10.6 甲子合五行宜有更圓滿解釋
卷二
11. 扁鵲醫案第十一
11.1 《史記·扁鵲傳》第一案
11.2 《扁鵲傳》第二案
12. 倉公醫案第十二
12.1 齊中御府長信案
12.2 齊王后弟宋建案
12.3 齊王侍醫遂案
13. 仲景傷寒論第十三
13.1 《內經》治法與《傷寒》互證之一斑
13.2 “即病、不即病”存疑
14. 標本中氣之研究第十四
14.1 從各家注釋,則有三個疑問
14.2 六氣標本從天運來
14.3 厥陰、少陽釋義
14.4 夏季之少陰、太陽
14.5 太陰、陽明
14.6 冬季之少陰、太陽
14.7 《傷寒》僅言足經之故
15. 七損八益第十五
15.1 各家注釋之矛盾
15.2 七損八益為自然的
15.3 釋“同出異名”
卷三
16.《靈素商兌》第十六
16.1《靈素商兌》之可商
16.2 結論
正文
卷一
1.《內經》發源第一
春秋時當有別本《內經》
《內經》托始於黃帝,盡人知其不確,然其發源則甚遠。今本《內經》為王冰修改之書,王冰之前,必更經多次集合與刪節。今本去原本甚遠,不能以文字推測也。今就《左傳》秦和之言一探討之,頗有可推想《內經》發源之遠者。
秦和診晉候之言曰:“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為五色,征為五聲,淫生六疾。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分為四時,序為五節,過則為災。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陽物而晦時,淫則生內熱蠱惑之疾。”趙孟曰:“何為蠱?”曰:“淫溺惑亂之所生也。於文,皿蟲為蠱,谷之蜚亦為蠱。在《周易》,‘女惑男,風落山,謂之蠱’,皆同物也。”
《內經》以氣屬天,以味屬地,以五色、五聲配五臟,與“天有六氣”數語盡合。唯《素問》之六氣為風寒暑濕燥火,此雲陰陽風雨晦明;《內經》云:“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與此處“陰淫寒疾,陽淫熱疾”六句亦不同。晉候淫溺惑亂而病蠱,意當與《玉機真藏論》“少腹冤熱而痛出白”之病同。
秦和引文字為說,引谷蜚為說,引《周易》為說,獨不及《內經》,何也。《漢書·藝文志》有《黃帝內經》、《黃帝外經》,又有《扁鵲內外經》、《白氏內外經》,其書皆無可考證。意扁鵲之著《內經》者,當是軒岐時人;戰國時盧醫治扁鵲之書,因號扁鵲,亦未可知。果爾,春秋時當有數種《內經》,且其書必為醫師所秘藏,故不見於他種載籍。秦和所以獨不及《內經》,又或者秦和博學,文學亦長,因“風寒暑濕燥火”為醫家術語,語之不知醫者,不易索解,不如“陰陽風雨晦明”為普通語言,不煩疏證,因而變其文以說。二者均未可知。僅據秦和之說,已可想見醫學在春秋以前至少有千數百年歷史,且可知春秋以前早已有《內經》之書。籍非醫者秘不示人,《內經》之書名斷無不見於他種古籍之理。《漢書·藝文志》所以有《內經》之名,則因漢朝求遺書也。
2.《內經》成書第二
2.1《內》《外》經
《內經》之名,始見於《漢書·藝文志》。漢文帝時,淳于意奏對,猶言《黃帝扁鵲脈書》,不名《內經》。觀意奏對各醫案,是所謂《黃帝扁鵲脈書》者,當即今本《內經》(說詳下章)。第觀倉公醫案,以脈色為主,則公乘陽慶所有者,當僅為今本《內經》之一部分,故不言《內經》而言脈書。內者,對於外之辭。有《內經》,自必有《外經》。《外經》今不傳,以《莊子·內外篇》例之,猶可得其想像。《莊子》成序云:“內以待外立名,內則談於理本,外則語其事跡。事雖彰著,非理不通;理既幽微,非事莫顯。”又,《內經》有“上經下經”、“揆度奇恆”之語,《病能篇》曰:“上經者,言氣之通天;下經者,言病之變化”亦是一例。準此,《內經》當為論患病原理之書,《外經》當為論治病方法之書。
2.2漢以前無《內經》
然無論內外經,當非漢以前所有,其緣因無他,簡策本不便,學問以記誦。戰國時,學者競言著述,醫師則秘其真者,宣布其偽者;或傳授子弟,秘其一部分,宣布一部分。醫學在當時遂不能露頭角於學界。而和、緩、越人,僅僅以名醫見稱。推究所以致此之由,厥有二端:其一為自私自利而秘,孫真人謂“江南諸師秘《仲景藥方》不傳”,以後例前,當相去不遠;其二為珍惜學術而秘,故《內經》常言“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傳”,以故公乘陽慶謂倉公“盡去而所學,非是也”。《內經》言脈者,僅《脈要精微》、《平人氣象》等數篇。倉公所得,似不止此數;《倉公傳》中所用方名,亦為今《內經》所無,殆無不因於“秘”之一字。《內經》之名不見於漢以前之書,是不得謂漢以前有《內經》也。
2.3《內經》有三種文字
《漢書·藝文志》云:“漢興,改秦之敗,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孝武時,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又,河間獻王、淮南王,亦競求遺書。意《內經》必於此時出世,以獻書可以得上賞也。夫既人守其師說,秘不示人,必多訛誤,此時之《內經》,必不易讀,故仲景《傷寒》序雲“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則因難讀,讀者少也。
獻書為求賞,自多多益善,故一時內外經並出,且至三家之多。且既人守師說,必彼此互異,或此有彼無,又必就所得數十種校勘一過,則必曾經侍醫李柱國之手,有所增損刪潤。然今日《內經》中,有春秋以前文字,有戰國時人文字,有西漢人文字也。故其古者甚古,如《太始天元冊》文“太虛寥廓,肇基化元”等十四句,絕似太公《陰符經》、老子《道德經》。《內經》中凡類此之文字,皆饒有古意,所當深思潛玩者。劣者甚劣,如岐伯對黃帝雲“此所謂聖人易語,良馬易馭”,此豈古代臣下對君主所宜有?較之《尚書》都俞吁沸,寧不有雅鄭之辯?凡若此者,恐皆識字不多之醫生所為,而為李柱國、王冰修改時淘汰未盡者。其平易通順,類《禮記》中《防記》、《樂記》諸篇者,疑皆西漢人手筆也。宋儒謂《素問》為戰國時人所為,蓋未深考,想當然耳。
3.《內經》讀法第三
3.1 當以懷疑的眼光讀《內經》
居今日而欲知《內經》,當先研究《內經》讀法。讀法奈何?曰,就《內經》讀《內經》,不易通也。《內經》之成書,既如上章之所述,則不但文字複雜,理論亦必不能首尾貫通。觀今《內經》篇次,氣運七篇之外,余篇全不銜接,可知非原書體例;而六氣、五藏、五聲、五色、五味,全書一律,無“陰陽風雨晦明”等字樣錯雜其間,必曾經修改故也。
《漢書》以前不見“內經”之名,而漢書之“內經”多至六種。考《漢書》撰成之日至仲景之世,才及百年,而所謂“黃帝外經”、“扁鵲、白氏內外經”五種之名,均不見於著述,嗣後亦遂無可考者,忽然而有,忽然而無,殊不可解。如謂經董卓之亂,乘輿播遷,書遂散軼,則後世必有得之者。今考仲景以下,王叔和、皇甫謐、孫思邈均不言,是仲景之前已無此書。豈西漢時獻書者惟利是圖,多立名目,其實“扁鵲、白氏”者仍不過《黃帝內經》,後遂廢去兩種,僅存《黃帝內經》歟?
又,所謂“扁鵲內經”者,豈即今之《難經》歟?《難經》之名僅見於《新唐書·藝文志》,他無可考。即以文論,亦決非仲景以前文字。然則仲景以前,別有《難經》歟?仲景所根據之《難經》,若即《扁鵲內經》,又以何時改名乎?
各種古書,當以醫籍為最不可究詰,其所以然之故,業醫者私心多而通人少也。總之,無論是否如此,吾儕今日讀《內經》,當以懷疑的眼光讀之,不當盲無別擇,一味信仰,遇不可解之處,曲為之說。甚且原文不誤,注釋反誤,如張志聰之注《內經》,則流弊無窮矣。
3.2 錯簡舉例
《內經》之章節,錯簡甚多。例如《靈蘭秘典論》云:“未至而至,此為太過。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也,命曰氣淫不分,邪僻內生,工不能禁。”王冰注云:“此上十字,文義不論,古人錯簡。次後‘五治’下,乃其義也。今朱書之。”此是王注朱書之有跡可尋者,全書類此者尚多。
3.3 錯簡誤注舉例
其次,書本錯簡,王注曲為之說者,亦復不少。例如《刺熱論篇》第一節:“肝熱病者,小便先黃,腹痛,多臥,身熱。”第三節云:“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煩心,顏青,欲嘔,身熱。”此兩節明明當互易。凡病黃者,小便無不黃。《內經》以五行五色分隸五藏,黃,脾之色也;青,肝之色也。如雲“脾病而色青,為木乘土;肝病而溲黃,為肝虛,脾無所制,因薄所不勝而見黃色”,然則第二節“心熱病者,……面赤無汗”,何以不雲“面白”和“面黑”?一章之中不能自亂其例,此又可以反證吾說者也。
惟《甲乙經》於此兩節不認為錯簡,而去“顏青”二字。王冰因《甲乙經》在前,遂亦不復更正。注第一節云:“肝之脈,循陰器,抵小腹而上,故小便先黃,腹痛,多臥也。”按:多臥為脾病,脾為濕困則嗜臥;肝虛者多驚,肝鬱者善怒,恆苦不能成寐。王注如此解釋,則於“多臥”兩字,囫圇吞棗矣。其注第三節云:“胃之脈,起於鼻,交額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偱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故先頭重,頰痛,顏青也。”按:此處不當引胃脈,而當引足厥陰之脈。足厥陰脈偱陰器抵少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胸脅,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文中之“頰痛”字,當是少陽之兼見者。且如王注,“顏青”兩字亦只滑過,是不可為訓也。
3.4 經文不誤注家誤釋舉例
其次,各家誤解經文,致文理不順,病理亦舛。遇此等處,覺理論不圓滿,即當多方思考,務使底面平復,恰心貴當而後已。例如《生氣通天論》云:“風客淫氣,精乃亡,邪傷肝也。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脈痔;因而大飲,則氣逆;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王冰注云:“風氣通於肝,風薄則熱起水乾,腎氣不營,精乃亡。亡,無也。”《新校正》引全元起注云:“淫氣者,陰陽之亂氣。”張隱庵釋:“精乃亡,為出精。”今按:各家於三個“因而”,全無理會。不佞疑此節文字為西漢人手筆,故文選字順,轉折分明,本絕無難解之處,不知何因,各家盡誤。今試申鄙意,釋之如下。
“風客淫氣”,謂風客於人身,而浸淫於氣分。“精乃亡”者,精氣於是日以消亡。乃,始也。“邪傷肝也”句,是自下註腳,即:何以精氣日以消亡?因為邪傷肝也。精氣既日以消亡,應當如何珍攝?卻又“因而飽食”、“因而大飲”、“因而強力”,則當見“痔”與“氣逆”與“骨壞”之病。“因而飽食”三句,是說不知攝生。三個“因而”,跟著上文“乃”字來。“因而”字意義,等於《孟子》“牛羊又從而牧之”句之“又從而”三字。須知“風客淫氣”,“風”為主詞,“客”為動詞,“氣”為受詞,“淫”為副詞。“精乃亡”句,“乃”字亦副詞。“淫”言風之若何客。“乃”謂精之逐漸亡,不得將“淫氣”字釋為一個名詞,亦不得將“乃”字取消,釋為“無精”或“出精”。
全書類此者雖不多,然即不佞所發見者,已不止一二處也。
3.5 訛字舉例
其次,為字之錯誤。例如“肺移寒於腎,為湧水。湧水者,按其腹不堅,水氣客於大腸,疾行腸鳴濯濯如囊裹漿,水之病也。”《甲乙經》“水之病也”四字,作“治主肺者”。似此之類,多不勝舉。不能認為《甲乙經》與《素問》之不同為偶然,為無關係,當推究其何由而異?二書之說孰長?當何去何從?凡此皆極難,須於讀書時用札記,積年累月,雖僅得數條,亦不為少。不佞尚病未能,第能貢其法於吾同業。倘仿而行之,數年之後,必有異也。
3.6 宜博考唐以前名家之說
其次,當博考唐以前醫家之學說,以推求《內經》之旨趣,為此者,有兩種意義。
其一,可以分析《內經》之真偽。
吾儕居數千年以下,讀數千年以上之書,以為極難。而《內經》之成書,既如吾以上所言,即文字論,已有三種,其中背於經旨而無跡象可求者,當不在少數。訛誤處既無跡象可求,以意會之,相去彌遠,必當有證據,有比例。既得證與例,然後有系統,有範圍。既定系統與範圍,然後不合此系統、不在此范
吾聞歐洲文化復興時代,學者研究柏拉圖之學說,以其弟子亞里士多德之書為標準。凡亞里士多德書中所稱引者,定為真柏拉圖之書;所未稱引者,定為非柏拉圖之書。吾儕若采此法以讀《內經》,用唐以前諸名家之書以證《內經》,彼等去古未遠,總較後人所見為真。彼等所言,有顯然與《內經》之某節相背者,即此一節《內經》則在可疑之列。若此,雖不必盡中肯綮,已相去不遠。更進一層,將諸名家學說互動印證,則當能得其統系、得其範圍。
前此諸注家,往往據《內經》以駁正諸名家之說,其事適相反。夫據《內經》以駁後賢,乍視之,若甚正當;細按之,乃不合理論。此為學問之出發點。此點既誤,人各見其一偏,於是糾紛並起,甚至門戶水火,甚囂塵上。時至今日,《內經》之殘缺不全,依然如故,擲光陰於虛牝,無謂已甚,則此誤點之關係,殊非細故也。
其二,可以實地套用,用《內經》學理以診病。
須知書與病恆不相謀,往往有讀書雖多,臨病榻則茫然無措者。以故人之病,病病多;醫之病,病方少。蓋書有定而病無定。以有定之書應無定之病,其道必窮。
譬之《傷寒》麻、桂兩方,《傷寒論》之定例;風傷衛,有汗、惡風;寒傷榮,無汗、惡寒。有汗用桂枝,無汗用麻黃。釋之者曰:“惡風者,見風則惡;惡寒者,雖無風亦自惡寒也。”然則今有病人,處深房密室重帷之中,而發熱、有汗、惡寒,則醫當窮於應付,謂是寒傷榮,則不當有汗;謂是風傷衛,則不當無風而亦惡寒。因之用麻黃或桂枝,不能有真知灼見,稱有不當,禍不旋踵,則歸咎《傷寒論》。故時醫有恆言曰:“十年讀書,天下無可治之病。”凡若此者,皆為不善讀書之人。醫不讀書,若何為醫?豈真行醫者不必多識字乎?仲景序《傷寒》云:“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終順舊。”此數語,樸實忠厚,耐人尋味。
推究所以不善讀書,皆因中國學術不能循序漸進,必待一旦豁然貫通之故。不佞常謂:中國人治學,為太極式的;西國人治學,為寶塔式的。西人治學,由淺入深,愈深則人數愈少,至於峰極,全國或僅得一人。而其學則有階級可循,持之以恆,盡人可以造就,大有“發奮為雄,安在無土不王”之雅?中人治學,如宋人所謂無極,混混沌沌,不知經幾何年月,忽然判分兩儀,從此兩儀而四象,而八卦,千頭萬緒,包舉萬有,故鄙諺有曰:“一法通,萬法通。”其所成就,視其所積,積厚者厚,薄者薄。既成之後,鍥而不捨,則亦可以漸擴充其範圍,惟不必盡人皆可造就,故詩有“別腸”,文曰“慧業”。若改此太極式,用寶塔式,輒扦格不如,此亦事理之最奇特者。是故,苟非性之所近而治醫,總不免事倍功半。“十年讀書,無可治之病”,亦深知甘苦之言也。
雖然讀有方之書,施之實用,在性與醫近,而能讀書者,原不甚難;讀無方之書如《內經》者,而欲施諸實用,恐非有十倍常人智慧之人而又苦學,不能為工。倉公之脈色,仲景之湯藥,皆運用無方之書而施諸實用者,誠不得不推為醫中聖人也
3.7 宜集中精力,勿講外觀
所謂施諸實用者,非於方案中引一二句《內經》以壯門面之謂。吾觀《古今醫案》,案中引證《內經》各條,皆不免意在裝潢門面。王冰注《內經》,可商處尚多;若隱庵之注,實功不掩過,而陳修園推崇備至,此可見歷來醫家之不求甚解,然則彼引證《內經》者,非裝潢門面而何?仲景《傷寒》撰用《素問》,乃全書不見引證《內經》,僅序例中《陰陽應象論》數語,其餘無跡象可尋,此真能讀《內經》者。吾願今後醫家以能真實運用《內徑》為目的,不必講外觀,精神有所專注,然後收效乃宏。專講門面,荒其真實功夫矣。

學術思想

惲氏認為《內經》與《易經》原理相通,均以四時為基礎,以“少壯老病已、生長化收藏”之變化為其運動形式,皆言天人之理。所異者,《內經》言五行、甲子者皆本諸天地陰陽四時之變化,以詳人身疾病之逆順;《易經》則泛言陰陽之消長而論吉凶治亂之道,等等。故書中強調“易理既明,則《內經》所有、《易經》所無者,可以知其所以然之故”,從而有助於理解和把握《內經》之基本精神。惲氏還強調“揆度奇恆,道在於一,神轉不回,回則不轉”,是《內經》之總綱領,並從“《內經》認定人類生老病死,皆受四時寒暑之支配,故以四時為全書之總骨幹。四時有風寒暑濕之變化,則立六氣之說以屬之於天;四時有生長收藏之變化,則立五行之說以屬之於地。五行、六氣,皆所以說明四時者也”的角度,進一步論證人身氣血運行、臟腑氣化,亦均以四時為法則,順之則不病,逆之則為病。在人當使其臟腑之氣與天地運行之氣合而為一,順時以養生;在醫須揆度奇恆,辨其回或轉,可察人病或不病。由是,惲氏總以陰陽四時五臟氣化之說為綱,反覆申述醫家之陰陽五行與陰陽家之五行說有本質的區別,絕無虛妄迷信成分。此外,惲氏還據理駁斥了《靈素商兌》否定中醫理論之謬誤,且從中西之學的研究角度、方法等方面加以對比分析,反對穿鑿附會地以西說否定《內經》之科學價值。
靈素商兌靈素商兌

歷史評介

本書“說理溝通中西,論述斟酌古今,不落前人案臼,不襲西書成說”(《藥盦醫學叢書·文苑集》引章巨膺語),對《內經》學術理論的闡述頗有獨到見解,為後人冶學《內經》所重視。

版本流傳

現存1922年武進惲氏鉛印本、民國章氏醫寓鉛印本等多種刊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